蓄水灌溉工程

蓄水灌溉工程

調蓄河水及地面徑流以灌溉農田的水利工程設施。包括水庫和塘堰。當河川徑流與灌溉用水在時間和水量分配上不相適應時,需要選擇適宜的地點修築水庫、塘堰和水壩等蓄水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蓄水灌溉工程
  • 屬於:灌溉農田的水利工程設施
  • 建成水庫:8.3萬座
  • 修建的塘堰:630多萬處。
蓄水灌溉工程,工程類型,水庫,塘堰,管理運用,

蓄水灌溉工程

在公元前 6世紀於今安徽省壽縣境內興建了堤防長達百餘里的芍陂,是中國最古老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之一。20世紀50年代後,蓄水灌溉工程發展迅速。至1985年,全國已建成水庫8.3萬座,總蓄水量達4000多億立方米,占年徑流量的15%。此外修建的塘堰達 630多萬處。

工程類型

分水庫和塘堰兩種。中國規定蓄水庫容積標準:庫容大於1億立方米的為大型水庫;0.1億~1億立方米的為中型水庫;小於 0.1億立方米的為小型水庫。大型水庫又分為兩類:庫容大於10億立方米的為大Ⅰ型水庫,庫容在1億~10億立方米為大Ⅱ型水庫。小型水庫也分成兩類:庫容在100~1000萬立方米的為小Ⅰ型水庫;10~100萬立方米的為小Ⅱ型水庫;小於10萬立方米的為塘堰。

水庫

有單用途的,如灌溉水庫、防洪水庫;有多用途的,即兼有灌溉、發電、防洪、航運、漁業、城市及工業供水、環境保護等(或其中幾種)綜合利用的水庫。
水利樞紐工程一般由水壩、泄水建築物和取水建築物等組成。水壩是擋水建築物,用於攔截河流、調蓄洪水、抬高水位以形成蓄水庫。泄水建築物是把多餘水量下泄,以保證水壩安全的建築物。有河岸溢洪道、泄水孔、溢流壩等形式。取水建築物是從水庫取水,供灌區灌溉、發電及其他用水需要,有時還用來放空水庫和施工導流。放水管一般設在水壩底部,裝有閘門以控制放水流量。
庫址選擇要考慮地形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和經濟效益等。壩址谷口儘量狹窄、庫區平坦開闊、集水面積大,則可以較小的工程量獲得較大的庫容。此外還要綜合考慮樞紐布置及施工條件,如土石壩的壩址附近要有高程適當的鞍形啞口,以便布設河岸溢洪道。壩基和大壩兩端山坡的地質條件要好,岩基要有足夠的強度、抗水性(不溶解、不軟化)和整體性不能有大的裂隙、溶洞、風化破碎帶、斷層及沿層面滑動等不良地質條件。非岩基也要求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土層均勻、壓縮性小、沒有軟弱的或易被水流沖刷的夾層存在。壩址附近要有足夠可供開採的土、砂、石料等建築材料和較開闊的堆放場地等。水庫的集水面積和灌溉面積的比例應適當,並接近灌區,以節省渠系工程量和減少渠道輸水損失。此外還儘可能考慮水庫的多種功能,取得較高的綜合效益。
從山谷水庫引水灌溉的方式有 3種:①壩上游引水。通過輸水洞將庫水直接引入灌溉乾渠,或在水庫適宜地點修建引水渠首樞紐;②壩下游引水。將庫水先放入河道,再在靠近灌區的適當位置修築渠首工程,將水引入灌區。適用於灌區距水庫較遠的地方;③壩上游提水灌溉,在蓄水後再由提水設備將水輸入灌溉乾渠。
平原水庫,即在平原窪地築堤建閘,攔蓄河道及地表徑流,以蓄水灌溉或蓄滯洪水。有的並可用於生活供水和養殖。

塘堰

主要攔蓄當地地表徑流。對地形和地質條件的要求較低,修建和管理均較方便,可直接放水入地。塘堰廣泛分布在南方丘陵山區。如湖北省梅川水庫灌區,有塘堰6000多處,總蓄水量達1300萬立方米,基本上可滿足灌區早稻用水。

管理運用

蓄水工程內的水量和水質要滿足灌溉用水的需要。為確保水庫安全,應根據國家規定的設計洪水標準,修建溢洪道,加固大壩,不斷進行檢測,及時做好維修和管理工作,並繼續完成各項配套工程(包括各級灌排渠道及其建築物),以充分發揮蓄水工程的效益。引水灌溉時要注意:合理進行庫水調度,充分發揮灌溉效益;採取水庫分層取水和其他升溫措施,滿足作物生長對水溫的要求;做好水庫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泥沙淤積庫內,以延長水庫使用壽命;禁止生活污水和工業有毒廢水排入水庫,防止水質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