蓀

蓀,拼音sūn,筆畫9筆,本意: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即今菖蒲是也(《夢溪筆談》)。竹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外文名:英語:【aromatic grass; iris, flower】
  • 拼音:sūn
  • 注音:ㄙㄨㄣ
  • 筆畫:9畫
  • 簡體字:(中文簡體)寫法蓀
  • 繁體字:(中文繁體)寫法:蓀,12畫
  • 部首(簡體):艹,3畫
  • 部首(繁體):艸,6畫
  • 筆順編號:122521234
  • 鄭碼:EYKO,U:836A,GBK:DDA5
  • 五筆編碼:abiu
  • 區位碼:6105
  • 倉頡:XTNDF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836A
  • 四角號碼:44490
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1.本意: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即今菖蒲是也(《夢溪筆談》)。竹蓀
2.指少司命。(《楚辭·九歌·少司命》“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字義:
(1)(形聲。從艸,孫聲。本義:香草。一種芳香植物。亦名“荃”) 同本義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楚辭·九歌·湘君
(2)又如:蓀壁(以蓀草裝飾牆壁);蓀橈(用蓀草做的船槳);蓀美(如香草之類。喻美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蓀
《唐韻》思渾切《正韻》蘇昆切,𠀤音孫。《玉篇》香草也。《楚辭·九歌》蓀橈兮蘭旌。《司馬相如·上林賦》葴蔣若蓀。《韻會》陶隱居云:溪蓀,極似石菖蒲,而葉無脊。 《集韻》或作䕖,或作荃。《類篇》又作𦺈、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