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頡墓》是晚清詩人俞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蒼頡墓
- 作者:俞樾
- 創作年代:晚清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蒼頡墓》是晚清詩人俞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倉頡墓,在山東省東阿縣銅城辦事處王宗湯村東南1.5公里處。歷史記載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于慎行主編的《兗州府志》記載:“倉頡故居在城(東阿縣舊治,即今平陰縣東阿鎮)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清《東阿縣誌·古蹟志》...
倉頡墓據清道光九年本《東阿縣誌·古蹟志》載:“在縣(今平陰縣東阿鎮。編者注)北三十里。墓前有祠,久圯。道光五年知縣李賢書捐奉重建。”另記載:“倉頡故居,在城北三十里,有墓,有寺”。城北三十里,即今銅城鎮王宗湯村。
《蒼頡墓》是晚清詩人俞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蒼史墳前尚有碑,當年造字擅神奇。六書變體隨秦漢,一畫憑空本伏羲。混沌忽開天亦喜,文章多禍鬼先悲。要從皇古留真意,不使人間獬豸知。作者簡介 俞樾,清浙江德清人,字蔭...
蒼頡廟和墓 蒼頡相傳是黃帝時代的史官,漢字創造者。其廟和墓在白水縣史官鄉。蒼頡廟和墓 蒼頡相傳是黃帝時代的史官,漢字創造者。其廟和墓在白水縣史官鄉。廟的修建時 間無考,按碑記,東漢延熹五年(162年)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
南樂縣倉頡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16件/套,開展教育活動10次,參觀人數45萬人次。 歷史沿革 南樂縣倉頡文化博物館 簡 介 南樂縣倉頡文化博物館,位於南樂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梁村鄉史官村...
南樂倉頡陵 倉頡陵位於河南南樂縣,原稱倉頡祠,位於縣西北吳村附近,始建於東漢永興二年(154年),其後屢毀屢建,1966年一次毀滅性的劫難,使倉頡廟成為廢墟,倉頡墓亦被挖開,出土大量龍山和仰韶時期的器物。倉頡廟現存有兩通舊碑:...
倉頡是中國文字的始祖。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他是黃帝時史官,嘔心瀝血數十載,蒐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在漢字創製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功績。後人尊稱...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從以上調查的情況分析,大侯莊一帶的三個墓冢很可能是侯霸的家族墓。從地形看為南高北低,南為大隗山作屏,北有洧水河環繞。應是理想墓地。河屯村東北崗的蒼頡墓(俗傳祝英台墓),為什麼會有漢代陶片呢?很可能是侯霸後人在...
40餘棵千年古柏,環繞倉頡廟、墓四周,鬱鬱蔥蔥,十分壯觀,與陝西黃帝陵、山東曲孔廟並稱中國三大古廟柏群。現擬規劃建設倉頡廟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工程。該項目包括倉頡廟文物修繕保護、倉頡故里開發、文物陳列展示、觀光農業區等。 保護...
(二)倉頡墓、祠、廟、園、像、碑、台(石室或藏書室)1.壽光市(山東)倉頡墓、倉頡台(藏書台)、倉頡祠、明嘉靖壽光知縣王文翰立倉頡墓碑、清乾隆壽光縣令劉有成《啟秘亭落成詩吟誌喜》碑、倉頡紀念堂、倉頡雙井、啟秘亭 2....
2003年5月,成立倉頡廟文管所。建築沿革 綜述 倉頡廟內古建築主要為元、明、清三代建築,有照壁、山門、東西戲樓、報廳、前殿、中殿、後殿、倉領墓等古建築70餘間。基本陳列 白水倉頡廟博物館存有古壁畫19幅,主要有表現黃帝帶領...
倉頡手植柏,位於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廟內古樹,樹齡5000年以上。形態特徵 高逾16米、腰圍7.8米、根圍9.9米。這株古樹相傳為象形文字的創造者倉頡親手栽植。生長環境 陝西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墓冢的東北側。所獲榮譽 2022年9月,第二次...
倉頡園位於陝西省洛南縣城關鎮人民路南,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是一個休閒觀賞寓教於樂的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歷史軌跡 清朝道光元年(1821),洛南知縣王文森從民間徵集拓印本,摹其字刻於石碑、豎于山下,現在這塊石碑保存在洛南縣博物館...
蒼頡村,社會面積3371畝,茶葉、意楊林近千畝,民風淳樸,生態原始,傳說為倉頡故里,境內有倉頡山、金牛山、漢代古墓等遺蹟。現有13個村民小組,1811人,共440戶。村支部現有黨員65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村現有工作人員12人,其中大學生...
《出土《蒼頡篇》研究》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靜。編輯推薦 出土《蒼頡篇》研究適合漢語言文字學、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等相關方向的研究者閱讀和參考。內容簡介 一般提到的《蒼頡篇》,由三部分組成,包括《蒼頡》...
白水縣倉頡墓 東漢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陝西白水縣史官村《蒼頡廟碑》倉頡手植柏 雷公制碗 雷公名雷祥 ,白水馮雷大雷公人,黃帝時任處方(官名),能醫善陶為中醫藥學創始人之一,亦為陶瓷之祖,伢葬故里,墓廟今猶存。白水縣...
”這是開封認定開封倉頡墓是真跡的重要論據之一,《水經注》及宋《太平寰宇記》東漢《陳留風俗傳》等著作也有有關倉頡城和倉垣陵墓的記載。所謂倉頡城實際是座包括墓在內的大廟院。今倉頡墓,呈橢圓形,周30平方米,高4米,墓東南約...
倉頡陵 倉頡陵是豫北地區著名的名勝古蹟,是華夏子孫敬仰的造字聖人倉頡的陵地。倉頡陵已引起海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原來陵前有翁仲、石獅,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陵與倉頡廟在郡志邑乘中均有記載。雖然是後人構築的紀念...
陝西白水廟至今保存較好,在後殿蒼頡神像下面,相傳有隧道可能通到殿後的蒼頡墓中。蒼頡墓為圓形土堆,高有一丈,墓頂有一棵古柏,枝幹每年輪流枯榮,俗稱“轉枝柏”,是不可多見的植物奇觀。倉頡可以說是漢字之父,是對中國漢字文化做...
中室畫像內容更為豐富,有車馬出行,豐收宴享,樂舞百戲等,主要表現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和富足逸樂的生活。中室的四壁,刻有蒼頡造字、衛姬請罪、堯舜禪讓、荊軻刺秦王、孔子見老子等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並有榜題“蒼頡、齊桓公、衛姬...
倉頡墓與廟 倉頡墓與廟,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史官鎮境內。根據史料記載,倉頡廟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白水倉頡廟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1800餘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可上溯至黃帝時代。倉頡廟占地17...
陝西白水廟至今保存較好,在後殿蒼頡神像下面,相傳有隧道可能通到殿後的蒼頡墓中。蒼頡墓為圓形土堆,高有一丈,墓頂有一棵古柏,枝幹每年輪流枯榮,俗稱“轉枝柏”,是不可多見的植物奇觀。麻姑 麻姑是中國傳說中有名的女壽仙“麻姑...
緊貼後殿為倉頡墓冢和墓園。廟內現存建築年代多為元、明、清三朝代,其裝飾華麗,地方色彩濃厚。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現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於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
其中[倉頡書],歷史上曾有記載,南宋鄭樵[通志。金石略]說;[倉頡石室記],有二十八字在倉頡北海墓中,士人呼為藏書室。周時自無人識,後李斯識其八,叔孫通識其十三,孔子至齊嘗訪焉’。至於衡山[岣嶁碑文],最早見諸三國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