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漁鼓

蒼南漁鼓

蒼南漁鼓俗稱嘭鼓,又稱篷鼓、嘭嘭鼓。是浙江省的傳統說唱藝術形式。關於漁鼓的起源,史料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在藝人中傳說是“八仙”之一的漢鐘離首制了漁鼓。漁鼓真正的起源可能是唐代道士所唱的《九真》、《承天》等經韻。蒼南漁鼓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曲藝形式,類似浙江一些地方的道情、蓮花落,但演唱語言、聲調、風格不同。漁鼓由一人單獨演唱(新中國成立後,曾一度試行多人同台演唱,但不成功),伴奏樂器只一鼓一拍。鼓為一截長約80厘米、直徑約10厘米、下端蒙著豬油薄膜的毛竹筒。拍為一對長10厘米的竹片,有加強節奏感與增強氣氛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蒼南漁鼓
  • 俗稱:嘭鼓、篷鼓、嘭嘭鼓
  • 類型:傳統說唱藝術形式
  • 相關文獻:《平陽縣誌
戲曲簡介,發展歷史,唱腔唱法,傳承方式,後繼乏人,

戲曲簡介

大海邊,沙灘上,出海打魚的漁船剛剛靠岸,漁民們在平坦的沙灘上慢慢地聚集到一起。一位藝人端坐於眾人當中,身旁放著一隻竹筒狀、以魚皮製作的鼓,見人越來越多,便將鼓斜放在左膝蓋上,以左肘護住,左手拇指和中指、無名指捏著一節竹片,打節奏以助氣氛,右手拇指則按住鼓的下端,其餘四指輕而富有節奏地拍打魚皮鼓,發出“嘭嘭!嘭!”的聲音,嘴裡隨之唱出婉轉動人的歌聲,敘說著人間的悲歡離合。這就是蒼南獨具風韻的曲藝形式——漁鼓的表演場景。

發展歷史

南宋時開始用漁鼓和簡板作為道具,其中漁鼓因用鯊魚皮蒙制而得名。蒼南當地的漁鼓據傳是古時從閩南傳入。據清乾隆《平陽縣誌》記載,明末清初,閩南人3次大規模移居蒼南和洞頭,漁鼓這種民間說唱形式也隨之而來。傳入蒼南後的漁鼓與從中原地區傳入的道情等藝術交融後,形成了“蒼南漁鼓”這一藝術形式。它曾流行於蒼南、平陽、洞頭等閩南方言地區,在蒼南縣則主要流行於靈溪、橋墩、礬山、馬站、藻溪、赤溪等區域。簡便的演奏條件和通俗易懂的說唱形式,使漁鼓成為20世紀60年代以前邊遠山區勞動人民文化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

唱腔唱法

旋律基礎為五聲音階,間或清角音出現,有徵調式和宮調式。旋 律樸素婉轉,常以一個基礎曲調反覆詠唱的形式出現。其朗誦式的曲調,根據方言音調的自然變化而起伏跌宕,自然而流暢。藝人在唱和表白中,常運用聲音的高低緩急變化,淋漓盡致地描摹曲目中各種人物的音容笑貌,表達喜怒哀樂等情感。蒼南漁鼓還藉助鼓與拍的輕重緩急來烘托跌宕多變的氣氛,令聽眾恍若身臨其境,深受感染。
蒼南漁鼓
敘事方式上有順敘、插敘,構思技巧上有伏筆等手法,還將心理描寫、肖像描寫、抒情等手法有機結合。漁鼓在蒼南頗受民眾歡迎,曾流行於蒼南境內的不少地方,那些漁鼓藝人(主要是漁鼓盲藝人)背著行囊走街串巷,進農村下田頭,席地一坐,隨手一拍,張口即來,深受民眾歡迎。

傳承方式

蒼南漁鼓的傳承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依賴於藝人的“口口相傳”。隨著漁鼓老藝人的相繼辭世,“人亡曲散,人走藝亡”,蒼南漁鼓日漸衰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漁鼓被當成“四舊”破除,遭到致命打擊。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收錄機的逐漸普及運用,漁鼓獲得了新生機會,許多藝人將自己演唱的節目錄製在磁帶上,進行銷售,也有人提著錄音機走街串巷巡迴播放漁鼓節目,這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漁鼓傳播範圍,但也使漁鼓喪失了原汁原味的藝術感染力。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縣(含平陽、蒼南)登記在冊的漁鼓藝人有60多位,現今還在專門從事漁鼓表演的藝人僅3人,最年輕的一位也已近花甲之年。
蒼南漁鼓

後繼乏人

面對蒼南漁鼓藝人相繼辭世、漁鼓藝術後繼乏人的局面,近幾年來,蒼南縣加大了保護力度,投入資金錄製了傳統唱腔唱本2600多張,整理曲目200多種,走訪藝人300多人次,並收集了大量的圖片、音像資料;運用經濟手段鼓勵老藝人帶徒傳藝;精心編排了《賭禍》、《生男生女都一樣》、《矮仔村》等新曲目,每年組織下鄉巡迴演唱,豐富農民生活,把這種鄉土氣息濃郁的藝術傳播到千家萬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