蒴蓮(中藥)

蒴蓮(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蒴蓮,中藥名。為西番蓮科植物蒴蓮Adenia chevalieri Gagnen.的根。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通絡,益氣升提之功效。用於胃脘痛,風濕痹痛,子宮脫垂。

基本介紹

  • 中藥名:蒴蓮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側膜胎座目
  • :西番蓮科
  • :蒴蓮屬
  • :蒴蓮
  • 分布: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採集時間:冬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別名

軟骨青藤、雲龍黨、過山參、土黨參、軟骨風、過江龍、田螺掩。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微苦,性涼。

功效

祛風通絡,益氣升提。

主治

用於胃脘痛,風濕痹痛,子宮脫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土,曬乾。

形態特性

蒴蓮又名:豬籠藤、雙眼靈。草質藤本;莖圓柱形,具條紋,變無毛。葉紙質,寬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7-15厘米,寬8-12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短楔形、全緣,間有3裂,乾時,兩面蒼黃色,光亮,無毛;葉脈羽狀,側脈4-5對,小脈橫出,明顯可見,葉為3裂者,中間裂片卵形,側裂片較窄;葉柄長4-7厘米,無毛,頂端與葉基之間具2個盤狀腺體。聚傘花序有1-2朵花;花梗長達6厘米;苞片鱗片狀,細小。花單性者,雄花:花梗長8-10毫米;花萼管狀,長9-12毫米,頂端5裂,裂片小,寬三角形,長0.5毫米;花瓣5枚,披針形,長0.6毫米,具3條脈紋,生於萼管的基部,具5個附屬物;雄蕊5,花絲極短,花葯頂端漸尖;子房退化,無胚珠,具短柄。雌花:較雄花為大,萼管長8-9毫米,裂片三角形,長與寬約1-1.5毫米;花瓣5枚,披針形或橢圓形,長約5毫米,生於萼管的下部,等高或稍高於萼齒,萼管基部具5枚膜質附屬物,長圓形;退化雄蕊5,長1毫米,基部合生;子房橢圓球形,具柄,有3個粗壯柱頭。蒴果紡錘形,長8-12厘米,老熟紅色,有光澤,3瓣室背開裂,外果皮革質;種子多數,近圓形,扁平,直徑近1厘米,草黃色,種皮具網狀小窩點。花期1-7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常生於低海拔疏林下、林緣或灌叢中。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滋補強壯,祛風濕,通經絡,健脾胃,補肝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