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柏山東嶽廟創建年代不詳。
據《蒲州縣誌》和廟內碑石記載,自唐貞觀(627—649年)以來,柏山東嶽廟屢加修建,宋、金時期廟貌已有相當規模。
元
大德七年(1303年),平陽地震,柏山東嶽廟被毀壞。
延祐三年至五年(1316—1318年),重修柏山東嶽廟。
明、清兩代,多次修葺擴建。
2014年至2015年,柏山東嶽廟壁畫與塑像工程完工,通過省局組織的專家驗收。
建築格局
柏山東嶽廟為佛道混合型寺院,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宮廷建築,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由東嶽行宮、地獄、華清宮、太尉廟、七十二司組成。中軸線南端是
影壁,上有“蒲山勝景”四個大字,自南至北依次為長虹磴道、將軍祠、御馬廳、蓮雲廳、山門、天堂樓、凌霄殿、天王殿、樂樓、香亭(議事廳)、獻亭、行宮大殿、后土祠(後宮)、昌衍宮、清虛宮、地藏祠、地獄。共有亭台樓閣三百餘間。獻亭柱礎為金代遺物,行宮大殿為元代建築,其餘殿閣、樓、廊等皆為明、清遺物。
主要建築
獻亭
獻亭位居行宮大殿南端,方形,單檐九脊頂。四角立盤龍石柱,前兩根為元代所雕。四角的柱礎石雕,為金
泰和六年(1206年)五月蒲縣郭下村石匠李霖製作。
行宮大殿
行宮大殿位居柏山東嶽廟中央,面闊、進深各五間,四周圍廊,
重檐歇山頂。四周廊柱皆為砂岩雕造,方形抹楞。廊下柱礎多為元代形制,僅前檐明間北側平柱下柱礎石系宋金遺物。行宮大殿宮門額書“東嶽齊天”,殿內木製暖閣中塑著東嶽大帝
黃飛虎的坐像,長須垂胸。
昌衍宮
昌衍宮又名“子孫聖母祠”,內有木製神龕、泥塑
三霄娘娘。
地獄
柏山東嶽廟地獄由三面合圍的15孔窯洞組成,正北五孔窯內設
五嶽大帝,東西兩邊是
十殿閻君。在地獄塑像中,還穿插有“目連救母”“龍王告狀”“唐王游地獄”“劉全進瓜”“胡迪罵殿”等人物造型。從第一殿“陰陽界”,到第十殿“輪迴轉生”,140餘尊明代塑像,尺度約同真人相等。
文物遺存
柏山東嶽廟存有碑114通、鐵像13尊、鐵鐘1口。
歷史文化
東嶽大帝
柏山東嶽廟,早先供奉的是
泰山神。歷代帝王對泰山神尊崇有加,唐代封為“天齊王”,宋代晉封“仁聖天齊王”“天齊仁聖帝”,元代加封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明代《
封神演義》中黃飛虎被封“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
知縣禁伐
民國初年,盜賊四起,土匪作亂,砍伐山林成了風氣,柏山的林木也面臨危機。官家張榜禁止,衙役四處巡捕,仍然屢禁難止。蒲縣知縣石映欞忽生一計。是日晨起,即告訴縣吏,昨夜東嶽大帝黃飛虎給冀向魁、曹欞秀託夢,說“伐吾山林吾無語,傷汝性命汝難逃”。遂將此語書寫出來,鐫刻成楹聯,敲鑼打鼓,懸掛於柏山東嶽廟山門。從此少有人再敢偷伐山林。
蒲縣朝山會
蒲縣朝山會,又稱“四醮朝山”,2014年入選第四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每年農曆三月廿八東嶽大帝誕辰日舉行。“朝醮”是當地一種團體祭祀活動,在蒲縣縣城按東、南、西、北分建四醮,各醮都供有牌位,組織青壯年抬著神位樓轎,鑼鼓開道,鐵銃轟鳴,踩著高蹺,舞動長龍,匯集柏山,將所供奉東嶽大帝神位送還行宮,讓其歸位,以享大祭。柏山東嶽廟朝醮世代承襲,一直延續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停止,至2011年再度恢復。
活動建設
2014年7月10日,農曆六月十五,道家鼓樂在獻亭演出,有舞女在音樂的伴奏下起舞。從2014年5月開始,柏山東嶽廟在初一、十五演出傳統文藝節目。
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柏山東嶽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柏山東嶽廟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 以柏山東嶽廟圍牆為準向東2000米,西1500米,北500米,南500米。 |
| 一類:該保護範圍向外輻射150米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 二類:在該處一類建設控制地帶向外輻射200米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 |
|
旅遊信息
柏山東嶽廟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蒲縣蒲城鎮城關村東關自然村的柏山之巔。
35元
(夏季)8:00—18:00;(冬季)08:00—17:30。
自駕:從京昆高速G5蒲縣出口下高速,50分鐘可到達柏山東嶽廟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