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山鎮

蒲山鎮

蒲山鎮原名槐樹灣公社,辦公地點在今槐樹灣街,1986年6月遷至蒲山腳下的姚亮村井窪,改名為蒲山鄉。1997年改名為蒲山鎮,沿用至今。位於南陽市北15公里,是臥龍區十五個鄉鎮辦之一,南接七里園鄉,西連謝莊鄉,北和石橋鎮接壤。

境內有蒲山,獨山,豐山,紫山四座孤山。獨山、豐山為風景名勝區,豐山有霜鐘、古柏等文化遺址。境內東南部黃山村內有黃山新時器時代文化遺址。全鎮總面積124.7平方千米(2017年),有耕地10.3萬畝,總人口104202人(2017年)。轄32個行政村。蒲山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鄉鎮企業及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全鎮綜合經濟實力位於臥龍區15個鄉鎮辦第一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蒲山鎮
  • 外文名稱:Po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
  • 下轄地區:新街社區、東街社區、槐樹灣村
  • 政府駐地:蒲山鎮
  • 電話區號:0377
  • 郵政區碼:473111
  • 地理位置:中國華中
  • 面積:124.7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04202人(2017年) 
  • 著名景點:獨山國家森林公園,紫山,蒲山礦山公園,南陽熏衣草莊園
  • 火車站:蒲山店站(焦柳線四等站),南陽北站(豫西通道)
  • 車牌代碼:豫R
  • 機場:南陽姜營機場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自然環境,基礎建設,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歷史文化,地圖信息,

概況

蒲山鎮位於臥龍區北部,距市中心16千米。西靠謝莊鄉,東與宛城區新店鄉隔白河相望,南與七里園鄉相接,北以泗水河與石橋鎮為界。面積124.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04202人(2017年)。轄蒲山二村社區,槐樹灣、張營、黃山、大莊、馬營、李彩莊、黃渠河、姚亮、蒲山一、周灣、馬寨、宋營、田營、汪寨、刁溝、李灣、帥莊、靳崗、倪家窪、師楊莊、趙官莊、高莊、清泉、小趙莊、周后王、丁莊、火星廟30個行政村,193個自然村,264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姚亮村蒲山街。
地地處淺丘陵區,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紫山山麓,東部為白河沖積平原。焦(作)枝(城)鐵路、豫02公路縱貫東部,南陽地方鐵路橫穿南部。鎮東南黃山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
[代碼]411303104:~001蒲山二村社區 ~200槐樹灣村 ~201張營村 ~202黃山村 ~203大莊村 ~204馬營村 ~205李彩莊村 ~206黃渠河村 ~207姚亮村 ~208蒲山一村 ~210周灣村 ~211馬寨村 ~212宋營村 ~213田營村 ~214汪寨村 ~215刁溝村 ~216李灣村 ~217帥莊村 ~218靳崗村 ~219倪家窪村 ~(220陳家崗村 ~221陳家莊村 劃歸龍王溝風景區辦事處)~222師楊莊村 ~223趙官莊村 ~224高莊村 ~225清泉村(回民村) ~226小趙莊村 ~227周后王村 ~228丁莊村 ~229火星廟村

沿革

1968年建槐樹灣公社,辦公地點在今槐樹灣街。1986年6月遷至蒲山腳下的姚亮村井窪,改名為蒲山鄉。1997年改名為蒲山鎮。1997年,面積139平方千米,人口8.4萬,轄丁莊、周后王、趙莊、清泉、楊莊、趙官莊、倪家窪、周灣、蒲山一村、蒲山二村、姚亮、李彩莊、馬營、大莊、黃山、張營、陳家崗、陳家莊、小靳崗、帥莊、刁溝、小汪寨、馬寨、槐樹灣、高莊、黃渠河、李灣、宋營、田營、火星廟30個行政村。(187個自然村,294個村民組)

行政區劃

該鎮下轄蒲山店、蒲山二村居委會、清泉(回民村)、槐樹灣、張營、黃山大莊、馬營、李才、黃渠河、姚亮、周灣、馬寨、宋營、丁莊、田營、汪寨、刁溝、李灣、帥莊、靳崗、倪家窪、師楊莊、高莊、趙官莊、小趙莊、周后王、火星廟共28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該鎮有187個自然村,294個村民組,104202人(2017年)。境內除漢族外,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清泉、張營、蒲山店3個行政村,少數民族人口約1200人。

自然環境

該鎮政府駐地姚亮村地處淺丘陵區,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紫山山麓,東部為白河沖積平原,土壤多為紅粘土,河流有梅溪河、泗水河、黃渠河、溫涼河、白河,均為季節性河流。蒲山盛產大理石,為豫西南最大的建材基地,境內有蒲山,獨山,豐山,紫山四座孤山。境內東南部黃山村內有黃山新時器時代文化遺址。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年平均氣溫17℃。

基礎建設

蒲山鎮交通便利,焦枝鐵路、豫02公路貫穿南北,龍祥路自南向北在西部丘陵區,依次穿過丁莊、火星廟、趙官莊、高莊、師楊莊、倪家窪、陳家崗7個行政村。2005年動工的靳小(靳崗鄉至小寨鄉)公路路過清泉村。蒲山鎮的小城鎮建設按照工礦服務型的思路,1995年聘請河南省村鎮建設服務中心專家,完成近、遠期規劃編制工作,並穩步實施。2001年完成市場街硬化。為改善鎮區髒、亂、差面貌,2002年至2005年蒲山鎮對中心鎮區及豫02公路蒲山段進行了8次綜合整治,累計投入人力18000餘人次,車輛1500台次,清理垃圾、規範大理石市場及沿街門市的經營行為,拆除違章建築300餘間,拆除石灰窯8座,搬遷石子機40台。截止2005年完成市場街改造,豫02公路翻新,新建鎮中教學樓、宿舍樓,完成了鎮政府辦公樓及新樓續建工程和鎮財政所綜合樓、計畫生育服務中心綜合樓、文化中心綜合樓,完成小商品市場、汽車配件市場、車輛服務中心、電信大樓、電業大樓建設、完成鎮區農網改造,全面實現自來水。建成兩縱三橫五條街,建築面積達4.4平方公里。鎮區規劃東起豐山,西至焦枝鐵路,南起李彩村,北到田營村石雕市場,共6.5平方公里。蒲山電廠總投資14.3億元,1996年籌建,1998年上半年運行發電。電廠建設同時,豫02線和電廠間3公里的電廠路已建成,2003年底電廠至趙官莊總投資45萬元的電廠西路也貫通通車。

經濟發展

1990年前,蒲山是一個農業大鄉,主要以糧食生產為主,礦山開發以小規模生產為主。進入90年代,在逐步走農業產業化的路子,堅持以發展高效農業和綠色環保型農業的同時,圍繞礦山開發,發展建材生產,2005年,全鎮共有國有大中型水泥廠8家,鈣粉加工、大理石加工、石灰、石子生產企業2000餘家。200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412萬元,財政收入達76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5元。2004年,全鎮綜合經濟實力位於臥龍區15個鄉鎮辦第一位。
農業
農業生產主要是發展小麥、玉米、豆類、蔬菜、牧草、果樹種植。1986年以來,小麥、玉米、豆類為主,先後推廣了鄭麥9023、豫麥18、內鄉188等小麥品種,推廣了魯單981、中科4 號、農大108、豫玉26、豫玉32等玉米品種,推廣了豫白22、早熟1號、豫豆19等綠豆品種,推廣了國審冀668、國審豫21、新7-8、鄂抗5號、太B5號等棉花品種。2005年良種農作物面積達8萬畝。1998-2004年,在西部丘陵區的趙官莊村以鮮桃種植為主,建設了占地2000畝的國家級節水灌溉項目,推廣地面微噴技術,2002年冬至2003年冬,以柿子、黃柏種植為主在龍祥路沿線、紫山、獨山北坡、白河灘涂實施了總計8600畝的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項目,植樹總數超過130萬株。2004年,採取大戶承包的方式,培育黃山速生楊基地3000畝,以張營村、火星廟村、黃山村為主建成3000畝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為合理利用資源,在龍祥路沿線實施果草牧主體開發產業,種植牧草2600畝。配套飼養奶牛800頭,肉牛育肥4500頭,養羊14000隻,養兔3000隻,大牲畜年出欄8500頭,年肉類產量在65萬公斤,年鮮蛋產量達200萬公斤。20世紀90年代以後,蒲山湧現出了蒲山種雞場(2004年更名為豫宛禽業公司),姚亮良種豬場,楊莊鹿場等大型養殖企業。其中蒲山種雞場的肉雞、鮮蛋、雞苗全國聞名。姚亮良種豬場成豬供應港、澳、台地區。楊莊鹿場以養殖梅花鹿為主,生產鹿血、鹿角等鹿產品,2005年又與美國托普公司達成共建協定,引資1200萬美元擴建。由於養殖業的發展,湧現了高萬國、姜克俊、曾照偉等養殖名人,在他們的帶動下,至2004年,蒲山土生養殖品種已全部實現改良,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另外,2000年至2002年,蒲山鎮投資800萬元,修橋8座,蓄水池5個,打井20眼,高莊、趙官莊、丁莊、火星廟建成2000畝農林開發區,發展李、杏、甜柿為主的林果業。
臥龍區蒲山鎮收割小麥臥龍區蒲山鎮收割小麥
蒲山鎮月季花卉產業
蒲山鎮月季花卉產業於2012年規劃培育,位於S333公路、北繞城高速公路、南水北調乾渠兩側,涉及10個行政村,總面積2.5萬畝,全年銷售額約3.3億元,已經初步形成萬畝月季花卉產業基地,是蒲山鎮東部濱河觀光產業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第七屆全國農運會通道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為蒲山鎮從建材工業向生態觀光產業轉移,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有益實踐。產業以南陽月季博覽園、森美月季合作社、蒲江源花卉種植合作社為龍頭,按照大戶承包、連片開發、產業化運作原則,通過鎮、村、組協調,在保障農戶基本權益基礎上,實現土地適度流轉,擁有月季種植戶200多家,其中種植大戶29家,輻射宋營、刁溝、汪寨、馬寨、周灣、大莊、姚亮、黃山、馬營、張營等10多個村。落實統一防疫、統一購肥、統一價格等制度,現有適生和適銷花卉品種300個、景觀樹種14個,花卉優質率100%,容器花卉成活率100%。在落實產業布局的同時,鎮村爭取項目,進行了區間路整修硬化、邊溝清理、輸電線路架設和深水井開挖、輸水管道鋪設等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花卉產業帶動觀光旅遊業快速發展,基地日接待遊客5000餘人。基地有花卉苗木土專家400餘名,帶動2000餘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從事花田苗木嫁接、移栽、管護、跟蹤服務和農家樂飯店務工,人均每月收入2000餘元。
蒲山艾業集團
集項目研發、生產、管理、行銷於一體,註冊資金5000萬元,現有員工50名,其中碩士3名。集團致力於整合資源,統一標準,將建立培訓中心、開設艾灸連鎖店,建立艾產品商業中心、艾產品配送物流中心,打造完善的艾草產業鏈條。目前已建成標準化體驗館一處,品牌商標已完成初審,專屬定製產品已設計完成並開始批量生產,對外招商各項工作正在進行。占地40畝的研發培訓中心、占地30畝的物流中心、占地80畝的專業市場、占地120畝的會展中心、占地80畝的檢驗及包裝中心均已完成選址。
鄉鎮企業
1986-2005年,為開發建材基地,先後200多家鄉鎮企業,主要有空後水泥廠、蒲山礦山公司、恆達水泥廠,鴨灌水泥廠、伏牛山水泥股份公司、南陽市水泥廠、新野水泥廠、華鋒水泥廠、濱河水泥廠以及南陽市磷肥廠、明東化工廠、電石廠、恆升空氣分離廠、麵粉廠、南陽冷庫和2家大型水泥制管廠及礦山機械廠等,鎮區有石灰窯40座,石子機60台,輕重鈣粉生產企業56家。個體門店由1986年的603戶增加到2005年的2100戶,從業人員由1785人增加到8500人,吸引外地資金4000萬元,新上企業4個。鄉鎮企業入庫稅金1998年600萬元,1999年609萬元、2000年610萬元、2001年644萬元、2002年696萬元、2003年735萬元、2004年809萬元。
臥龍區蒲山鎮水泥廠臥龍區蒲山鎮水泥廠
項目建設
蒲山電廠建成後,特別是2004年以後,電廠路沿線至槐樹灣村和蒲山礦區連成一片,成了蒲山經濟新的隆起帶,項目建設紅紅火火。在蒲山電廠東西兩側,先後引資興建了三普建材、鑫港石化蒲山油庫。在槐樹灣村引進浙江資金興建了槐樹灣鋼廠。在火星廟村興建惠豐棉紡廠。圍繞建材加工,在李才村引資興建了盛宛建材公司和金鑫建材廠。盤活軋花廠原有資產,引資興辦恆源棉紡廠。同時,蒲山種雞場引進台灣資金,利用技術優勢,在宋營村泗水河北岸,征地3.3萬平方米,興建豫宛禽業公司。據不完全統計,蒲山鎮20世紀90年代至2004年底,累計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5個,500萬元至1000萬元項目5個,100萬元-500萬元項目4個,100萬元以下項目10個。

社會事業

2004年全鎮有中國小校33所,其中民辦中學1所,民辦國小2所,共276班,教師660人,在校學生10000餘人,國小、中學入學率均達到100%。1986年-2004年,先後籌資1450萬元,建成了30個行政村國小教學樓。1995年籌資130萬元,建築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鎮一中教學樓1座。投資11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56畝,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的鎮二中教學樓一座。期間,建成文化站1個,高標準文化大院15個,文明學校5個。鎮中心衛生院設病床50張,有醫務人員82人,有村級衛生室34個,全鎮防疫率達90%。2004年鎮有獸醫站1個,獸醫8人,兼職防疫員4人。1986-2004年,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均控制在2.9‰以下,計畫生育率連年保持在94.8%以上。鎮成人學校每年培訓實用技術人員4600人次,培養農村各項專門技術人才660人,農業科技方面推廣豫麥18、豫麥34、丹玉十三玉米等優良品種和奶牛、皮爾蒙特肉牛養殖品種。1986-2004年,蒲山鎮先後被授予“省先進鄉鎮文化站”、“省級重點鎮”、“省級先進黨校”、“科技示範鄉鎮”、“市級文明集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歷史文化

蒲山鎮,古名蒲山寨或蒲山店,俗名蒲山街。東依蒲山,宛洛古道穿村而過。明屬南陽衛蒲山屯,清同治元年(1862年)築寨,並有集市。蒲山店向以雕刻著稱於世,大約在秦漢以前,這裡的人民就以石雕為業。
據清代《南陽縣誌》載:“蒲山在縣北四十里,無草木,多美石,晶瑩似玉”。蒲山盛產青、白兩種石頭,皆系石灰岩石,耐風化,有韌性,易雕刻。民諺說:“蒲山人,不做活,(指農業)雕的雕,磨的磨”。可見早年這裡的手工業就相當發達。
柏佛寺柏佛寺
南陽現存最早而且最有名的石刻,當屬漢汝南太守宗資墓前的“天祿”、“辟邪”,(現存市漢畫館)它雕工細膩,神情生動,古樸典雅,栩栩如生,宋代歐陽修的《集古錄》,沈括的《夢溪筆談》皆有詳載。除此以外,南陽漢墓出土的大量畫像石刻,如“車騎出行、后羿射日、午樂百戲、象人鬥牛”等,內容之豐富,雕工之精巧,可為全國之冠。大部分畫像石不僅石料采自蒲山,而且工藝也來自於蒲山,每一塊畫像石都凝聚著蒲山工匠們的智慧結晶。
唐宋之後,南陽戰亂頻仍,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石刻業也隨之凋敝。清代之後,自順康以迄雍乾,社會稍安,人漸復業,加之清廷復古尊孔,官宦富豪大力提倡為“節女”、“烈婦”立牌坊、樹碑碣,歌功頌德之風盛行一時。因此蒲山的石雕工藝又蓬勃發展起來,而且工藝日趨精湛。當時的著名藝人“羅二神手”,所主持的社旗鎮山陝會館石雕建築,歷時二十三年,可謂數百年石刻之大成。其中大殿前的九龍口盤石及兩邊的“十八學士登瀛洲”、“漁樵耕讀”石雕,和“玄鏗樓”四周的山水、人物、鳥獸、花卉等,件件雕工細膩,玲瓏剔透,巧奪天工。這時的石雕工藝已到鼎盛時期。
石雕大致可分為石刻與雕塑兩類,石刻指碑刻、浮雕、畫像,多用於碑碣、墓誌與畫像石等;雕塑用於人物、動物及生活用具等。清代晚期又發展到雕琢石鐲、石隧、手箍、煙咀等裝飾品和生活品,並且遠銷雲、貴及東南亞各國,有久負盛名的蒲山玉之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對外開放,對內搞活。蒲山石雕更展現了新的生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有些年事已高的老藝人都培養了自己的徒弟,把精湛的技術一代一代傳下去。幾年來,他們為一些著名旅遊區雕刻獻藝,受到了高度評價。南陽武侯祠、醫聖祠、桐柏水濂寺、襄陽隆中廟以及李時珍故里修復工程,他們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地圖信息

地址:南陽市臥龍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