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信

蒲信

蒲信,北宋梓州路潼川府果州岳池縣(今四川省岳池縣)人,宋仁宗慶曆狀元魁首。其事跡卻在正史中記載極少,據民間記載和蒲信後來的履歷來判斷,有學者認為這位狀元極有可能是一位武狀元。

基本介紹

  • 本名:蒲信
  • 所處時代:北宋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梓州路潼川府果州岳池縣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 主要成就:宋仁宗慶曆狀元魁首
  • 相關遺蹟:狀元台
史料記載,遺蹟考證,後世紀念,

史料記載

據《蒲氏族譜》記載,宋仁宗時,蒲信官封鎮台,曾征克西苗。又載,果州蒲氏,祖居湖廣麻城縣,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蒲正開避禍入蜀,落戶果州南充縣三教堂(今南充市嘉陵區龍蟠鎮附近),遂開啟蒲氏家族在果州之繁衍。
清光緒版《岳池縣誌》記載:“蒲信,慶曆間進士,臚唱第一,住縣西石聖山左。”又載:“石聖寺,治西五里許,即石廟子,古名金龍山。宋慶曆中,狀元蒲信讀書處,有石碑尚存,寺後嶺上有“狀元石”三字,(寺)內懸聯云:‘金剎插雲霄,魚躍鳶飛相上下;石岩馴虎豹,清風明月任縱橫。’傳系蒲信親筆書。”

遺蹟考證

根據清代《岳池縣誌》記載,蒲信家居石聖山,即治西五里許的石廟子,按此方位,即今岳池縣九龍鎮石廟村。而關於石聖山,據岳池縣著名文史專家楊林先生介紹,大約20年前,他曾經尋訪過。但那時不通公路,一人獨自步行,從城西而出,的確找到了石聖山的具體位置,但所剩遺蹟不多,總體來說,僅剩一個光禿禿的山樑子,前方是一片岩石,周邊還有幾個蠻子洞。他還找到了刻“狀元石”三字的石台,但由於風化嚴重,當時就已模糊難辨。
他還說,石聖山僅是一個小山頭,依著後面的一座更大更高的山樑子,它就像一條巨龍伸出的一隻龍爪,“根據我的理解,出狀元的地方,一般就是地形像龍爪的地方。石聖山原名就叫金龍山,金龍山的得名,也許就是因為這裡出了一個狀元。”
但現如今前的石廟子,與20年前完全不一樣,當年光禿禿的山樑子,而今卻是樹木蓊鬱,一片青翠。

後世紀念

儘管正史中對蒲信記載較少,但蒲信對後世依然有著不小的影響。歷代常有不少達官文人前往石聖山,瞻仰狀元遺蹟,並吟詩作賦。
如明朝萬曆年進士、官至雲南按察司兵備副使的杜日章在遊覽石聖山後,特作《題狀元台》一詩,內容為:“為愛幽居處,天然落韻長。台高山翠遠,峰轉閣風涼。石聖今朝寺,金龍古道場。不憑騷客跡,誰記狀元郎?”
又如歷史上的佛門巨匠、書法家、明末清初的破山禪師,遊覽石聖山後,不僅刻下了“狀元台”三字,還現場題詩(《岳池縣誌》僅記其作詩一事,未錄其詩)。
再如清代曾任廣東增城縣知縣的楊昂,攜其弟楊縉(曾任江油縣教諭)同游石聖山,並分別作詩,表達出了對狀元蒲信的仰慕之情。其詩也均被《岳池縣誌》收錄。
到了今天,岳池人民為了永遠記住縣內歷史上的這位狀元,特將縣城內新建的一座公路橋取名為“狀元橋”,並在橋頭對蒲信其人作了簡略介紹。這橋恰處岳池縣城的一所學校大門口外,對過往學生更是起到了潛移轉化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