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直立亞灌木,高1-3米; 枝有細縱棱,其與葉柄、總花梗均被毛。葉薄紙質,背面有密細腺點,卵圓形、闊卵形或枝端的為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6-10厘米,頂端短尖,基部心形,兩側不等,上部的葉基部通常偏斜,一側鈍圓,另一側較狹,腹面無毛,背面沿脈上被微硬毛,脈愈粗被毛愈密; 葉脈9條,最上1對互生,離基1.2-3厘米從中脈發出,余者均基出,最外1對通常細弱而短,網狀脈明顯; 葉柄長8-14毫米,僅基部具鞘。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長4-6厘米; 總花梗略長於葉柄; 花序軸被短柔毛; 苞片圓形,盾狀,直徑約1.1毫米,中央具短柄; 雄蕊3枚,花葯卵形,2裂,花絲粗,遠短於花葯。雌花序於果期長4-8厘米,直徑4-6毫米; 總花梗和花序軸與雄花序的相同; 苞片較小,直徑0.8-1毫米; 子房基部嵌生於花序軸中,柱頭3,早落。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直徑約2毫米,基部嵌生於花序軸中並與其合生,表面多疣狀凸起。花期4-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或濕潤地,海拔1100-20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雙江。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屏邊、金平、景東、景谷、普洱、西雙版納、滄源、雙江、耿馬、隴川、瀘水及貢山)。
主要價值
全株入藥,有舒筋活絡、溫經行濕、行氣止痛之功效。
近種區別
Piper sarmentosum Roxb.與本種近似,主要不同點在於本種為直立亞灌木,葉基部不等,背面沿脈上被微硬毛,9脈;雄花序長4-6厘米或更長,雌花序於果期長4-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