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昌都縣妥壩鄉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自假希瓦格蜓
- 外文名:Pseudoschwagerina muongthensis Deprat, 1915
- 形成時代: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
- 產地: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昌都縣妥壩鄉
蒙自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昌都縣妥壩鄉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
蒙自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昌都縣妥壩鄉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殼中等到大,粗紡錘形,中部強凸,兩極鈍尖。6圈,最初1.5~2圈包卷較緊,其後殼圈放鬆較快。首圈的中軸較短,其餘殼圈都是粗...
假希瓦格 為生活在晚石炭世至中二疊世淺海環境中的蜓類生物,初步認為假希瓦格 的生活方式為水動力條件較弱時,其以底棲生活為主,當水動力條件較強時,其生活方式可能由底棲變為漂浮。假希瓦格 的形態與生活在同時期的其它 類存在...
西昌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橋區三合鄉古古樂的二疊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紡錘形。6圈,內部3.5圈包卷很緊,中軸長,呈長紡錘形,外部2.5圈迅速放寬,紡錘形。軸率約2.36:1。隔壁在內圈褶皺可達...
華北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附城鎮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中等,近球形,中部及側坡寬拱,兩極尖圓。6圈,最初2圈包卷緊密,向外迅速放鬆,外圈寬度大。旋壁內圈薄,外圈較厚。隔壁褶皺較強,褶曲寬鬆,較...
研究表明:早二疊世蜓類動物群的分異以可能為營漂浮生活的假希瓦格蜓亞科分子輻射分異為特徵,可能與海平面的緩慢上升有關;而中二疊世蜓類的分異以結構複雜的費伯克蜓超科分子輻射分異為特徵,可能是其適應較短時間內海洋環境變化的...
尤登氏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早二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粗紡錘形,中部強凸,側坡微凹,兩極突出。有兩個保存不完整的標本,殼圈都為41/2個,首圈包卷緊,其後殼圈包卷很鬆。殼體較大的...
北方假希瓦格蜓是產於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市西北35公里阿木山附近的晚石炭世(C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很大,亞球形,兩極微伸而圓尖。成蟲具7殼圈,約7.39毫米長,5.28毫米寬,軸率1.4:1。幼年期包括3個殼圈,均作紡錘形,同時...
土耳其斯擔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阿不特哈打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中等,近球形,臍部突出。6.5圈,最初2.5圈包卷很緊,其後殼圈驟然放鬆。長5.01mm,寬4.30mm,軸率1.16:1。隔壁微弱...
光明假希瓦格蜓是產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哈拉郭勒的晚石炭世(C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中等,粗紡錘形,中部強拱,兩極鈍圓。6圈,最初3圈包卷很緊,外部3圈迅速放寬。各殼圈均為粗紡錘形。長4.25mm,寬3.24mm...
阿登氏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埃肯雅瑪托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粗紡錘形。5圈,最初2圈包卷較緊,其後3圈包卷很鬆。旋壁二層,蜂巢層較粗。隔壁褶皺較強,褶曲寬鬆,不規則。旋脊在...
伸展假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早二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紡錘形。5圈,最初21/2圈包卷緊,其後殼圈包卷明顯放鬆,首圈亞球形,第2圈粗紡錘形,第3圈之後均為紡錘形。第1至第5殼圈的寬度依次...
13. 楊湘寧、周建平、馮蘅,1996:西南地區假希瓦格蜓類地層分布規律的研究。《古生物學報》,35(3):303-321.14. 楊湘寧、吳智平、施貴軍,1997:“常么階”沉積相和微相的研究與對比。《地層學雜誌》,21(1):1-19.15. 孫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