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語喀喇沁土語社會語言學研究

蒙古語喀喇沁土語社會語言學研究

《蒙古語喀喇沁土語社會語言學研究》是2015年04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寶玉柱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語喀喇沁土語社會語言學研究
  • 別名: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 作者:寶玉柱
  • 譯者:郭曉鴻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4月 (1版1次)
  • 頁數:545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1615506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對蒙古語喀喇沁土語的形成過程、地理分布、社會使用狀況做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從語言接觸的視角論述了該方言土語自明清以來的社會語言構成狀況,並通過對現代喀喇沁土語諸代表點(個案)的田野調查,收集語言使用狀況的第一手資料,從歷時和共時角度分析了喀喇沁土語的使用狀況、形成原因,並預測該方言土語將趨於瀕危,理論方法運用得當,結論具有說服力。

作者簡介

寶玉柱 (包玉柱,哈斯巴根),蒙古族,內蒙古赤峰市人。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編審、蒙古語言文學系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在國內外刊物及出版社發表論著110多篇(部)。代表性專著有 《現代蒙古語動詞句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現代蒙古語正藍旗土語音系研究》 等。有論文被美國SSCI資料庫收錄,有多篇論文被CSSCI和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收錄或轉載。2006年至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子項目1項,985工程子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蒙古語喀喇沁土語社會語言學研究》,於2013年9月結題,被鑑定為優秀,併入選2014年度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圖書目錄

社會語言學研究要講究方法論
——《蒙古語喀喇沁土語社會語言學研究》讀後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言
一 課題研究的目的、研究現狀及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
(二)本課題國內外相關研究概況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及價值
二 課題的設計思路和研究內容
三 研究方法
(一)田野調查方法
(二)問卷法與數據表調查
(三)訪談法
四主要觀點和創新點
第二章 喀喇沁蒙古族源流及氏族構成
一 北魏時期的喀喇沁
(一)北魏的宿衛制度與喀喇沁
(二)北魏內廷宿衛名稱與喀喇沁
(三)鮮卑人的神獸及其演變
二 元代宿衛與喀喇沁
(一)元代宿衛制度與哈刺赤
(二)欽察衛族源與哈刺赤
(三)欽察衛的形成和哈刺赤
(四)欽察衛的分布與哈刺赤
(五)其他衛軍與哈刺赤
(六)哈刺赤的北撤路線
三 明清兩代的喀喇沁
(一)巴岳特部
(二)永謝布部
(三)兀良哈部
(四)土默特部
四 喀喇沁部氏族構成分析
(一)喀喇沁蒙古族其他姓氏探源
(二)蒙古右翼各部姓氏比較及其共性與個性
(三)喀喇沁蒙古族姓氏的漢化與姓氏結構的重構
第三章 赤峰市喀喇沁旗蒙古族語言文字使用情況
一 調查數據
(一)對蒙古語言文字使用情況的普查數據
(二)對蒙古語言文字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數據
二 數據分析
(一)蒙古語的使用人數比例很低
(二)蒙古語的使用人口出現斷代
(三)語言轉換背景下的文化遷移
(四)決定語言態度的依據
三 小結
(一)政治歸屬
(二)經濟開發
(三)人口流動
(四)發展教育
(五)通婚
第四章 赤峰市寧城縣喀喇沁蒙古族語言使用情況
一 家庭和社會語言變化數據
(一)三座店鄉調查數據
(二)大城子鎮調查數據
二 家庭和社會語言變化趨勢分析
(一)上下兩代人語言變化縱向比較
(二)不同職業人員語言變化橫向比較
(三)城鄉居民語言變化橫向比較
三 小結
第五章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語言使用情況
一 南哨鎮蒙古語使用情況分析
(一)現時語言能力分組、不同年齡組之間的過渡和語言模式分期
(二)語言模式轉換的家庭語言過程分析
(三)各年齡組學前語言至現時語言過渡的模式比較
(四)現時語言使用中家庭語言對話模式影響分析
(五)現時語言使用中社會語言環境影響分析
(六)現時語言使用中讀寫模式的轉換
(七)各年齡組本族文化接觸水平比較
(八)現時語言程度自我評價
(九)對現時語言的印象評價
(十)語言選擇傾向比較
二 草場鄉蒙古語使用情況分析
(一)農民—學生組語言使用情況
(二)幹部組語言使用情況
三 小結
第六章 喀喇沁部的地理分布及人口移動對民族接觸和語言接觸的影響
一 地理布局對喀喇沁蒙古語和漢語接觸的影響
二 移民對喀喇沁地區民族接觸和民族構成模式的影響
(一)平泉縣移民過程及民族構成分析
(二)喀喇沁旗移民過程及居民民族構成分析
(三)寧城縣移民過程及居民民族構成分析
(四)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移民過程及居民民族構成分析
(五)不同類型的移民、民族構成及民族接觸(居住)模式對語言社會的影響
三 喀喇沁地區蒙古語地名的社會語言學分析
(一)蒙古語地名的類型及其社會意義
(二)喀喇沁地區蒙古語自然村地名的擴展形式及農村縱向層次的建立
(三)喀喇沁地區蒙古語地名的漢化
四 小結
第七章 喀喇沁地區蒙古族雙語教育研究
一 舊式教育中的雙語教育
二 新式教育中的雙語教育
(一)喀喇沁右旗的學校教育(學堂教育)
(二)喀喇沁中旗的學校教育
(三)喀喇沁左旗的學校教育
三 啟示與討論
(一)語言教育同國家制度的關係
(二)語言教育同人口比例和分布的關係
(三)語言教育同經濟支撐能力的關係
(四)語言教育同受教育者社會發展的關係
第八章 喀喇沁地區異族通婚對語言使用模式演變的影響
一 前言
(一)研究的客體不同
(二)研究的角度不同
(三)研究的結論不同
二 寧城縣蒙古族異族通婚及其語言使用狀況調查
(一)小城子鎮蒙古族異族通婚家庭調查
(二)大城子鎮蒙古族異族通婚家庭調查
(三)存金溝蒙古族異族通婚家庭調查
三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異族通婚及語言使用狀況調查
(一)南哨鎮蒙古族異族通婚家庭調查
(二)草場鄉蒙古族異族通婚家庭調查
四 小結
(一)喀喇沁地區蒙古族異族通婚家庭語言使用模式類型
(二)喀喇沁地區蒙古族異族通婚對語言模式演變的影響
第九章 總結與理論探索
一 喀喇沁土語社會語言學研究總結
(一)國家的建立和社會職業角色是氏族整合為部落的重要因素
(二)民族接觸的程度取決於民族之間的接觸方式、地理位置和移民模式
(三)土地所有權隨階級關係的變化而變化,命系黃土者才真正守護那份土地
(四)人名、地名的漢化受語言演變和語言轉用規律支配
(五)語言使用模式類型及語言轉換階段及速度
(六)影響語言轉換速度的諸因素
(七)語言轉換和文化遷移不同步,語言選擇和情感評價不一致
(八)語言教育與語言轉換
(九)異族通婚與語言轉換
二 有關語言接觸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考
(一)語言與語言競爭力
(二)語言本質及語言選擇
(三)語言與社會
(四)語言與文化
(五)語言與教育
(六)語言與民族發展
(七)語言與國家政治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調查問卷或調查表
附錄二 田野調查日誌
附錄三 田野採擷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