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道巴特爾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地:內蒙古赤峰
- 性別:男
簡介,主要學習經歷,主要工作經歷,調查,參加項目,論文成果,專著成果,語音資料庫,會議論,學術資料,其他信息,譯文著作,近期學術活動,一、主持召開的學術會議,二、參加的學術會議,獲獎情況,
簡介
曹道巴特爾掌握語言調查、語言描寫、實驗語音學、文化語言學等研究方法和理論,熟悉蒙古族的語言、文學、歷史和文化,擅長文學創作,兼通蒙古語言文字和漢語言文字,掌握了一定的日本語知識,主要從事蒙古語方言土語研究和民族語言實驗語音學研究以及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研究。自1993年以來,在國內外發表40餘篇論文和學術文章。
其中,有關雙語和實驗語音學及有關方言土語的論文引起學界的關注,《喀喇沁方言的詞法學特徵》一文獲《內蒙古社會科學》創刊99期優秀論文評選語言學科一等獎,《從諺語看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的自然觀》一文獲《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參加編寫的《新蒙漢詞典》於199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深受國內外讀者廣泛歡迎,參加完成的民族語言聲學參數資料庫具有重要的信息資料庫價值,總發表量達200萬字。
曹道巴特爾,男,1963年10月生,蒙古族,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人,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北方民族語言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會員,中國聲學學會會員,中國蒙古語文學會會員兼語言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民族學與文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研究方向為蒙古語言文化及蒙古語族語言研究,主要從事描寫語言學、實驗語音學、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以及語文學文獻學研究。 至今出版《喀喇沁蒙古語研究》(2007.09)、《蒙古語族語言研究史論》(2010.08)、《蒙漢歷史接觸與蒙古語言文化變遷》(2010.12)等三部獨著著作和《北方民族語言變遷研究》(2012.05)、《中國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史論·北方卷》(2013.03)等兩部合著著作,參加《新蒙漢詞典》(1999.09)、《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2004.09)、《中國語言地圖集(少數民族語言分冊)》(2012)、《中國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史論·索引卷》(2013.03)等工具書的編寫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論文集以蒙、漢、英文發表60來篇學術論文和學術資料,至今出版和發表的總量達200餘萬字。其中,有關雙語和實驗語音學及有關方言土語的論文引起學界的關注,《喀喇沁方言的詞法學特徵》一文獲《內蒙古社會科學》創刊99期優秀論文評選語言學科一等獎,《從諺語看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的自然觀》一文獲《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專著《喀喇沁蒙古語研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2013年度優秀成果獎,參加編寫的《新蒙漢詞典》於199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深受國內外讀者廣泛歡迎,參加完成的三項民族語言聲學參數資料庫具有重要的現代化信息資料庫價值。近期文化語言學研究論文被入選張公瑾、丁石慶主編的《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系列論文集。韓國徐羅伐大學(原慶州專門大學)趙誠煥主編的《中國言語學研究家辭典》中有專門的介紹。 協助朝克研究員成功主辦兩次國際滿通古斯學術會議和多次協助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成功舉辦主要的學術討論會,先後參加20來次國際和國內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部項目和國家民委項目以及中蒙、中日國際合作項目等重大課題,主持實施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中國北方民族語言變遷現狀調查研究》(2005-2007)等。 提出並堅持語言學研究必須同歷史比較研究和文化語言學研究密切相結合,把語言放到社會、歷史、文化等的整體環境中進行動態研究,不斷借鑑考古學、民族學、民族文學、人類學、史學等諸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主張。 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博士研究生講授“初級蒙古語”、“蒙古語族語言概論”等選修課程。
主要學習經歷
1983.09 -1987.07: 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本科生。
1990.09 -1993.07: 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碩士研究生。
2002.09 -2005.07: 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博士研究生。
2006.05 -2006.0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烏蘭巴托國際青年蒙古學者暑期班學員。
2007.10 -2008.09: 國家留學基金會公派留學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工作經歷
1987.09-1990.07: 內蒙古赤峰市天義蒙古族中學,蒙古語文教師
1993.07-1994.11: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室,實習研究員
1994.12-1995.07: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計算語言學與實驗語音研究室,實習研究員
1995.08-1998.05: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計算語言學與實驗語音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1998.06-2002.07: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描寫語言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2002.08-2003.11: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描寫語言研究室,副研究員
2003.12-2011.11: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北方民族語言研究室,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
2011.12- 至今: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北方民族語言研究室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
調查
曹道巴特爾多次到內蒙古和遼寧等省區,進行蒙古語言以及方言土語田野調查,獲得了大量的十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2005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喀喇沁蒙古語》一書。其完成於2005年5月的博士論文《蒙漢歷史接觸與蒙古族語言文化變遷》得到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院2005年度優秀博士論文提名。
曹道巴特爾協助朝克研究員成功主辦兩次國際滿通古斯學術會議和多次協助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成功舉辦主要的學術討論會,先後參加20來次國際和國內研討會,並宣讀論文。
參加項目
曹道巴特爾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重大項目,目前正在進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史》(2002-2005)中的《蒙古語族語言研究史論》部分的撰寫;正在主持進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中國北方民族語言變遷現狀調查研究》(2005-2007)。
曹道巴特爾提出並堅持語言學研究必須同歷史比較研究和文化語言學研究密切相結合,把語言放到社會、歷史、文化等的整體環境中進行動態研究,不斷借鑑考古學、民族學、民族文學、人類學、史學等諸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主張。
曹道巴特爾在進行科研工作的同時,還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博士研究生講授“初級蒙古語”、“蒙古語族語言概論”等選修課程。
論文成果
[01]《蒙古語喀喇沁土語同蒙古書面語和基礎方言的比較研究》,蒙古文,1993年,北京,中央民族學院碩士學位畢業論文, 60千字
[02]“蒙古書面語中的元音i在現代蒙古語阿魯科爾沁土語中的狀況”,蒙古文,1994年,赤峰,《赤峰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第 頁,8000字
[03]“論句子成分的省略”,蒙古文,1995年,呼和浩特,《蒙古語文》1995年第3期第15-19頁,7000字
[04]“雙語概論”,蒙古文,1996年,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1996年第1期第18-27頁,10千字
[05]“關於察哈爾土語詞末短元音”(與呼和合作),蒙古文,1996年,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第8-20頁,11千字
[06]“漢語國語嗓音抖動及波動聲學研究”(與孔江平等),漢文,1997年,鄭州,《第八次全國信號處理與通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信號處理理論與套用》第45-49頁,8000字
[07]“蒙古語喀喇沁-土默特土語詞法學特徵”,蒙古文,1998年,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第43-48頁,8000字
[08]“載瓦語鬆緊元音發聲類型聲學研究及圖譜分析方法”(與孔江平),英文,1998年,香港城市大學,《漢語及少數民族語言語音學研討會論文集》第9-12頁,6000字
[09]“八十四名蒙語發音人的聲門阻抗信號研究”(與孔江平),英文,1999年,北京,金城出版社出版,《第四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第22-27頁,8000字
[10]“蒙古語喀喇沁-土默特土語非詞首短元音”,蒙古文,1999年,呼和浩特,《蒙古語文》1999年第10期第23-25頁,3000字
[11]“喀喇沁的起源、喀喇沁與其他部落及其方言的聯繫”,蒙古文,1999年,呼和浩特,《蒙古學研究》1999年第3期第36-41頁,9000字
[12]“蒙古語方言土語的劃分和喀喇沁-土默特土語研究”,漢文,1999年,哈爾濱,《滿語研究》1999年第2期第98-102頁,13千字
[13]“蒙古語喀喇沁-土默特土語複合元音”,蒙古文,2000年,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第54-57頁,4000字
[14]“蒙古語喀喇沁-土默特土語的輔音dZ、tS、S”,漢文,2000年,哈爾濱,《滿語研究》2000年第1期第87-91頁,9000字
[15]“從諺語看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的自然觀”,漢文,2000年,海拉爾,《鄂溫克研究》2000年第1期第4-7頁,5000字
[16]“藏語100人的聲門阻抗研究”(與陳嘉猷、沈米遐、孔江平合作),英文,2000年,北京,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編《人機言語通信技術論文集》第頁,6000字
[17]“藏語聲門阻抗參數的相關分析和聚類研究”(與孔江平、沈米遐、陳嘉猷合作),英文,2000年,北京,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編《人機言語通信技術論文集》第頁,6000字
[18]“喀喇沁-土默特土語長元音”,蒙古文,2000年,呼和浩特,《蒙古語文》2000年第11期第15-18頁,6000字
[19]“漢語國語100人的嗓音聲學研究”(與沈米遐、陳嘉猷、孔江平合作),英文,2001年,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蔡蓮紅等主編《新世紀的現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第30-34頁,8000字
[20]“喀喇沁-土默特土語短元音音位”,蒙古文,2001年,呼和浩特,《蒙古語文》2001年第11期第11-22頁,10千字
[21]“民族傳統文化與環境保護”,漢文,2000年,哈爾濱,《滿語研究》2001年第2期第107-113頁,11千字
[22]“喀喇沁-土默特土語辭彙成分”,蒙古文,2003年,呼和浩特,《蒙古語文》2003年第8期第 10-19頁,10千字
[23]“喀拉沁-土默特蒙古方言辭彙成分”,蒙古文,2004年,呼和浩特,《蒙古語文》2004年第5期第 7-13頁,8千字
[24]“語言接觸所產生的蒙古族直系親屬稱為變異”,漢文,2004年,哈爾濱,《滿語研究》2004年第2期第 103-108頁,14千字
[25]“中國蒙古族的語言和文字”,英文,2004年,美國,周明朗主編《中國語言政策:1949年以來理論與實踐》第 289-302頁,17千字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MONGOL AND ITS WRITING SYSTEMS IN CHINA ”,Zhou/Sun(editor),Language Poli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49,289-302,?2004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6]“系統·混沌·語言”,漢文,2005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張公瑾主編《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第55-65頁,8千字
[27]“蒙古語構詞後綴在農區蒙古語中的變異”,漢文,2005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語言片重點研究室2005年度《學術論文集》論文,12千字
[28]《蒙漢歷史接觸與蒙古族語言文化變遷》,漢文,2005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文學博士論文,250千字
專著成果
[01]《喀喇沁蒙古語研究》,漢文,2005年,北京,民族出版社,500千字
[02]《新蒙漢詞典》(多人合編),基里爾蒙古文-蒙古文-漢文,1999年,北京,商務印書館,編纂、校對第829-868頁、第1170-1254頁,共122頁,4046詞條,175千字。
語音資料庫
[01]《蒙古語語音參數資料庫》,1997年,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和內蒙古大學共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蒙古語人機對話中的語音問題》(1993-1997)軟體資料庫,曹道巴特爾承擔數據提取、參數分析工作
[02]《中國語言嗓音聲學類型研究語音庫》,200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民族語言發聲類型研究》(1996-1999)課題組軟體資料庫,曹道巴特爾承擔數據提取、參數分析工作
[03]《中國民族語言發聲類型研究語音庫》,200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語言嗓音發聲類型聲學研究》(1997-2000)課題組軟體資料庫,曹道巴特爾承擔數據提取、參數分析工作
會議論
[01]“漢語國語嗓音抖動及波動聲學研究”(與孔江平等),漢文,1997年11月4-7日,鄭州,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主辦《第八次全國信號處理與通訊技術研討會》論文
[02]“載瓦語鬆緊元音發聲類型聲學研究及圖譜分析方法”(與孔江平),英文,1998年6月26-31日,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主辦《漢語及少數民族語言語音學研討會》論文
[03]“八十四名蒙語發音人的聲門阻抗信號研究”(與孔江平),漢文,1999年,北京,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主辦《第四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
[04]“從諺語看蒙古族和鄂溫克族自然觀”,漢文,2000年9月8-12日,海拉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05]“漢語國語100人的嗓音聲學研究”(與沈米遐、陳嘉猷、孔江平合作),英文,2001年8月,北京,清華大學主辦《第五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
[06]“國共兩黨蒙古語言政策比較”,漢文,2002年6月15-17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語言與法律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
[07]“蒙古族親屬稱謂的地區差異”,漢文,2002年7月12-18日,呼和浩特,中國民族語言學會主辦《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八屆學術討論會》論文
[08]“混沌學與作為非線性系統的語言”,漢文,2003年12月6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院主辦“語言學與混沌學理論研討會”論文
[09]“蒙古族餐飲業的發展與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播”,漢文,2004年4月3 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北方民族語言研究室主辦《北方民族語言接觸與影響討論會》論文
[10]“喀喇沁-土默特土語所反映農業蒙古人語言文化變遷”,蒙古文,2004年5月2-4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主辦《國際蒙古文獻學研討會》論文
[11]“農業蒙古人語言的形態變異”,漢文,2004年8月16-18日,海拉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第二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學術資料
[01]“《陳乃雄論文集》出版”,漢文,1997年,北京,《中國民族語言學會通訊》1997年第1期第19頁,600字
[02]“《康家語研究》評介”,漢文,1999年,北京,《中國民族語言學會通訊》1999年第2期第22頁,1500字
[03]“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研討會綜述”,漢文,2000年,北京,《中國民族語言學會通訊》2000年3-4期第22-23頁,3000字
[04]“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研討會語言文字組論文目錄”,漢文,2000年,北京,《中國民族語言學會通訊》2000年3-4期第24-23頁,1700字
[05]“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研討會簡況”,漢文,2000年,北京,《世界民族》2000年4期第77頁,700字
其他信息
[06]“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研討會在海拉爾召開”,漢文,2000年,北京,《民族語文》2000年5期第64頁,300字
[07]“蒙古文發表民族研究論著目錄”,漢文,2001年,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研究年鑑》(2000年卷)第597-608頁,11千字
[08]“蒙古文發表民族研究論著目錄”,漢文,2002年,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研究年鑑》(2001年卷)第641-658頁,14千字
[09]“蒙古文發表民族研究論著目錄”,漢文,2003年,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研究年鑑》(2002年卷)第760-785頁,20千字
[10]“蒙古文發表民族研究論著目錄”,漢文,2004年,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研究年鑑》(2003年卷)第 頁,16千字
[11]“蒙古文發表民族研究論著目錄”,漢文,2005年,北京,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研究年鑑》(2004年卷)第 頁,16千字
[12]“確精扎布·確精扎布語言學著作目錄”,漢文,2004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國語言學會主編《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第1027-1032頁, 6千字
[13]“第二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召開”,漢文,2004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8月29日,600字
譯文著作
[01]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蒙古語科學院國際合作項目《中蒙邊境地區民族經濟文化生態現狀調查研究》課題組《蒙古國學者調查報告》,蒙譯漢,2003年,46千字
近期學術活動
一、主持召開的學術會議
[01] 第二屆國際滿通古斯語言文化討論會( 2004年8月16-18日,海拉爾,民族所與日本櫻美林大學合辦),宣讀《農業蒙古人語言的形態變異》。
[02] 東北亞語言文化經濟國際討論會,( 2005年8月23-27日,海拉爾,民族所與日本櫻美林大學合辦),宣讀《蒙古族餐飲業在北京的發展與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播》。
[03] 首屆蒙古語言文化討論會(2006年11月25-26日,北京,中國蒙古語文學會、民族所、中央民族大學合辦),宣讀《蒙古人姓氏人名文化變遷》。
二、參加的學術會議
[01] 第八次全國信號處理與通訊技術研討會(1997年11月4-7日,鄭州,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主辦),宣讀《漢語國語嗓音抖動及波動聲學研究》(與孔江平等)。
[02] 漢語及少數民族語言語音學研討會(1998年6月26-31日,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主辦)宣讀《載瓦語鬆緊元音發聲類型聲學研究及圖譜分析方法》(與孔江平)。
[03] 第四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1999年8月25-28日,北京,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研究所主辦),宣讀《八十四名蒙語發音人的聲門阻抗信號研究》(與孔江平)。
[04] 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 2000年9月8-12日,海拉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宣讀《從諺語看蒙古族和鄂溫克族自然觀》。
[05]第五屆全國現代語音學學術會議(2001年8月,北京,清華大學主辦),宣讀《漢語國語100人的嗓音聲學研究》(與沈米遐、陳嘉猷、孔江平合作)。
[06] 語言與法律首屆學術研討會(2002年6月15-17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宣讀《國共兩黨蒙古語言政策比較》。
[07] 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第八屆學術討論會(2002年7月12-18日,呼和浩特,中國民族語言學會主辦),宣讀《蒙古族親屬稱謂的地區差異》。
[08] 語言學與混沌學理論研討會(2003年12月6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學主辦),宣讀《系統·混沌·語言》。
[09] 國際蒙古文獻學研討會(2004年5月2-4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學主辦),宣讀《東部蒙古人語言文化變異》。
[10] 中國民族語言接觸與相互影響學術討論會(北京,中國社科院民研所),宣讀《蒙古語和漢語的混雜》
[11] 蒙漢雙語研究理論與方法研討會(2005年8月28,北京,中國蒙古語文學會與中國雙語教學研究會合辦)。
[12] 民族語言研究理論與方法學術討論會(2005年9月21-22,北京,中國社科院民研所南方語言室、北方語言室合辦),宣讀《蒙古語語法形態在農區蒙古人語言中的變異》。
[13] 國際青年蒙古學者“蒙古的歷史與傳統”討論會(2006年6月29-30日,蒙古國烏蘭巴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蒙古國科學院主辦)。
[14] 第九屆國際蒙古學者大會(2006年8月8-12日,蒙古國烏蘭巴托,國際蒙古學協會主辦),宣讀論文《漢語語音對中國農區蒙古人語言的影響》。
[15] 第一屆混沌學與語言文化學專題會議(2006年12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學),宣讀論文《關於渾沌學理論與方法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運用》。
[16] 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發布會,(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 [17] 日本蒙古學學會2007年度秋季大會(2007年11月17日,日本九州大學)。
[18] 內陸亞洲史學會2007年度大會(2007年11月18日,日本九州大學)。
[19] 日本蒙古學學會2008年度春季大會(2008年5月17日,日本早稻田大學)。
[20] 第二屆蒙古語言文化討論會(2008年8月9-12日,錫林浩特,中國蒙古語文學會、民族所、中央民族大學合辦),宣讀《蒙古人親屬制度變遷與蒙古語變遷》。
[21] 第二屆混沌學與語言文化學專題會議(2008年12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學),宣讀《蒙古語二元對立文化語義語音選擇》。
[22] 第16屆世界人類學大會·語言接觸與變異專題會議(2009年7月26-30日,昆明),宣讀《蒙古語構詞後綴在農區蒙古人語言中的變異》。
[23] 第16屆世界人類學大會·阿爾泰諸民族語言文化專題會議(2009年7月26-30日,昆明),宣讀《馴鹿圖瓦人和馴鹿鄂溫克人的語言現狀》。
[24] 第三屆混沌學與語言文化學專題會議(2009年12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學),宣讀《自然地理條件和人文社會環境作為初始條件對語言變異的牽制-以蒙古語變遷為例》。 [25] 第四屆混沌學與語言文化學專題會議,(2010年12月5日,中央民族大學),宣讀《黏著型語言構詞形態標記現存定態及其源流》。
獲獎情況
[01] 《喀喇沁方言的詞法學特徵》一文獲《內蒙古社會科學》創刊99期優秀論文評選語言學科一等獎(1998年)。
[02] 《從諺語看蒙古族和鄂溫克族的自然觀》一文獲《首屆國際通古斯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0年)。
[03] 專著《喀喇沁蒙古語研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優秀成果獎(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