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族祭敖包
- 批准時間:2012年6月8日
- 遺產級別:自治區級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載體。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從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這些部分的神靈。這種聖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個別的兩類。個別的聖地就是敖包。這種聖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領地建起來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並崇拜有加,大概緣於古代的祭聖山。祭聖山又與成吉思汗時代...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熱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動,每年的農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敖包一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築,中填沙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桿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穀,有...
蒙古族祭敖包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申報地區是和碩縣、布爾津縣。基本情況 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民俗,級別是自治區級。傳承保護 2012年6月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公布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的通知(新政發...
敖包會為蒙古族習俗,一般在每年四、五月間選擇吉日舉行。蒙語“敖包”意即石堆,通常在行人經 過較多的大路旁,是蒙古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祈禱、祭祀的場所,祭敖包是蒙 古民間最普遍的一種祈福活動。人 們常常到敖包祈禱、還願,病癒的人則在敖包上留一件病時舊物,表明是神壓服了病魔。有的敖包兼有...
胡吉吐莫敖包位於胡吉吐莫鎮正東約4000米,為蒙古族祭拜之處。在平原地區草地上用土堆成一個底部直徑11米,高約3米的土堆,中心頂部有一根直徑7.5厘米的鐵管,高2.9米,桿頂為一開口向上的木質彎月,月中間有一紅色木圓球。在嫩江流域的蒙古族每旗只祭把一個敖包,象徵地方神或祖先神。地理位置 敖包南有一...
蒙古族祭敖包,其緣由可能和古時蒙古人對山嶽的崇拜有關。在傳說《化鐵出山》中,說他們的祖先居於額爾古納山中,後來遷到草原上。他們離開自己的發祥地,但不忘祖宗,用石塊壘起敖包,呈現同狀,象徵祖籍的山嶽以此為祭祀的對象。有的蒙古人把敖包解釋為"靈魂之山"。後來祭敖包演繹為祭祀諸神的場所。敖包會,成為...
早先蒙古族以為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特別加以崇拜。由於天地神沒有偶像,人們就堆敖包以象徵,從而敖包就成了人們的崇拜物。人們通過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牛羊興旺,國泰民安。結構 北敖包又名後敖包,位於準格爾召廟北,共有14個敖包,其中大敖包1個,位於山樑,呈圓形,基座直徑7m,高2.6m;...
呼痕哈扎日圖音敖包,簡稱哈扎日圖敖包,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伊克淖爾蘇木輝蘇嘎查,是當地著名的“姑娘敖包”,每年農曆六月十四祭祀。呼痕哈扎日圖音,蒙語意為“馬嚼子”。位於渾善達克沙地深處伊克淖爾蘇木輝蘇嘎查,每年農曆六月十四祭祀。當地人又稱其為“姑娘敖包”。一般情況下,蒙古族祭敖包時,...
“敖包”是蒙古語音譯,意為木、石、土堆。在蒙古族薩滿教觀念里乃是神靈所居和享祭之地。阿榮旗查巴奇村鄂溫克族人所祭的“敖包”是一棵大樹。稱“敖包樹”。每逢乾旱求雨時,就要祭祀,全村出1頭牛或1頭豬作犧牲。祭完後,人們互相潑水,特別是對寡婦潑得更厲害,認為這樣龍王爺就會下雨。參見“祭敖包”。
後來,有鑒於中原民族以山為天之象徵,祭山祈年,沒有山或離山較遠的草原上的人們,便“壘石為山,視之為神”,藉以祭祀,這樣敖包又成為天和神的象徵了。敖包有單個的,也有7個或13個的敖包群。人們出門遠行,凡路經敖包都要下馬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幾塊石頭或幾捧土,以求吉祥。祭敖包是蒙古族...
蒙古民族禮儀:熱情好客,待人誠懇是蒙古民族的傳統美德,獻哈達是該民族的一種傳統禮節,蒙古民族對火的文化也很有講究,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拜活動之一。祭成吉思汗陵,這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莊嚴的祭祀活動,簡稱祭成陵,藉以表達對成吉思汗的敬仰,緬懷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
那達慕是蒙古族的傳統盛會。“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濃郁地區特點的傳統活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也是蒙古族人民歡樂的節日。那達慕簡介 它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活動中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眾藝術館) 、和靜縣東歸文化館、 錫林郭勒盟民眾藝術館獲得“那達慕”保護單位資格。活動起源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
財敖包是以其境內地理實體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蒙古族每年農曆6月初四祭敖包,祈福,此敖包座落於此,故名。歷史沿革 原屬第九達慶牌布爾洞溝達爾古牌,1950年屬第十區布爾洞溝鄉,1958年屬暖水公社布爾洞溝管理區,1961年屬布爾洞溝大隊,1983年屬布爾洞溝村民委會。2005年鄉鎮機構改革隨西營子鄉併入沙圪堵鎮...
蒙古族都過什麼節?敖包是什麼?蒙古族為什麼要祭敖包?祿馬風旗又是什麼?蒙古族的節日和祭祀都有著怎樣的獨特儀式?打開《漫話蒙古族節日與祭祀》,在傳承千年的祝頌聲中,我們一起來認識和感知長生天下的萬物有靈 作者簡介 田宏利,1971年生,中共黨員,中國鐵路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攝影家協會...
在蒙古族,有一項歷史悠久的節日——那達慕節。“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曆六月初四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風俗 大型那達慕,摔跤選手為512名,駿馬300匹左右,會期7~10天。論何種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均可報名參加。它的前身是“祭敖包”,是蒙古...
蒙古族節日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乾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此外還有祖魯節、麥爾節、祭敖包、打鬃節、那達慕、馬奶節等。蒙古族年節 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
寶格德烏拉山位於阿鎮正南45公里。海拔922.3米,是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最高的敖包山。歷史人文 “寶格德”是蒙古語,譯為“神聖的”,“烏拉”為“山”,寶格德烏拉即為“神山”或“聖山”之意。“敖包”漢譯其意是“堆”。蒙古族的敖包祭祀形成於元代。祭敖包原本是薩滿教的一項圖騰祭祀活動,後來...
節日起源於祭敖包,是一項祭祀活動,達斡爾人把這項活動叫沃其拜。達斡爾族和蒙古族在歷史上都有祭敖包的活動,蒙古人的祭敖包活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那達慕節,達斡爾人仍保留著古老的祭祀活動,並形成了自己的傳統節日。儀式 祭祀 節日的主要內容是祭祀敖包和舉行各種傳統的娛樂活動,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節日的...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繫著...
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著一根長桿,桿頭上繫著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著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乳酪等等。摔跤:摔跤是蒙古族人民最隆重的競技活動之一,700多年前就已成為...
鄂溫克族節日 “米闊魯節”(農曆五月二十二日)人們要進行賽馬、套馬比賽,給當年產的羊羔剪耳朵,送給後輩人母 羊羔,設宴款待親朋好友等活動。奧米那楞會 敖包會”也是牧區比較大的宗教節日,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主要禁忌: 鄂溫克族人尊老好客,長幼之間禮節嚴格。聽到長輩呼叫必須站起答應...
蒙古族,民間歌舞形式,一般由設場、開場、入題、起興、高潮、發場等六個部分組成。安代年舞蹈動作以甩綢踏足為主、粗獷強悍、剛健有力,單採風格質樸古拙,曲式短小,節奏鮮明。蒙古傳統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神靈的活動。時間多在每年6-8月份。“敖包”,蒙古語“堆子”的意思,由石頭壘起石堆...
祭敖包,是蒙古族傳統的祭祀活動。自古以來,祭敖包的禮儀,大致為四種,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召河草原祭祀敖包,於每年農曆五月十八召開。屆時敖包密插樹枝,並四周懸掛五顏六色的布條和紙旗,旗上寫著經文,並在敖包周圍擺滿牲畜,奶食及奶酒。在古代,由薩滿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焚香點火、喇嘛...
這裡每年定期舉行一次隆重的大型廟會,每月一次小型廟會和一年一次的祭敖包活動,在祭敖包活動中,可見到蒙古族傳統的摔跤,騎馬,射箭等精彩競賽。遊客來到這裡可身著蒙古袍,腳蹬蒙古靴,跨上追風的駿馬,乘上穩健的駱駝在草原上漫遊;可以在篝火的映襯下,欣賞蒙古民族歌舞;可以在熱情的敬酒歌聲中,品嘗醇厚清香的馬...
六月初四是蒙古族土爾扈特人的傳統節日——“塔格楞節”,“塔格楞”,是土爾扈特部蒙古族祭祀祈福的“敖包”,“塔格楞節”,就是祭敖包節。東歸那達慕藝術節,即源自“塔格楞節”,它以“祭敖包”的儀式開幕。當天,在塔格楞山上,一早便有身穿袈裟、手執法器的喇嘛端坐在蒙古包外,誦經祭佛。蒙古族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