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載體。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從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這些部分的神靈。這種聖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個別的兩類。個別的聖地就是敖包。這種聖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領地建起來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並崇拜有加,大概緣於古代的祭聖山。祭聖山又與
成吉思汗時代不無關係。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爾乞特人追趕時,藏在不罕山里蔑爾乞特人繞山三圈沒有抓住成吉思汗。蔑爾乞特人遠去,成吉思汗下山後說:不罕山掩護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將每天祭祀,每日祝禱,讓我的子孫都知道這件事。說完,即“掛其帶於頸,懸其冠於腕,以手椎膺,對日九拜,酒奠而禱。”元代,
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與蒙古諸王,每年必須致祭名山大川。由於有的地方沒有山或離山較遠,民眾就“壘石像山,視之為神”(見《蒙古風記》)。這種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頭或土堆起來,所以蒙古語稱“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世襲傳頌。“敖包”有用石塊壘起的,也有用土堆起來的。外圍12個小堆,圍繞中間,1個堆構成的大“敖包”最多,多築于山頂丘陵之上,一般呈圓形,頂端插有柳條等,形似烽火台。最初都以部落為單位築“敖包”。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上幾塊石頭或幾捧土,然後跨馬上路。隨著喇嘛教在蒙古社會傳播,到了清朝時期,有了以部落為單位,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祭祀一般都在舊曆五月中旬舉行。
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是蒙古語的音譯,漢意是“石堆”或“鼓包”,意思是“堆子”。像大海一樣的茫茫草原,沒有可以指路的標識,行政區劃、遊牧分界更無以識別,人們就壘石成堆或壘土成堆,作為路標和界標,這就是敖包的最初來歷。
後來,有鑒於中原民族以山為天之象徵,祭山祈年,離山較遠的草原上的人們,便“壘石為山,視之為神”,以進行各種祭祀活動於是敖包又成為天和神的象徵。
內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敖包一般位於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狀多為圓錐體,高達數丈。從遠處看,真好像一座座尖塔,傲視蒼穹。每個敖包還多有自己的名稱,通常以所在地名等命名。過去,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富裕的人家還有自己的“家敖包”。敖包的數目不盡相等,有的是單獨一個,有的是7個或13個敖包組成的敖包群。人們出門遠行,凡路過敖包,都要下馬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幾塊石頭或幾捧土,以求吉祥。
起源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標誌,起指路、辨別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在《大清會事例》、《理藩院.疆理》中記載:“遊牧交界之處,無山河又為識別者,以石志,名曰:“鄂博”。此後,在蒙古族中又演變為神物,即使在尋常的旅途中,路經敖包都要下馬膜拜。清人祁韻士詩云:“告虔祝庇雪和風,石畔施捨廟祀同。塞遠天空望無際,行人膜拜過殘叢。”
傳說
關於“敖包”的來由,有很多美好的傳說
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中關於“紅格爾敖包”的傳說,就是其中的一個。
傳說有一個蒙古族牧民的母親得了重病,無法醫治。這個牧民便徒步趕往聖山五台山,燒香拜佛。他一步一磕頭,表現得十分誠心誠意。他走啊,磕啊,晝夜兼程,風餐露宿,到達五台山的那一天,已經氣息奄奄。但他還是咬著牙,邊爬邊磕頭,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性命安危。等到了聖山殿堂,他剛剛燒完香拜過佛,就一頭栽倒在地,人事不知了。
五台山有一座神奇的敖包,對這個遠道而來的蒙古人的虔誠之心非常感動,便在甦醒之前,將佛教信徒的貢品移送到他的面前。牧民甦醒後,認為佛祖真的顯靈了,老母有救了,一下子便坐了起來。
他捨不得多吃,將貢品包起來,背在身後,大踏步地走下山去。一路上,他還是不肯歇息。當時,月黑風高,走著走著,就迷路了。正在這時候,他的眼前突然一亮,一盞明亮的燈在他前面游移。當時,他還不知道這盞燈就是五台山的敖包變化的。
他跟著明燈,走啊,走啊,不兩天就回到了希拉穆仁草原。天快亮的時候,在紅格爾山包上,那盞明燈突然站住不走了。牧民回到家裡,老母親已經完全康復了。
第二天,牧民攙扶著母親,來到紅格爾山包上,用石塊壘起一座敖包,取名叫做“紅格爾敖包”,讓五台山敖包的神靈永遠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安家。這一天,是中國的農曆五月十八。從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牧民和他的孩子都來到祭祀紅格爾敖包。
關於紅格爾敖包,在希拉穆仁草原牧民中還有一種傳說。
在公元1219年至1224年,成吉思汗進行西征。他的西征軍中,有郭寶玉、張榮等許多漢族將領。郭寶玉是唐朝中書令郭子儀的後裔,通天文兵法,善於騎射。在這些漢族將領統帥下的漢兵中,對中原人民最尊重的關雲長(即關公)無不頂禮膜拜,他們每到一地,都要在蒙古包前祭上一把關公的大刀,以祈求戰鬥勝利、人馬平安。
到了元朝末年順帝至順年(公元1333年),有一位希拉穆仁當地的牧民,得到一把當年祭奠在蒙古包前的關公大刀。農曆五月十八那一天,這位牧民虔誠地將關公大刀扛到紅格爾敖包前,將它高高祭起。從那以後,每年祭敖包時,都要將關公大刀祭在紅格爾敖包前。
成因
比較統一的說法有五種:
一種說法認為,敖包是歷史上蒙古各部落為紀念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雄們而用石頭壘成的石堆,也是天葬英靈的地方,敖包里一般存放英雄的遺物。
第二種說法認為,各部落打仗的時候,都要極力搶占山頭。勝利的一方,就把他們戰死的將士的遺體埋葬在山頭上,用石塊將墳墓覆蓋,以作紀念。在長期的征戰中,今天我這一方勝利了,把烈士的遺體埋葬在山頭。明天你那一方勝利了,搶占了這座山頭,也把烈士的遺體埋葬在這裡。這樣,一來二去,石堆下雙方犧牲將士的遺體就都埋葬在一起了。征戰雙方的任何一方,只要重新搶占了這一片草原,就要帶著各種戰利品前來山頭上祭奠英靈。久而久之,石塊越壘越高,人們便把它稱之為“敖包”。
第三種說法認為,敖包是當地蒙古族牧民祭天求雨的祭壇。自古以來,草原上的牧民靠天養畜,逐水草而居。然而,遇到大旱之年,到處都缺少牧草。牧民們便用他們的傳統方法,在山頭上壘起石堆,由部落的首領領頭,在石堆旁邊祈禱,祭祀上天,降雨救災。
第四種說法認為,敖包是遠行的商人們用石塊壘起來作為馬隊、駝隊的路標用的。希拉穆仁草原上的牧人們就有這樣一種傳說。因為,希拉穆仁草原自古以來就是“駝道”必經之地.
第五種說法認為,敖包是部落作為打仗時傳遞信息用的,與中原地帶古戰場的烽火台的作用差不多。
按照有關史學專家的意見,敖包大抵分四種類型:一種是用來標明旗(縣)、省界的界標;一種是幸福為了鎮鬼敬神、保佑旗民平安幸福而設定的;最多的是第三種,用來安葬蘇木達日嘎(鄉一級的長官)、扎薩克(旗長)、英雄、名人、活佛、喇嘛。第四種是作為道路的標記用的。清人姚元之寫過這樣的話:“夷人每出必騎,騎必馳騁。壘小石于山顛,謂之鄂博(即今所說“敖包”),以志遠近。”
總之,“敖包”在草原人們的心目中,象徵著神靈在其位,世襲傳誦,構成了極其強烈的信仰。佛教傳入以後,祭奠活動和宗教活動結合起來,為它增添了宗教色彩,使其進一步被神化。
儀式
“敖包”一般是用石頭、石塊壘起來的,但也有用土堆起來的,還有用柳樹枝條圍建的。內蒙古東部地區的敖包,一般呈圓椎型,西部地區呈塔型。過去,比較富裕的人家還有自設的“家敖包”。外圍有12個小堆圍繞中間一個大堆而構成的敖包,在內蒙古各地比較常見。中間大的為主體,兩旁各陪襯六個小的,或者按東南西北的方位各陪襯三個小的。主體敖包的底層中還放置了五金、五穀、五帛、五寶等實物。敖包大多數都築在山頂或丘陵上,一般呈圓形,高約數丈,頂端植有柳樹枝條或者榆樹枝條,其形狀好似烽火台,遙遙望去,直入雲天,顯得十分神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敖包頂上,一般都插有三根“瑪尼桿”,掛著部落的旗幟,正面緊靠敖包安放著一把明晃晃的三股鋼叉,包前有石制的貢桌。
敖包的出現,在草原上逐漸形成了許多不成文的規矩: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是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一路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加幾塊石頭或者幾捧土,然後才跨馬上路。牧羊人在放牧時路過這裡,總要往“敖包”上添加一塊石頭,以保佑人畜兩旺。
祭祀敖包,是蒙古民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敖包的歷史很悠久。據《漢書·匈奴傳》記載:“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蒙古人祭敖包就是延續這種古俗而來。清朝時期,隨著喇嘛教在蒙古地區社會上傳播開來,才開始有了以部落為單位,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祭祀一般都是在農曆五月中旬舉行。屆時,還要請來眾多的喇嘛誦經。祭祀會一般要繼續三四天,如同過節一樣,遠遠近近的牧民,無論男女老少,都前往參加。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也有眾多的敖包。據有關史料記載,規模較大的敖包有:距離希拉穆仁鎮所在地以北一公里的阿日文敖包、鎮南的額爾登敖包、以西25公里的白音查乾敖包、以東15公里的大文公敖包、東北方15公里的希日哈達敖包。此外,還有毛德林敖包、胡雅格圖敖包、阿都來敖包、小文公敖包、白音敖包、巴格喜敖包和毛墩敖包。
希拉穆仁(召河)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敖包,就是距離鎮所在地9.2公里的紅格爾敖包。它是希拉穆仁草原旅遊區對外開放最主要的一個敖包。
按照普會寺二百多年的規矩,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舉行喇嘛祭奠敖包活動,農曆五月十八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舉行規模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奠敖包活動。從政府所在地出發往北,一條6米寬的平坦大道直通紅格爾山,公路兩邊,草場上,山坡下,星星點點,到處是一個個蒙古包群落,大大小小的旅遊度假浩特(村)讓人目不暇接。
到達紅格爾山下,抬頭望去,紅格爾敖包高高聳立在海拔1690米的紅格爾山頂,氣勢宏大,莊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沿著坡道一直走向上去,到了敖包跟前,您會看到,這是一座9米高的大型敖包,分上、中、下三層,底層圓周直徑15米、高2米。希拉穆仁旅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鎮政府於公元2001年6月投資18000元將敖包加高加大,以便供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前來參觀和祭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紅格爾敖包都要布置得威嚴肅穆。敖包頂上的瑪尼桿,掛著書寫有喇嘛教經文的經旗,旗為白色綢子製作。敖包的四角立著4根3米高的三刃鋼叉。從敖包頂部到鋼叉頂部,一根根繩子上,五顏六色的綢緞布條和紙條耀人眼目。敖包的正面(南面),安放著一把巨大的、明晃晃的鋼刀,用馬鬃和綢緞做成的纓穗隨風飄舞,用各種色彩綢緞製作的祿馬風旗迎風招展。石制的貢桌早已擦洗得乾乾淨淨。一切都已就緒,單等著五月十八那天的到來
相傳“祿馬風旗”來源於成吉思汗的軍旗。當年,成吉思汗征戰歐亞大陸,軍隊的軍旗是天藍色的,旗面上繡著一匹奔騰如飛的黑駿馬。軍隊打到,就把軍旗舉到那裡。晚上宿營,將軍旗豎在營賬前面。後來,成吉思汗遠征西夏,歿於疆場,這旗幟便立於他的靈帳門前。蒙古人爭相仿製,成為風俗。一直到今天,蒙古族牧民的蒙古包或住房門前,大都有一泥台,埋著一根高高的桿子,桿頂安有明晃晃的三刃鋼叉,這就是“瑪尼桿”。一般都在桿上系長方形的旗幟,旗中畫有一匹奔馬,形體較大,旗的四角用獅、虎、龍、鳳作為陪襯,這就是“祿馬風旗”。蒙古語稱之為“嘿毛利”,意思是“命運之馬”。
“祿馬風旗”是表示蒙古民族興旺和尊嚴的標誌。喇嘛教傳入蒙古地區以後,對祿馬風旗作了一些改動,變原來的一根桿為兩根柱子,中間拉一條繩子,祿馬風旗掛在繩上,而且一般都是紅、黃、藍、白、綠五面旗幟,代表天地萬物的顏色,此外還增添了七珍、八寶、二十八宿等等。基本圖案沒有改變,只是更加氣魄了。蒙古人家逢年過節,娶妻生子,都要更新祿馬。打仗、出門、祭祀之前,都要先供奉祿馬。戶主以上的人去世,要下降祿馬風旗以致哀。任憑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騎馬從祿馬風旗下通過。
搭建方法
敖包在牧民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從而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較簡單。由薩滿宣布,所謂的村落保護神選擇某一座山或丘陵,作為自己的所在地。人們就在這個地方用土或石頭建成堆子,舉行若干聖化儀式,就算建成了敖包。這是一種土殿堂,每年一定時期,附近居民到這裡來祭祀地方神,祈禱牲畜發展,人丁興旺。禮畢,人們圍坐在一起,喝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並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三項文體活動。
祭敖包,先舉行賽馬,然後擺上供物,由喇嘛念經行祭,參加祭祀的人們紛紛往敖包上添加石塊。事畢,進行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 。 敖包多設在草原的山頭上,用石塊或土塊堆成的圓錐形祭壇,上面掛五顏六色的彩布或彩紙。
敖包是在自己遊牧的區域內,選擇一個幽靜的地方,用石頭堆起的圓形堆。《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九》云:"鄂博隨在皆有……其形圓,其頂尖,顛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則埋哈達一方,糧食五種,銀數錢,每年必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風土記》云:"壘石象山冢,懸帛以致禱,報賽則植木表,謂之"鄂博",過者無敢犯。
建敖包的地方多選擇明快、雄偉且水草豐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稱,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敖包多設于山丘之上,或水泉邊,多數用石塊堆成,一般呈圓形,頂端圍有柳條圈。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徵山神,外出遠行,遇敖包必下馬參拜,祈禱平安,並隨手揀石添上。
種類
蒙古族敖包種類繁多。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成年人崇拜的敖包,專供男人祭祀的敖包,專供女人祭祀的敖包;地區性集會的盟級敖包(楚古拉乾敖包),旗級敖包(和碩敖包),蘇木級敖包(蘇木敖包);歸一屯所有或歸數屯所有乃至歸一家私有的敖包,等等。從敖包的組成數目上看,有的是單獨的一個敖包,有的則是敖包群。敖包的形式,大體一樣,即在土堆圓壇上堆積石頭為台,台基上分成大、中、小3層,重疊呈圓錐體,約10餘丈,形似烽火台,遙遠望之又如尖塔,直插雲霄。敖包數目不等,有的是單獨1個,有的成群,7個並列,中間大的為主體,兩旁各陪3個;有的1個大敖包居中,東、西、南`北各陪襯3個小敖包,成為13個小敖包群。
布基鄂博這類敖包,包括山崗敖包、道路敖包、隘口敖包、灘中敖包、崖畔敖包等等。《大清會事例·理藩院·疆理》記曰:"遊牧交界之所,無山河為標識,則壘石為包,曰鄂博。今稱敖包。"蒙古的祖先,素來就是"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的遊牧民族,生活在遼闊無際的草原、沙漠、戈壁、丘陵中。為了生活和生產的方便,便在山頂、水邊、路旁等一切顯眼的地方,壘起各種各樣的石堆作為方向的標誌,以便尋找和呼喚。這對畜牧、狩獵、軍事無疑具有很大的作用。起初並不一定是疆界的標誌,後來也不是所有的敖包都作了"界碑"。不過因為它們都是作為標誌建立的,如果位於邊界一帶,便很自然地成為兩個蘇木、兩個旗、兩個盟、甚至兩國的分界線。
清代蒙古人松筠的詩"薩布(蒙語邊界的意思)基鄂博,酌規以平治",就是很好的概括。在《綏遠通志稿》上,就記載著土默特旗有"官祭"敖包之俗:"官鄂博多在本旗邊境與他旗分界之山巔或原隰諸處,昔為本旗之最大祀典"。屆時旗里的行政長官都要參加,"名為祭祀,實寓有巡視所部與勘正疆界之意。"在鄂爾多斯也有類似的風俗,在《成吉思汗祭奠》一書中,就記著"祭禮在七眼井南崗的兩個敖包上進行以後,杭錦、鄂托克兩旗的王爺要朝北走去,劃出兩旗的邊界線。"清朝晚期以後,甚至出現了專為確定邊界而建立敖包的情況。比如烏審旗的德力格爾敖包,就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哈日梅林為了阻止王爺放地,專門建立在內蒙古和陝西邊界上的。
祭奠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載體。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蒙古族傳統的敖包祭祀形式大致有三種:一是血祭,即宰殺壯牛肥羊供奉在敖包前以祭祀神靈。二是灑祭,就是“灑注禮”,即在敖包前滴灑鮮奶、奶油、奶酒等物以祈求幸福。到了近代,還增加了白酒、點心等祭物。三是火祭,即在敖包前堆乾樹枝或乾牛馬羊糞點燃,祭祀者排隊繞火三圈,邊轉圈邊念著自家的姓氏;然後供上祭品,把全羊投入火堆里。火燒得越旺越好,因為這象徵家族各業興旺。除祭祀禮俗外,由敖包祭又衍生出了一些特殊的禮俗。現代蒙古族人祭祀敖包,實質上就是傳統祭祀神靈賜福消災習俗的傳承。敖包一般由土石與樹枝組成。敖包之所以多數選擇石頭和樹枝建築,是與蒙古族的崇石、崇樹的習俗密不可分的。蒙古族有人自石出的神話傳說。將石頭與生命聯繫在一起,這說明蒙古人自古以來就有崇石的習俗。蒙古族先民還崇拜各種樹木,特別是崇拜那種樹幹挺拔、綠蔭蔥鬱的大樹。
關於祭敖包的時間,一般選擇在農曆五月或七月。每年農曆五月,綠草遍野,燕子北歸,本旗蒙古族開始祭敖包活動。牧民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敖包下,用松柏、紅柳、五彩花卉將敖包裝飾起來,在敖包前擺設奶食品、“阿木蘇”、糕點等供品,正面桌上擺放全羊。祭奠儀式由深孚眾望的長者主持,主持人親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獻哈達,唱祭歌,並請喇嘛念太平經。此時,漫山遍野前來祭祀的人們跪伏於地,三拜九叩,默禱“山神保佑風調雨順,五畜興旺,無災無病,萬事吉利”。 祭奠儀式完畢,主持人將供品分送大家享用。同時開始遊戲,主要項目為“男子三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蒙古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祭敖包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牧人在舉行了傳統的祭祀儀式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唱歌等多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娛樂活動,並開懷暢飲,盡興狂歡。其間,老年人要取出聖水給畜群灑注;青年男女往往藉此溜出,登山遊玩,相互追逐,談情說愛,約訂終身。著名的蒙古族歌曲《敖包相會》中所唱的,就是這種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約會的情景。
祭敖包不僅包括敖包,還含有其祭地、祭山嶽等內容。《西哉水道記》載,木素爾嶺“準噶爾於其地樹幡誦經致祭”。顯然具有自然崇拜的性質。敖包是薩滿教神靈所居和享祭之地。敖包神被視為氏族保護神,祭敖包為重要祭祀儀式,於每年夏曆六、七月間舉行,供奉羊、酒、乳酪,點火、焚香,由薩滿跳神後,參加者將祭品分食。鄂溫克等族也有類似的祭敖包儀式。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後,薩滿跳神一般已改為喇嘛念經,祭敖包不再是純粹的薩滿教的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