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家具

蒙古家具

蒙古族家具的基本構造是將主要的構件組成一個基本框架,然後根據所需,裝配各種不同的附屬檔案,用傳統木構件的榫卯接合的方式來結合部件,既具科學性,又顯示了線條的魅力。家具中直線與曲線相結合與呼應,富有層次感及藝術表現力。一般牧民家庭中有一些簡單些的家具,圖案多採用中心突出,四角或四邊陪襯,相互照應的技法,這種紋飾的布局給人以既穩健又端莊的視覺效果,也只有蒙古族家具有如此的藝術境界。

蒙古包的空間,香火,鋪墊,靠牆擺放物品的八個位置,蒙古包內陳設的根據,蒙古式家具成收藏熱點,

蒙古包的空間

香火

有學者認為,香火(灶火)布局在座位正中,根古代的火崇拜有關。架木覆被以後,最先安放灶火(支火撐)。決定蒙古包的核心香火位置在哪一點時,按墜繩垂下來正對的地方,就是支放火撐的中心點。火撐的四條腿,要使兩兩的連線線正與套瑙的縱木平行。火撐外框放置的時候,以火撐為中心,四周的距離要相等,而後安排出門口的地板。火撐古代是青銅的,有三條腿。後來變成生鐵的,成四條腿。三條腿火撐出現以前,支三塊石頭生火。火撐和鍋灶安放的時候,提倡放得端正,或可以向西偏斜,但決不向東南偏斜。這主要是怕福氣沖門(東南)跑掉。鍋蓋的梁要對著套瑙橫木,不能與它交叉。鍋旁放茶壺和火盆。茶壺嘴衝著灶火,不能對著客人。

鋪墊

火撐支好,火撐圈放好後,在包內環形的空間裡鋪墊子。如包內無家具,墊子一直能鋪到邊。如果有箱櫃、被桌(行李桌)等,家具下面不鋪墊子。蒙古包的墊子有"氈包八墊"的說法。有四大主墊、四個三角墊子組成。四大主墊的前面緊靠火撐圈的四邊,後邊緊靠哈那的圍牆。包內的空間是環形的,四大主墊鋪下以後,就會出現三角形的空白,用三角形的墊子補齊。八個氈墊鋪下以後,上面還可以放長方墊子,作為裝飾,西邊、北面一鋪一對。 鋪氈墊須看正反面。平時不看也可以,新盤上建包一定要正面朝上。

靠牆擺放物品的八個位置

從正北開始,西北、西、西南方都放男人用的東西,相反的東北、東、東南半邊都放女人用的東西。這種安排,與蒙古人男右女左的座次直接有關係,也與男女分工不同有關。不是封建主義重男輕女的反應。
(1)神位西北面放佛桌,上面放佛像和佛龕。佛像有時裝在專門裝佛爺的小盒中。 佛龕中主要安放佛像,有時也在裡面或上面放經書或召福的香斗、箭等。佛龕前要放香燭、佛燈、供品、香爐。佛龕平時不開,佛爺也不取出來。供奉佛爺或正月的時候,要將佛爺請出來,在懷前舉燈敬香,供奉食品。扯起一條或幾條哈達,從烏尼上吊住,上面懸掛彩帶流蘇之物。本來,黃教的佛像應供奉在正北方。因為蒙古族一直以西北為尊,古代的神物一直供奉在西北。黃教進來以後,便在西北供奉起佛爺來。
(2)男人用品擺放位: 蒙古包的西半邊,是男人用品擺放的位置。新包讚詞中"打開西面箱子看到:獵物、紙筆、書帳、征戰用品、摔跤服都有"就可以證明。套馬桿上的套索也吊在同樣的地方,凡是馬鞍具,都怕人從上面跨越。套索凡人踐踏過的地方都不能放,這也說明蒙古人對馬的熱愛。蒙古包內刀或槍都要掛在西哈那上,刀尖或槍口沖門,這也是古代習慣的延續。
(3)馬鞍具擺放位:蒙古包西南優酪乳缸的前後,哈那的頭上掛著狍角或丫形木頭做的鉤子。上面掛著馬籠頭、嚼子、馬絆、鞭子、刷子等物。掛時嚼子、扯手等要盤好,對著香火,好像準備拿走似的。嚼子的口鐵不能碰著門檻,掛在優酪乳缸的北面或放在馬鞍上。放馬鞍的時候,要順著牆根立起來,使前鞍鞽朝上,騎座朝著佛爺。如果嚼子、馬絆、鞭子分不開,籠頭、嚼子要掛在前鞍鞽上,順著左首的韂鼻向著香火放好,鞭子也掛在前鞍鞽上,順著右手的韂垂下去。馬絆要掛在有首捎繩的活扣上。
西南面正好門後面不放東西,在靠後可以放優酪乳缸之類。本來搗奶子是婦女的活,怎么放在西邊?原來在蒙古人的歷史上,擠馬奶和做優酪乳(也算馬奶酒)是男人們的事。魯布魯克的遊記(十三世紀)里就清楚地記述了這一點。
(4)被桌擺放位:在佛桌和東北方放的箱子中間(北面),放著獅子八腿被桌。兒子要成家的時候一定要給做一張這種桌子。這種桌子,鋪著專門製作的栽絨毯子,上繡三種樣子的雙滾邊花紋,兩頭分別橫放一個枕頭,中間是新郎新娘的衣服被褥。新郎的枕頭放在被桌的頭部,新娘的枕頭放在被桌的尾部。枕頭向著香火,其面用四方的木頭製作,用蟒緞蒙皮,庫錦飾花(幾層),四角用銀子鑲出來。新郎的枕頭自家準備,新娘的枕頭從娘家帶來。被桌上放衣服的時候,袍子的領口一定要朝著佛爺。袍子的胸部放在上首,男人的衣服放在上層,女人的衣服放在下層。一向疊垛衣服的時候,如放在北面,領口朝西,如放在西面,領口朝北,不能朝門,因為死人的衣服才這樣放。
(5)女人用品擺放位:緊挨被桌的東北方,是放女人的箱子(腳箱)的地方,一共一對,是從娘家用駱駝運來的,裡面有女子的四季衣服、首飾、化妝品等用具。
(6)食物奶食擺放位:氈包的東牆是放碗架的地方。碗架分好幾層,可以放許多東西,各有各的地方:碗盞、鍋灶、勺子、茶、奶等。放置也有規矩:肉食、奶食、水等不能混放,尤其是奶食和肉食不能放在一起。因為奶里混進葷腥容易發霉,對做優酪乳不利。此外,也跟蒙古人崇尚白色有關。奶、茶要放在上面,水桶放在地上或碗架的南頭。盤碗中間最尊貴的是條盤(盛放羊背的),放在東邊最尊貴的上首(靠北)。蒙古人家有三個福圈:家、院,野外共三個。家中的就是條盤。條盤放在東橫木靠前,碗架上面或掛在哈那頭上。除了主人外別人不能動它。一切口朝上的器皿一定要口朝上放置,不能倒扣。但是鍋、筐、籮頭三樣東西,在外面可以扣過放置。家中最尊貴的是奶桶,不能亂扔亂放。這是因為先白後紅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勺子、鏟子、笊籬之類也不能倒扣,柄向著香火朝上放置。如果掛起來放置的話,面朝著香火。錐子、斧子放在碗架的下層。這兩種東西是搗磚茶用的,時么時候也不能離開。另外茶是飲品之尊,所以搗茶的工具也不能亂放。
(7)奶缸、水桶擺放位:氈包東南上放的東西,比起其他地方來說,能夠隨著季節作相應的變化。春天除放水、牛糞以外,把剛生的牛犢在這裡拴一兩個月。夏秋要增加優酪乳缸,要蓋泥灶支鍋生火做奶皮子。冬天放水缸、牛糞、多出的火撐子。
門檻的東邊不遠,是么時候都放著狗食桶。東南近火撐的地方,放著牛糞箱子。不能從箱子上跨越,不能垂腿坐在上面。牛糞是生火的。無論從崇拜火來考慮,還是從尊重祖宗的香火考慮,進出時都要把袍子撩起來,不要讓袍邊掃著牛糞箱子。火剪子之類的東西碰到腳下,也要拿開,不能從上面跨越。
(8)辛門:門口鋪木板,不放東西,只供人們出入。
分三個圓圈,東西的擺布分八個座次。不僅八方都有安放東西的地方,正中還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說有九個座次。但是南面有門,不能放東西,如果不算座次的話,還是八個座次。

蒙古包內陳設的根據

主要是繼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傳說,同時也跟男女勞動的不同分工有關係。再則這種陳設形成的固定規矩所以能保持不變,還在於蒙古包的形狀幾千年來沒有改變。新婚時,新房(蒙古包)、家具和生活用品全部是新的。
一本以中國唯一一座蒙古族家具博物館藏品為研究對象的專著《蒙古族家具》出版發行,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蒙古族文化愛好者走進這座專題博物館,了解蒙古族家具的變遷。
這座以蒙古族家具為主要藏品的博物館,坐落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烏海市,占地約6000平方米,總投資1700萬元,面向公眾開放。館內收藏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近代蒙古族家具和飾品930餘件,公開展出274件,展品多數為清末民初的蒙古族木質家具。
館內設有“史海鉤沉”“民俗奇葩”“藝苑擷珍”和“文化交流”4個單元,展示的蒙古族傳統家具精品包括桌案類、貯藏類、坐臥類和架具類4種,主要有衣櫃、板箱、方桌、轎子、佛教祭祀用的供桌、飲食器皿、捕獵工具和蒙古族貴族頭飾等。
蒙古族家具博物館館長李京波表示,希望通過設立蒙古族家具博物館,把一些經典的蒙古族木製家具保存下來,以保護這個民族的特色文化。
“蒙古族木製家具的固有特性導致它們不易保存。”李京波說,由於製作家具的材料多為北方常見木材,如榆木、楊木、松木等,所以人們更新家具的周期短,收藏者很難見到年代久遠的家具。
另外,蒙古族木製家具便於拆卸、組合的卯榫結構,與蒙古族曾經的遊牧生活相適應,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組合、拆卸對家具損耗過大,減少了家具的使用壽命,從而導致清朝以前的蒙古族家具很難保存至今。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和蒙古族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些古樸精美的蒙古族家具已漸漸從牧人家中消失。“蒙古族家具博物館的建成,使見證了草原文化物質形態成長過程的家具和飾品在館內永久收藏,它們將成為蒙古族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李京波說。

蒙古式家具成收藏熱點

隨著古典家具越來越受消費者和收藏者喜愛,蒙古族家具也在成為收藏熱點之一。蒙古族古典式的家具是在宋、遼、金家具形式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並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特色,同時突出木材自身的紋理,造型端莊,製造完美而且實用、堅固。
蒙古族家具種類包括椅凳、桌案、床榻、櫃架、擺件以及其它日用品類。元朝時蒙古族家具發展到鼎盛時期。半牧半農經濟形式的出現,使得家具需求量猛增,更由於蒙古族王公大臣、寺廟喇嘛僧眾,大牧主及住在城鎮的富商們精神與物質的需求,蒙古式家具逐漸走向用料考究、做工明快、挺而有力、渾然天成的時代風格。這時的蒙古族家具與漢文化結合,已成為代表一個時代的中國元朝家具了。
元朝家具在中國家具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的貢獻,它既拋棄以往一貫採用漆飾加工的製作方法,突出了木材純樸的材質,又體現了人們追求自然的心理,給以後明清家具留下了廣闊發展空間。元順帝曾被譽為“魯班天子”,看來,一位當政者對某些事物的寵愛,必然是上行下效。
明朝建立後,中原的木器家具發展成{TodayHot}“明式家具”,蒙古族家具大體上是處於保守狀態,遂與中原家具日漸有別。但是中華民族文化是一個大融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家具也是如此,既有一脈相承的血源關係,也有春桃秋菊各香一時的特色。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北京廣渠門外關廂有一妙覺觀世音廟,殿內供奉觀世音,佛像前有一核桃木製作的供桌,是插肩榫雲頭牙子翅頭供案。長約3米餘,高可過1米,寬在80公分左右。案板下方,雲頭牙子部位,深雕一鷹一熊作爭鬥狀。這件木器上的深雕,氣勢磅礴,誇張大氣,渾然天成,是一件難得的木器藝術品,可惜因戰爭關係,廟宇被拆後,巨大的供案下落不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