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逃歌

《董逃歌》是東漢末年的一首民謠。這首民謠首先描寫了董卓的發跡和顯赫,接著寫了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勞苦,表達了人民對董卓的痛恨與憎惡。歌謠直抒胸臆,諷刺性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董逃歌
  • 創作年代:東漢
  • 作品出處:《後漢書
  • 文學體裁民謠
  • 作者:無名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董逃歌
承樂世,董逃
游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
帶金紫,董逃。
行謝恩,董逃;
整車騎,董逃。
垂欲發,董逃;
與中辭,董逃。
出西門,董逃;
瞻宮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
日夜絕,董逃。
心摧傷,董逃。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承世樂:承受一世的快樂,指董卓盡情享樂。
⑵董逃:原是樂曲中的襯音,故每唱一句,必唱一句“董逃”或“董桃”,最初並無實義。後出董卓,民眾憎惡,無實義的“董桃”,便暗喻“董卓必敗而逃”。
⑶游四郭:指董卓在京都洛阻城裡城外遊玩。郭,外城。
⑷蒙天恩:承蒙天子的厚恩。
⑸帶金紫:指董卓穿著金蟒紫袍(皇帝的服裝)。以上四句寫董卓顯赫一時,縱情享樂。
⑹行謝恩:即將辭去天子的厚恩,指董卓遭到關東諸侯的聲討而焚燒洛陽準備逃往長安。
⑺整車騎(jì):整治車駕。
⑻垂欲發:即將出發。指從洛陽出發逃往長安。垂,即將。
⑼與中辭:與城內辭別。中,指洛陽城內。
⑽出西門:指往西面逃跑(長安在洛陽之西)。
⑾瞻宮殿:指回顧朝廷的宮殿。
⑿京城:指京都洛陽。
⒀絕:指食物斷絕。
⒁心摧傷:心肝被摧折一樣傷心、難受。

白話譯文

趁著太平樂世,董逃;
多多游游四郊,董逃。
承蒙皇天恩寵,董逃;
金印紫綬戴牢,董逃。
一邊拜謝恩德,董逃;
整頓車馬上道,董逃。
剛剛準備出發,董逃;
又回宮中辭行,董逃。
車馬走出西門,董逃;
不停瞻望皇宮,董逃。
遠遠眺望京城,董逃;
日夜所剩無幾,董逃,
無比傷悲心碎,董逃。

創作背景

《漢書·五行志》云:此歌為“靈帝中平中京都歌。” “按董,謂董卓也,言雖跋扈,縱其殘暴,終歸逃竄,至於滅族也。”董卓,字仲穎,東漢時隴兩臨洮(今甘肅氓縣)人。他少年時代,曾在羌胡中生活過。桓帝末年,以破羌胡有功,拜羽林郎。靈帝時,拜并州牧,前將軍等職。昭寧元年(189年)靈帝崩,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密召董卓,卓乃率兵入洛陽。宦官既誅,卓遂擅權,自為相國,繼面廢少帝,立獻帝,弒何太后,凶暴淫亂,人情惶恐。於是袁紹、孫堅等起兵討卓,卓乃挾獻帝遷長安,肆意虜掠京城,並盡徙洛陽人口入陝,死者積屍盈路。到了長安以後,董卓自立為太師,位在諸侯王之上,愈加凶暴滋甚,淫亂無度。京都人們憤恨董卓的暴戾恣肆,於是作此歌予以諷刺。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諷刺東漢來年權臣董卓的民謠。
起首兩句“承樂世”,“游四郭”,寫董卓生於承平安樂的時代,由此他能夠飛黃騰達,悠遊四郭,而無所顧忌。暗指董卓擁有重兵,所以沒有顧忌。接下去“蒙天恩”,“帶金紫”兩句,指董卓由於得到了皇帝的恩寵與信任,所以能夠佩帶金印紫綬、富貴顯達。下面兩句“行謝恩”、“整車騎”,主要寫董卓曾以罪被免職,但是皇帝很快赦免了他,並授予他前將軍,并州牧,又遷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車馬成群結隊,顯赫一世,耀武揚威。同時也蘊寓董卓挾獻帝西遷長安時,車馬浩浩蕩蕩的意思。前六句是此詩的第一層,主要寫董卓的發跡和顯赫,也含有對漢桓帝、靈帝、獻帝信任奸佞董卓的諷刺與揭露。
詩的後七句為第二層。“垂欲發”,“與中辭”,寫董卓由於被袁紹、孫堅討伐,決定遷都長安,拋棄了東漢都城洛陽。以下五句“出西門"、“瞻宮殿"、“望京城"、“日夜絕’’、“心摧傷”則主要寫洛陽人民被董卓虜掠往長安的憂苦心情。《後漢書·董卓列傳》載:“於是盡徒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飢餓寇掠,積屍盈路。卓自屯留連圭苑中,惡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這一層說京城百姓即將辭別洛陽,被驅趕到長安去,心思沉重。出了西門,回望洛陽的官殿城苑,已經廢毀不堪,到處殘垣斷壁,牆頹宮傾,人煙盡絕,一片荒涼悽慘的景象。人們沒日沒夜被驅趕著行路,心裡極度的悲傷。最後一句“心摧傷”,如按照《漢書·五行志》所說,似乎應指人們對董卓終被滅族下場的悲傷,其實不然。因為“董逃歌”主要是諷刺董卓從洛陽逃到長安這件事的,且董卓活著時,就因發現了這首歌謠而被牽連受害的有千數人,董卓還曾將“董逃”二字改為“董安”,說明董卓在世時,此歌已廣泛流傳。且京都人們對董卓早已深惡痛絕,對他的死自是拍手稱快的,絕不會感到悲傷。所以這是從洛陽被遷到長安的人們,在路上遭受驅趕和搶掠、顛沛飢餓,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悲愴哀歌。

名家點評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所長姚乃文:這首詩的每句後面兩個字都是“董逃”,故稱“董逃歌”,是一首比較典型的民間歌謠詩。除去每句後面的兩個字,實際上它是一首三言詩。詩中敘述了董卓從發跡到最後逃離洛陽的事情,對這個封建權貴的罪惡行徑進行了深刻的譴責和諷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