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警吾

董警吾(1913-1946),名書紳,筆名魯奮,字警吾,以字行,山西萬榮縣漢薛鎮南坡村人。少時家貧,高小畢業輟學

基本介紹

  • 本名:董警吾
  • 別稱:書紳
  • 字號:警吾
  • 所處時代:民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西萬榮縣漢薛鎮南坡村
  • 出生時間:1913年
  • 去世時間:1946年
教育經歷,革命經歷,

教育經歷

民國二十年(1931),董警吾到李家窯國小任教,九一八事變後,與進步教師暢學倫、曹聲宣收集進步書刊供給師生借閱,教學生唱抗日救亡歌曲。民國二十二年(1933),全縣教師會考時,董警吾進入甲等行列,縣上調他到七莊村明倫國小任教。到職後,他竭力倡辦校圖書室,購置革命書刊,藉以向師生傳播抗日救國的思想,還用筆名撰文抨擊時弊。上海的沈鈞儒等愛國人士被蔣介石拘捕後,董警吾公開給學生講述他們的事跡,揭露國民黨政府的罪行。“七七”事變後,董警吾辭去教職,欲投奔革命聖地延安,因無得力幫助而未成行。旋即應黃家莊鼎新學校校長董嘉漠(中共黨員)聘請,到該校任教。他深入淺出地編寫了《辯證法讀書》,作為教堂講義,宣傳共產黨關於抗日救亡的方針政策,教育啟發學生積極參加抗日鬥爭。民國二十七年(1938)五月,由杜思忠和董嘉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二十八年(1939)十二月政變前,中共汾南中心縣委令董警吾在李家窯村創辦一所民族革命高小,一面為黨培養幹部,一面掩護革命人士的活動。

革命經歷

民國三十年(1941)五月十日,在黨組織的指示下,董警吾擔任了猗氏縣教育科長、縣政府事務秘書。董警吾率稷山、榮河等縣武裝工隊和萬泉游擊隊,包圍並打掉了閻軍化峪鎮據點,粉碎了閻軍圍剿計畫,而混入革命隊伍的雷文清卻經不起這次圍剿的考驗,趁縣長王海清外出之機,帶領部分官兵叛離解放區。董警吾意欲再度爭取雷文清部。他讓部隊先離開西村與敵周旋,自己和王斌及王海清與民國三十五年(1946)八月十一日先暫時隱蔽在南仁村趙壽之家。不料叛徒向劉和編村村長徐英豪告密,閻軍72師216團隨即包圍了南仁村。趙壽之的鄰居張雙賀的妻子將董警吾等隱蔽處所,告訴了閻軍連長邢穆文。董警吾、王斌、王海清遂一被押送運城。在閻錫山十五專署專員謝克儉的援意下,運城警察局長劉化育對董警吾等施盡酷刑,企圖獲得情報,但始終未能得逞。當時國共合作尚未完全破裂,閻錫山當眾公開處決共產黨人還有顧忌,遂組織打手,假借“民意”,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十月一日在運城洪爐台將董警吾、王斌二人用棍棒打死,屍體匿於運城西門外。萬泉縣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董警吾的遺體安葬在其故鄉南坡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