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聊城市董杜莊鎮位於莘縣西部,距山東莘縣縣城2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5º29´,北緯36º11´。
概況
聊城市董杜莊鎮,位於聊城市莘縣西部,徒駭河北岸,距聊城市莘縣縣城20公里,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毗鄰河南省,河北省,位於中國華東,華中,華北三大政區交界處,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國務院在此立有“三界碑”。該鎮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著名的農副產品集散地、中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000年,撤鄉設鎮,改名董杜莊鎮。全鎮總人口31000人,轄區總面積51.2平方公里,耕地4.7萬畝,轄42個
行政村。目前,該鎮有中學1處,國小8處,幼稚園10處,社區6處。
該鎮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省道臨觀公路從該鎮穿境而過,邯大路和濮辛路與臨觀路在該鎮交匯,國家重點項目彭樓引黃復灌工程縱貫全鎮20華里,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
該鎮農業資源也十分豐富:地肥水美,物阜民豐;民風淳樸是有口皆碑,為一代勞模曾廣福的故鄉。而甘甜可口的董杜莊西瓜,更是聞名遐邇,家喻戶曉。
目前,全鎮形成了大拱棚西瓜、延秋菜、食用菌、畜牧養殖等產業。“仙果”牌西瓜被國家認定為綠色農產品。2011年,大棚西瓜面積4萬畝,蔬菜面積達到2.5萬畝。全鎮擁有民營工業企業25家,規模以上企業5家,形成了紡織、化工、飼料、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8.26億元,實現利稅5754萬元。民營經濟銷售收入13.82億元,實現利稅9591萬元。
歷史沿革
董杜莊鎮建國初屬平原省莘縣五區;1958年2月屬山東莘縣俎店鄉;1958年9月屬山東莘縣俎店人民公社;1958年12月劃屬山東
范縣,屬山東范縣俎店管理區;1959年3月恢復人民公社,仍屬山東范縣俎店公社;1960年3月俎店、張魯兩公社合併,稱山東省范縣董杜莊人民公社(駐俎店);1961年7月復歸山東莘縣,改為山東莘縣俎店區;1971年撤區並社改為山東省莘縣董杜莊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時,將東北部33個村莊劃為山東莘縣俎店鄉,其餘42個行政村為山東莘縣董杜莊鄉;2000年10月撤鄉設山東莘縣董杜莊鎮。
行政區劃
董杜莊鎮 駐董杜莊村,轄6個管理區,42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
張端管理區轄張端、孔堂、西張莊、夾堤、錢樓5個行政村。
函丈管理區轄馬莊、東函丈(函丈)、西函丈(函丈)、後朱家(函丈)、
東沙王莊(沙王莊)、西沙王莊(沙王莊)6個行政村,3個自然村。
董杜莊管理區轄董杜莊、前梁丕營(梁丕營)、後梁丕營(梁丕營)、高莊、程營、宋莊
6個行政村,5個自然村。
婁莊管理區轄婁莊、南張莊、段王莊、榆林、亢莊、花李家、前孫家(孫家)、後孫家(孫家)、
鄭樓9個行政村,8個自然村。
畢屯管理區轄畢屯、謝莊、邵莊、夏莊、龐王莊、黑劉家、前花莊(花莊)、後花莊(花莊)
8個行政村,7個自然村。
山堂管理區轄西吳家、李家、山王莊、後王海、前王海、趙海、肖郭莊、梁莊8個行政村。
旅遊資源
韓王墓石刻群
位於山東莘縣董杜莊鄉梁丕營村東北。系唐末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及其父韓國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
韓允中墓碑、韓國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馬、武士俑。韓允中墓碑和韓國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司。碑身與碑額為整石雕出,通高6.8米、寬2.13米、厚0.77米。墓表,位於神道碑的最南端,八棱形,通高3.49米,表首圓形,飾仰蓮,座方形。石豕,首殘,殘高1.12米。肌肉雄健,四足有力,蹲坐於方形基座上,隱露出勇猛不可侵犯的樣子。石羊,高0.92米,俯臥在長方形基座上,雙角大而彎曲,安詳地注視前方。石馬,首尾長2.36米,高1.60米,著鞍轡,雕琢渾樸。馬左前雕出一胡服束帶牽馬石俑,頭部已殘,高1.40米,形象威嚴,神態逼真。武士俑,頭戴冠,雙手持劍站立在方形台基上,高2.73米,短頸,雙目圓睜,威武莊嚴。韓氏先世為河南汝南人,世為魏將,國昌官至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節度使,乾符元年(874)卒。父子俱為顯官,故神道石刻之高大雄偉有異於常。1992年6月被山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國昌碑
立於唐鹹通十三年(872年),鹹通年間進士吳畦撰碑文。韓允中碑寬2.1米,厚0.74米,通高6.38米。碑冠為高浮雕幡龍吸火炬圖案,碑題為陰刻小篆“唐故魏博節度使韓公神道碑”,碑文為歐體楷書。碑座為一巨大龜蚨,從側面望去,此龜似靜,又似在緩緩行進。如此規模的唐代石碑群,目前在省內亦屬罕見。此碑被省博物館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又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畢屯古槐
畢屯位於董杜莊鎮駐地南11華里處,丈櫻公路穿街而過。畢屯北街曾有一寺院叫靜業寺,分東西稱東大寺、西大寺。寺內有大鐘一口,撞擊時,聲聞數十里。院內還有兩座寬四尺,高五尺的漢碑。1939年冬,漢奸文大可將靜業寺拆毀修了炮樓,當地村民為保存寺院遺蹟,將兩座碑深埋於地下。畢屯街中心有一株古老的國槐,現在胸圍4米,冠徑12米。據說,50年前樹冠足有今天的三倍,當時有“畢屯古槐罩三街”之說。古槐植於何時無考。有人說古槐早於靜業寺;有人說村南原是積水之地,不知哪個朝代有個打魚人為乘涼在此種植了此樹;有人說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抗擊金兵,還在大槐樹下栓過馬。傳說雖多,無一可稽。1994年修築丈櫻公路時,為保存這一古樹,專門設定了保護鐵欄。如今的古槐位於丈櫻公路正中,乾如虬龍,冠似蒼蓋,傲然挺立,不失為魯西平原之一景。
冀魯豫.三界碑
山東省莘縣董杜莊鎮畢屯村西北3華里處的“三界碑”,三大區(
華北、
中南、
華東)、三省(
河北、
河南、
山東)、三縣(
大名、
南樂、
莘縣)、三鎮(
束館鎮、
福堪鎮、
董杜莊鎮)在此相接,國務院於1990年勘立了標誌樁。由此樁向北至王奉鎮的南莊,莘縣與河北省大名縣的邊界線長61.826公里;由此樁向南至古城鎮駐地東,莘縣與河南省南樂、清豐、范縣三縣的邊界線長174.7公里。像這樣涉及大區、省、縣、鄉鎮四個級別的三省交界碑,在全國也很罕見,被稱為莘縣境內的一大地理奇觀。
經濟發展
董杜莊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201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8.26億元,實現利稅5754萬元。民營經濟銷售收入13.82億元,
實現利稅9591萬元。
農業經濟
農村經濟蓬勃發展。鎮形成了大拱棚西瓜、延秋菜、
食用菌、畜牧養殖等產業。2006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萬噸,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2.1萬畝。蔬菜總面積達到3.5萬畝,其中冬暖式大棚2500座,大、中、小拱棚1.8萬畝,露地菜6000畝,總產量達到15萬噸。“仙果”牌西瓜被國家認定為綠色農產品,種植面積2萬畝。食用菌年種植面積20萬平方米,年產量2100噸。大牲畜存欄1.2萬頭,家禽存養量300萬隻,梅花鹿、奶牛、土元等特種養殖初具規模。肉類總產達到6200噸,蛋類總產達到2.4萬噸。農業產業化穩步推進,建成專業瓜菜批發市場1處,雞蛋批發市場1處,建立各類協會、運銷隊伍9個。
鄉鎮企業
該鎮擁有民營工業企業25家,形成了
紡織、
化工、飼料、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新科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方明紡織有限公司等骨幹企業固定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2006年,鎮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8億元,實現利稅17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和27%。新發展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企業5家,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4家,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7億元,增長109%。全年共完成招商項目11個,引資1.37億元,增長201%,完成工商稅收124萬元。
基礎建設
董杜莊鎮境內公路四通八達,鎮42個行政村莊已有40個村通了柏油路,總里程達到94公里。鎮有40%的村莊通了
有線電視,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68部。大力實施城鎮開發,建設臨觀路商貿一條街,籌建三省交界農機大市場,集中規範整頓集貿市場,並籌建三省交界小商品交易市場,組建聊城恆興商貿有限公司。2006年,新增工商戶100戶,營業面積增加了4000平方米。初步完成了鎮駐地的綠化、美化、亮化,城鎮面貌煥然一新。董杜莊鎮完成了25處高標準村級優質服務室建設,投資5萬餘元完成了鎮及12個村級綜治辦的規範化建設。鎮現有各類學校12處,其中縣級規範化學校4處。中國小在校生3440人,教職工28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衛生事業:在董杜莊、畢屯、後朱家建立了三處社區
醫院。
歷史名人
曾廣福(1913~1998)
莘縣董杜莊人,全國勞動模範。1942年當選村農會長。1943年創辦互助組,1949年創“兌地豐產法”,當選為
聊城專區和平原省勞動模範並參加開國大典。1950年政務院授予他“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稱號。歷任村黨支部書記,農業合作社社長,省、地、縣委委員,地、縣革委會副主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是第一、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九大至十二大代表。
特色產業
綠色食品西瓜
董杜莊鎮自1995年開始種植大棚
西瓜,採用五膜保護地種植,主要品種為京欣、魯青、禮品等三大系列十幾個品種,遠銷
北京、
上海、
石家莊、新疆、東北三省等。2000年,該鎮生產的西瓜因無污染、無公害、高品質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綠色食品稱號。綠色食品西瓜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2001年,該鎮註冊了“仙果”牌商標,“仙果”牌西瓜已成為董杜莊鎮的鄉鎮名片。
無公害雞蛋
董杜莊鎮養殖蛋雞100萬隻,全部採用無公害養殖,遍及鎮42個行政村,年產鮮
雞蛋900萬公斤,主要銷售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等地,深受南方大中城市消費者的歡迎。
無公害甜瓜
自2003年起,該鎮後孫家村從長春大富農種業引進優質甜瓜品種——王子二號,種植面積已達180畝。該品種個大、皮薄,含糖達20度,一般畝產8000斤,每年五一左右西瓜上市,成熟時呈淺綠色,且味香撲鼻,深受廣客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