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藍鈴花

葡萄牙藍鈴花

葡萄牙藍鈴花(學名:Hyacinthoides mauritanica (Schousb.) Speta):是天門冬科藍鈴花屬草本植物。多年球莖植物。鱗莖卵球形,由少數管狀聚結鱗片組成,每年完全更新。葉很少,基生。葉片拉長披針形,長約10厘米,生根3-4根。將花梗抬高至15厘米左右。在總狀花序上附上大量平開呈明亮淡藍色星形的五瓣花。鐘形花六瓣,花的底部收束,而頂部打開,花瓣淺裂。花葯為藍色或乳白色。

是一種土生植物,生長在粘土或沙質土壤、林地空地或暫時淹沒的土地上。宜作花壇、花境背景或林緣叢植。也可用作切花及盆栽觀賞。分布於葡萄牙中西部和西南部,摩洛哥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葡萄牙藍鈴花
  • 拉丁學名:Hyacinthoides mauritanica (Schousb.) Speta
  • 別名:茅利塔尼亞藍鈴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超目:百合超目
  • 天門冬目
  • 天門冬科
  • 藍鈴花屬
  • :葡萄牙藍鈴花
  • 命名者及年代: (Schousb.) Speta,1987 
  • 保護級別:無危(LC)IUCN標準 
  • 同義學名1:Endymion vincentinus (Link & Hoffmanns.) Chouard
  • 同義學名2:Hyacinthoides mauritanica subsp. vincentina (Link & Hoffmanns.) S.Ortiz, Buján & Rodr.Oubiña
  • 同義學名3:Hyacinthoides vincentina (Link & Hoffmanns.) Rothm.
  • 同義學名4:Hyacinthoides vincentina subsp. transtagana Franco & Rocha Afonso
  • 同義學名5:Scilla alvesiana Welw. ex Rouy
  • 同義學名6:Scilla mauritanica Schousb.
  • 同義學名7:Scilla vincentina Link & Hoffmanns. 
  • 外文名:Jacinto-dos-campos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植物學史

根據丹麥植物學家彼得·科福德·安徹舒斯波(Peter Kofod Ancher Schousboe)在1791年至1993年遠征摩洛哥期間採集的標本,於1800年命名為“Scilla mauritanica”。奧地利植物學家弗蘭茲·斯佩塔(Franz Speta)專門研究球根植物的分子系統發育,建立了“Hyakintides”(藍鈴花屬),並於1987年重新分類。

形態特徵

葡萄牙藍鈴花是多年球莖植物。鱗莖卵球形,由少數管狀聚結鱗片組成,每年完全更新。葉很少,基生。花序總狀,具苞片;苞片2對著每朵花,線狀披針形。花被片基部短合生,每1脈15-20毫米;雄蕊6;花絲插入花被;花葯背著;子房上位,3室,隔蜜腺存在,胚珠每室1-10個;風格簡單;柱頭遠端腫脹。果莢膜,近球形,3裂,開裂室裂。種子3-30,黑色,球狀到橢圓形,無翅。x=8。
鐘形花六瓣,花的底部收束,而頂部打開,花瓣淺裂。花葯為藍色或乳白色,花朵藍色、紫色、淺藍和灰藍色。葉片拉長披針形,長約10厘米,生根3-4根。將花梗抬高至15厘米左右,在總狀花序上附上大量平開呈明亮淡藍色星形的五瓣花。

產地生境

該物種是一種土生植物,生長在粘土或沙質土壤、林地空地或暫時淹沒的土地上。這種植物是摩洛哥和葡萄牙的特有植物,在阿連特茹濱海地區、埃斯特雷馬杜拉和上里巴泰茹都有發現。 居住面積為600平方公里,但沒有關於物種數量規模或趨勢的信息,除了嚴重分散的亞群物種外。
葡萄牙藍鈴花
葡萄牙藍鈴花分布圖

保護現狀

主要威脅是使用除草劑或深耕土壤,但這些威脅不會嚴重影響該物種。 因此,被評估為無危。 建議監測種群並研究威脅的影響。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3.1——無危(LC)。

主要價值

藍玲花是歐洲非常出名的一種觀賞花卉,一般被歐洲人終止於庭院之中進行觀賞,甚至還是宗教祭祀花朵中的一種。近年來藍玲花也傳入到我國,受到一部分花友們的喜愛。宜作花壇、花境背景或林緣叢植。也可用作切花及盆栽觀賞。
註: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