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礐石街道葛陳社區位於深山高速公路東段達濠出口處,毗鄰濠江,總面積1.3平方公里,全村分為七個社區,分別為:東社,西社,南社,北社,湖社,城頭社,後埠社。人口約為0.69萬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陳姓遷此,初與葛朱合稱葛園,後分別設村,稱為葛陳、葛朱。聚落呈塊狀,多磚木結構平房,以農為主。有耕地62.4公頃,山地26.67公頃。主種水稻、甘薯、花生,尤以善種蔬菜聞名。改革開放後,葛陳人以其勤勞肯乾、吃苦耐勞精神回響改革春風,所從事行業多以建築業為主,在中國建築業迅猛發展的帶動下,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現在的村落以建成以和詣、互助、友愛的大型文明社區。建設有學校(葛陳國小、金中南校)、菜市場,儲蓄所、醫療站,社區辦公大樓,慈善會,廣場,加油站等基礎設施。近年來大力發展道路建設,有村道接磊廣公路極海灣大橋達濠入口處。
基本介紹
經濟建設,基礎設施,特色地標,村名由來,村俗活動,交通指引,
經濟建設
現村民主要從事建築業和工副業等。農業,有耕地80畝,山地324畝。主種甘薯、花生,尤以善種蔬菜聞名。有灘涂200多畝,養殖蚝、膏蟹、對蝦等。工副業,主要有民英工藝、金園加油站、葛陳游泳池等。金山中學南區學校設於社區內。建築業,有多支建築隊,主要分布在深圳、廣州、珠海、中山等省內10多個城市和海南、陝西等多個省。2012年11月18日,礐石街道葛陳社區莘園大道等6段村道正式通車。該社區共籌資900多萬元,對社區莘園大道、華城路、北環路等總長3500多米的村道進行擴建,並配套LED路燈116支(盞)、樟木綠化(樟木800棵)、排給水等設施。其中莘園大道被擴建成4車道,極大方便了民眾的出行問題。此外,還籌資1000多萬對中心廣場、文化廣場、公園等公共公益設施進行改造,全面推進了村容村貌和社區環境衛生的建設。
葛陳社區立足於創建工作的長效性,堅持以創文強管為總抓手,結合區“三個三”創文惠民工程建設,全面開展莘園大道排水溝黑臭水體整治、垃圾收集場、停車場等項目建設。加快道路升級改造,先後對社區莘園大道、莘園北路、華城路、北環路等15條村內主幹道總長8500多米的村道進行升級改造,並配套LED路燈、綠化、修建地下排污管網、進村道牌坊等設施,全面推進了村容村貌和社區環境衛生建設。
近期,葛陳社區還啟動建設農民公寓,與此同時,街道和社區還凝聚多方合力,在上級的支持下,積極引導鄉賢反哺家鄉,充分發揮鄉賢的積極作用。本次舊村改造工作得到社區慈善會以陳啟光、陳學輝兩位會長為首的鄉賢們的大力支持,項目所需資金約3億元均由社區慈善會捐贈,社區慈善會還專門抽派人員成立拆遷協調小組,負責本次拆遷登記並協助開展動遷工作,預計該項目將於2019年底完成項目建設。
基礎設施
該社區有葛陳國小、幼稚園和衛生站,其中,葛陳衛生站創辦至今已有50多年,在全區享有較高聲譽。近年來,社區在有識之士支持下,投資了700多萬元完善村內道路及建設了葛陳中心廣場、葛陳文化廣場及綜合舞台、老年人活動中心、慈善會所等公共文化福利設施。
特色地標
位於村落西邊臨江之畔,地處葛陳村與葛朱村交界,有一棵千年古榕,被當地人稱為“腰龜榕”。當年,這一片都是海灘,它曾是航海人的“航標”,是附近鳥類的理想憩息地,可謂一樹成林。相傳這棵榕樹已有上千年歷史,樹蔭覆蓋面積有近10畝。相傳榕樹下原來是一個將軍冢(據傳:一位戰功赫赫的明代將軍,隨鄭成功收復台灣,途經葛陳村時病逝)但由於年代久遠、日久失修,現已不見,後人在樹下重建伯公廟,由此來紀念這位將軍。
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是將軍的忌日,前來朝拜的香客除了本村村民,還有不少從鄰近鄉里來的香客。
伯公廟邊還有一口水井,這口井的歷史與古榕幾乎同時存在,井水清甜,到現在仍可食用,有時村里斷水,村民還會來這裡取水。古時候,不少從濠江經過的船隻,在江上遠遠見到“腰龜榕”,就知道已到了濠城,很多人會上岸到榕樹下休憩,並飲上一口井水提神解渴。
村名由來
葛陳村的村民都姓陳,祖上來自河南安徽交界的潁川一帶,遠祖多出名賢將相,在宋代就有過“一門三相”的輝煌歷史。入潮始祖陳堯佐曾為太子太傅,擅長詩文,後被貶入潮,入潮後曾寫《驅鱷魚文》,文采堪比韓文公。陳堯佐後代一支於明朝時期在葛陳村創村,傳承至今。
葛陳村原名葛頭村。葛頭村名的由來,有多種解釋。一種為情景創名,相傳當時葛陳村周圍多葛草,村落依山傍水,村外東北向有一片山地,是漁民曬網絕佳之處,“頭”可理解為“第一”、“首”、“冠”等含意,意指此處為最美好的地方。另一種為懷故創名,因葛陳村陳姓一脈是潮州園頭陳姓的分支,以“頭”為名懷念故居。
村俗活動
葛陳村每年有幾次盛大的村俗,其中一大村俗是“營老爺”,原來每年農曆二月選擇一個好日子舉行“營老爺”盛會,但因近年來不少村民外出謀生,為方便他們參與這個盛會,現在固定在每三年的農曆正月初十日舉行。
村裡的另一村俗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的“將軍忌日”,大量村民及外村香客都會來到“腰龜神”下的伯公廟祭拜將軍,祈求平安順利。
村里還有一村俗是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七,陳氏後代集中回到村裡的中心廣場祭祖,祭拜的祭品為村里集體採辦,有全豬、全羊、豬頭五牲及紅殼桃等等;祭拜之後,在文化廣場設宴宴請村里60歲以上老人以及從外鄉回來祭祖的陳姓宗親。除了設宴,還會邀請各種文藝團體前來演出助興,場面十分熱鬧。據介紹,宴會足足設了273桌。
交通指引
自駕車:過礐石大橋後,沿磊廣公路開至金中南校路口向南可到。公交:乘16、35、36、33b等公車至磊廣路金中南校附近站點下車,沿金中南校旁路口步行向南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