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蘿槭

葛蘿槭

葛蘿槭(學名:Acer grosseri Pax )是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樹皮光滑,淡褐色。小枝無毛,細瘦,葉紙質,葉片卵形,基部近於心臟形,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葉柄細瘦,無毛。花淡黃綠色,單性,雌雄異株,萼片長圓卵形,先端鈍尖,花瓣倒卵形,雄蕊、花盤無毛,翅果嫩時淡紫色,成熟後黃褐色;小堅果略微扁平;4月開花,9月結果。

分布範圍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湖北西部、湖南、安徽。生長在海拔1000-1600米的疏林中。

葛蘿槭樹形優美,樹皮綠色具縱紋,秋葉變紅或變黃,植株可栽培成喬木型、叢生型,或修剪成球型,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樹皮光滑,淡褐色。小枝無毛,細瘦,當年生枝綠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灰黃色或灰褐色。葉紙質,卵形,長7-9厘米,寬5-6厘米,邊緣具密而尖銳的重鋸齒,基部近於心臟形,5裂;中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鈍尖,有短尖尾;側裂片和基部的裂片鈍尖,或不發育;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嫩時在葉脈基部被有淡黃色叢毛,漸老則脫落;葉柄長2-3厘米,細瘦,無毛。
葛蘿槭葛蘿槭
花淡黃綠色,單性,雌雄異株,常成細瘦下垂的總狀花序;萼片5,長圓卵形,先端鈍尖,長3毫米,寬1.5毫米;花瓣5,倒卵形,長3毫米,寬2毫米;雄蕊8,長2毫米,無毛,在雌花中不發育;花盤無毛,位於雄蕊的內側;子房紫色,無毛,在雄花中不發育;花梗長3-4毫米。翅果嫩時淡紫色,成熟後黃褐色;小堅果長7毫米,寬4毫米,略微扁平;翅連同小堅果長2.5-2.0厘米,寬5毫米,張開成鈍角或近於水平。花期4月,果期9月。

主要變種

長裂葛蘿槭Acer grosseri Pax var.hersii (Rehd.) Rehd.)該變種較之原種區別在於該變種的葉外貌系卵形,常較深的3裂,側裂片常較長,先端銳尖。花期4月,果期9月。分布於中國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生長在海拔500-1200米的疏林中。

產地生境

分布範圍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甘肅、湖北西部、湖南、安徽。生長在海拔1000-1600米的疏林中。
葛蘿槭葛蘿槭

繁殖方法

由於葛蘿槭種子稀少播種繁殖困難,且採用種子繁殖,後代變異大,自然狀態下植物體該身所具有的優良性狀難以表現,難以形成標準一致的樹木景觀,因此,扦插成為葛蘿槭快速繁殖的主要手段。
插穗採集:從多年生、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葛蘿槭母樹上,剪取樹冠中上部頂芽飽滿健壯,一年生枝條的中下段做插穗。插穗長度為15-20厘米,直徑0.8厘米左右,上切口平口,下切口為斜口,要求切口平滑,每個插穗都有飽滿芽2-3個,在扦插前要保持插穗濕潤,防止插穗失水。
試驗處理:
試驗共設九個處理,對插穗浸泡2小時
處理一:生根粉6號濃度100毫克/千克。
處理二:噴施靈1000毫克/千克。
處理三:NAA60毫克/千克4-La4-M04-Zn+Cu+N4-P4-K。
處理四:IBA40毫克/千克+La+M04-Zn4-Cu+N+P+K。
處理五:NAA100毫克/千克一+La4-M0+Zn+Cu4-N4-P4-K。
處理六:IBA80毫克/千克4-LaI-M0+Zn+Cu4-N+P4-K。
處理七:NAA140毫克/千克-4-La4"M04-Zn+(u+N+P4-K。
處理八:IBA120毫克/千克+I.a4-M0+Zn+Cu+N+P+K。
處理九:IBA20毫克/千克4-NAA20毫克/千克CK清水。
(上述試驗不同生根劑處理的葛蘿槭插穗,其生根率、苗高、地徑及生物量都有普遍提高,尤其以生長素類生根劑處理更利於葛蘿槭生根,其中lBA生根劑處理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
扦插:扦插苗床採用厚約15厘米的蛭石,試驗前對苗床用5的高錳酸鉀消毒兩遍,插穗用5的高錳酸鉀消毒10分鐘,對不同生根劑處理的插穗進行扦插,每個小區設40株,株距為6厘米×10厘米,設定一個清水對照,做3次重複。

栽培技術

插後管理:扦插後立即噴透水,隨即用竹片搭成高40-50厘米的半圓拱棚,用塑膠薄膜密封后再覆蓋遮蔭網,以保持濕度,以後晴天澆水2次.陰天適當減少噴水次數,同時對其進行通風處理,扦插苗的生長環境要保持一定的濕度。

主要價值

葛蘿槭樹形優美,樹皮綠色具縱紋,秋葉變紅或變黃,植株可栽培成喬木型、叢生型,或修剪成球型,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優良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