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解酲丸

葛花解酲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具有寬膈解酒,和胃止嘔之功效。主治飲酒過度,嘔吐痰涎,胸膈痞悶,飲食減少。

基本介紹

  • 名稱:葛花解酲丸
  •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 組成:青皮、茯苓、木香、神曲、黃連、人參、橘皮、白朮、澤瀉、豬苓、豆蔻仁、葛花
  • 功用:寬膈解酒,和胃止嘔
  • 主治:飲酒過度,嘔吐痰涎,胸膈痞悶,飲食減少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青皮(炒)三十兩,茯苓二十兩,木香五兩,神曲(炒)二十兩,黃連二十兩,人參(去蘆)十兩,橘皮二十兩,白朮(炒)二十兩,澤瀉二十兩,豬苓二十兩,豆蔻仁五十兩,葛花一百六十四兩。

用法用量

上為細粉,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服二至三錢,溫開水送下。

功用

寬膈解酒,和胃止嘔。

主治

飲酒過度,嘔吐痰涎,胸膈痞悶,飲食減少。

附方

名稱:葛花解酲丸
組成:黨參、白朮、茯苓、神曲、青皮、廣皮各四錢,葛花、砂仁、蔻仁各一兩,澤瀉、豬苓、乾薑各三錢,木香一錢
用法:水法為丸
主治:飲多氣傷,酒積濕熱,蘊於腸胃,痰逆嘔瀉,心神煩亂,胸膈痞塞,小便不利等症
出處:《飼鶴亭集方》
名稱:葛花解酲丸
組成:葛花、豆蔻、春砂仁各一兩,黨參、白朮、茯苓、陳皮、小青皮各四錢,六神麯、淡乾薑、豬苓、澤瀉各三錢,廣木香一錢
用法:小粒水丸,每次服二三錢,開水送服
主治:飲酒過度,濕熱傷中,嘔吐泄瀉,頭痛心煩,胸脘痞塞,小便不利
出處:《家用中成藥》
功用:解酒毒,固中氣,消宿酒之濕於下行
名稱:葛花解酲丸
組成:黨參六兩,木香五錢,葛花六兩,陳皮二兩,豬苓二兩,青黛二兩,澤瀉二兩,神曲二兩,白朮三兩,赤苓三兩,砂仁三兩,白蔻三兩,乾薑一兩
用法:共研細末,水泛和丸。每服二錢,用好茶送下。衣被宜暖,但得汗出,則宿酒漸解,惟戒酒痊癒
主治:飲酒太過,嘔吐痰水,噁心煩亂,胸膈痞塞,暖氣作酸,頭疼發熱、惡寒,口燥舌乾,消渴飲水,手足顫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等症
出處:《清太醫院配方》
名稱:葛花解酲丸
組成:葛花、豆蔻、砂仁各一兩,木香一錢,青皮、陳皮、人參、白朮(炒)、茯苓各四錢,神曲(炒)、乾薑、豬苓、澤瀉各三錢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水泛為丸
主治:酒積,或嘔吐,或泄瀉,痞塞頭痛,小便不利。是丸解積酲,固中氣,能引濕熱從二便而出。每服二錢,好茶送下
出處:《近代中醫未刊本精選第5冊藥物》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新編清代名醫醫話精華》:“商人曹某,忘其名,豪於飲,而食量亦復兼人。夏月奔走發渴,多食生冷,遂致停滯,頭痛發熱,腹脹神昏。他醫以為感冒,以風藥散之,不效。乃迎余視,其右關堅大,右尺弦緩,並無浮象。乃曰:“此飲食傷胃也,必見食作嘔逆。弦者停飲之象,不去之不快也,此類傷寒中五證之一,視為外感,失之遠矣。”急以對金飲子加大黃、檳榔等破之,二服而腹減熱退。五日後來謝曰:“余未病時,常有嘔逆手顫疾,不知何故?”告之曰:“此酒積也,試服葛花解酲丸,當必愈。”曹即服之至半斤而宿疾全清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