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立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原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博士,研究員專業:地球化學 研究方向:環境地球化學、城市環境地球化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曉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女
簡介:,學歷,工作履歷,其他履歷,學術成就,

簡介:

葛曉立

學歷

葛曉立 女 1968年9月出生。1986~1990年,長春地質學院岩礦測試與地球化學勘查系,地球化學勘查專業,學士學位。
1990~1993年,長春地質學院,套用地球化學專業,碩士學位。
1996~1999年,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6年6月,在英國地質調查局(BGS)進修環境地球化學數據處理技術。)
(1998年5月~8月,在瑞士雀巢國際研究中心(NRC)進修元素形態分析測定分析技術。)
2001年10月,參加了中國-以色列國際農業培訓中心舉辦的“水質、水處理和水循環利用技術”培訓班學習。
2001年12月,參加了地調局舉辦的“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庫管理信息系統”培訓班學習。
2002年11月~2003年1月:參加了地調局舉辦的出國培訓人員英語培訓班學習,通過2003年全國BFT等級考試,獲A級證書。

工作履歷

1993年7月~2006年: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環境地球化學研究室從事環境地球化學研究工作。現為環境地球化學研究室主任、地科院重點開放實驗室《生態地球化學研究實驗室》主任。
2006年~至今: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工作。
其中:
1995年10月,晉升助理研究員。
1999年08月,晉升副研究員。
2002年08月,競聘進入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科研創新基地研究員崗位。
2004年12月,晉升獲研究員資格。

其他履歷

1992年榮獲長春地質學院五四青年地質學家獎二等獎。
1996年榮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二);
2000年榮獲CAIA分析測試協會三等獎(排名第一);
2002年榮獲國土資源科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三)
2004年榮獲第四批國土資源部“創新人才工程”百人計畫資助。
中國第四紀研究學會《環境演變與過程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學術成就

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在黑龍江省省級範圍內的環境套用:在國內首次將黑龍江省勘查地球化學資料套用於全省範圍內大面積的環境研究。在數據處理方法上,將地球化學圖轉換為格線單元數據;探討了病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和致病因素,得出某些地方病可以通過改善生態環境和營養結構加以預防的結論,為當地地方病的防治提出了有效的途徑;編制了黑龍江省農業地球化學圖,為規劃黑龍江全省的農業種植區劃、發展高效優質農業、最佳化種植結構提供了科學依據。研究成果被黑龍江省農業局部分採納。 成功分離並測定低硒土壤中有機態硒的可溶部分與不可溶部分,提出進入生態食物鏈系統中硒的含量高低主要取決於土壤有效硒含量而非全硒含量的觀點。
系統研究了微量元素硒的環境地球化學行為:對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微量元素Se、F、I、Hg的環境地球化學行為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在硒的環境行為研究中,藉助課題對不同地質生態環境中硒的地球化學行為進行了系統對比,突破了過去地方病研究主要集中於地表景觀系統的局限,對整個地球系統中硒的來源、地球化學行為和循環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地表景觀系統中硒的含量水平和賦存狀態是地球內部地質營力和表生地質營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構建了城市環境地球化學調查方法:在北京、蘇州、如皋、徐州等各具特點的城市開展了環境調查、污染演化及方法研究等工作,確定了蘇州城市土壤中典型有機、無機污染物的種類與區域空間分布特徵,探索了如皋長壽地區的環境地球化學特徵以及兩城市的環境演變過程和污染形成機理;並在此基礎上,按照城市功能分區,結合傳統地球化學調查方法及遙感波譜技術,正在建立一套適用於城市環境地球化學調查的野外工作方法和室內實驗測試技術方法(包含有機、無機樣品分析、形態分析等的具體指標與流程的選取以及用於評價城市環境質量的室內模擬試驗方法如土壤淋濾實驗、吸附解吸試驗和種植試驗流程)。運用其中的室內模擬試驗方法,探討了城市環境土壤中重金屬元素(Hg、Pb)的地球化學遷移能力,結果顯示城市土壤環境中Pb較難遷移,且主要聚集於地表5-10cm層位的土壤中;Hg除與土壤發生吸附作用外,還隨土壤水分向下運移。為重金屬污染提供了有效的防治阻斷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