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值得閱讀的好書,全力推薦收藏。
基本介紹
- 書名:著名教育家周祖訓
-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8頁
- ISBN:7811064618
- 作者:傅治安
-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鄭州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教育好子女比擁有萬貫家財更寶貴!教育好學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學生追求的目標!
周祖訓及其祖父周余德都是久負盛名的教育家。周祖訓從教五十載,為祖國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著名作家葉楠、白樺等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他們祖孫二人以嚴為主、循循善誘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則、誨人不倦的教育作風,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都值得借鑑和效法。請諸君閱讀後不妨一試!
周祖訓及其祖父周余德都是久負盛名的教育家。周祖訓從教五十載,為祖國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著名作家葉楠、白樺等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他們祖孫二人以嚴為主、循循善誘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則、誨人不倦的教育作風,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都值得借鑑和效法。請諸君閱讀後不妨一試!
作者簡介
傅治安,1936年8月生,河南省舞陽縣人。1984年任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市文聯主席。漯河升格為省轄市後,曾任漯河報副總編輯、主任編輯,市史志檔案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等職。中國作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除在省以上新聞報刊發表大量新聞稿件外,還發表過小說、散文、雜文、報告文學等作品。
圖書目錄
一 名字的由來
二 爺爺的傳家寶
三 年齡最小成績最好
四 盡善非盡美的“鑽石婚”
五 一舉奪取“狀元”、“榜眼”
六 立志教書育人
七 近朱者赤傾向進步
八 學習優異的“鑽書蟲”
九 實行陶行知的辦學主張(上)
十 實行陶行知的辦學主張(下)
十一 披荊斬棘籌經費
十二 與吳芝圃的友誼(上)
十三 與吳芝圃的友誼(中)
十四 與吳芝圃的友誼(下)
十五 力挽狂瀾
十六 整頓校風校紀
十七 實行戰時教育(上)
十八 實行戰時教育(中)
十九 實行戰時教育(下)
二十 首次遷校避戰亂
二十一 師崗譜新篇
二十二 面向當地服務社會
二十三 優良校風冠中原
二十四 再次西遷路漫漫
二十五 《虎口餘生日記》摘抄
二十六 歷盡艱辛歸信陽
二十七 受命於危難之時
二十八 不辭辛勞選校址
二十九 慘澹經營
三 十 思想和政治上的大轉折
三十一 秘密準備棄暗投明
三十二 留與逃的激烈鬥爭(上)
三十三 留與逃的激烈鬥爭(下)
三十四 “真空時期”
三十五 歡天喜地迎解放
三十六 創建省立郾城中學
三十七 《新生日記》摘錄
三十八 漯高成為省重點
三十九 錯劃右派蒙奇冤
四 十 在逆境中坦然自若
四十一 關於“青年救國團”
四十二 優秀圖書管理員
四十三 年逾古稀搞教革
四十四 教育思想的結晶(上)
四十五 教育思想的結晶(下)
四十六 積極參政議政
四十七 念念不忘統一大業
四十八 與曹剛川上將的師生情
四十九 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
五 十 健康長壽的秘訣
跋
二 爺爺的傳家寶
三 年齡最小成績最好
四 盡善非盡美的“鑽石婚”
五 一舉奪取“狀元”、“榜眼”
六 立志教書育人
七 近朱者赤傾向進步
八 學習優異的“鑽書蟲”
九 實行陶行知的辦學主張(上)
十 實行陶行知的辦學主張(下)
十一 披荊斬棘籌經費
十二 與吳芝圃的友誼(上)
十三 與吳芝圃的友誼(中)
十四 與吳芝圃的友誼(下)
十五 力挽狂瀾
十六 整頓校風校紀
十七 實行戰時教育(上)
十八 實行戰時教育(中)
十九 實行戰時教育(下)
二十 首次遷校避戰亂
二十一 師崗譜新篇
二十二 面向當地服務社會
二十三 優良校風冠中原
二十四 再次西遷路漫漫
二十五 《虎口餘生日記》摘抄
二十六 歷盡艱辛歸信陽
二十七 受命於危難之時
二十八 不辭辛勞選校址
二十九 慘澹經營
三 十 思想和政治上的大轉折
三十一 秘密準備棄暗投明
三十二 留與逃的激烈鬥爭(上)
三十三 留與逃的激烈鬥爭(下)
三十四 “真空時期”
三十五 歡天喜地迎解放
三十六 創建省立郾城中學
三十七 《新生日記》摘錄
三十八 漯高成為省重點
三十九 錯劃右派蒙奇冤
四 十 在逆境中坦然自若
四十一 關於“青年救國團”
四十二 優秀圖書管理員
四十三 年逾古稀搞教革
四十四 教育思想的結晶(上)
四十五 教育思想的結晶(下)
四十六 積極參政議政
四十七 念念不忘統一大業
四十八 與曹剛川上將的師生情
四十九 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
五 十 健康長壽的秘訣
跋
文摘
書摘
四 盡善非盡美的“鑽石婚"
因為家庭人手少,周祖訓12歲那年,祖父就給他完了婚。妻子張秀雲長
周祖訓6歲,中等身材,顏面白皙,一雙小腳,沒有文化,但很有教養。她
心地善良,性情溫和,勤快能幹,孝敬祖父母,對丈夫關心備至,體貼入微
。在爾後的漫長歲月里,她總是任勞任怨,辛勤操持家務,不管家裡遇到什
么困難,她都是盡心盡力支持丈夫,因為她相信丈夫做的是對的。在長達72
年的伉儷生活中,彼此恩恩愛愛,相處得十分融洽。
1927年周祖訓喜得長子,起名同卯,取與曾祖父韻坡公同一丁卯年生之
義。入學後又起名肇民,字培基。兩年後又生一男嬰,因病夭殤。周培基大
學畢業後,分配到哈爾濱工作,任高級工程師;妻黃淑升,醫科大學畢業,
主治醫師,唯一的女兒周媛,從事計量工作。如今周培基夫婦均已在哈爾濱
退休,頤養天年。
周祖訓從事教育工作後,一直在外地工作,他總是把妻子張秀雲帶在身
邊。他擔任信陽師範校長和開封私立維新中學校長時,特別是當選為國民黨
國大代表和省參議員後,不少“好心”好事的朋友、同事、同學,乃至上司
,認為他們夫妻很不般配,紛紛直言不諱地勸周祖訓離婚再娶。當時國民黨
政府政治腐敗,生活糜爛,許多有權有勢的人,喜新厭舊,娶姨太太的司空
見慣,甚至三妻六妾的也不乏其人。即使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知識分子,也
紛紛離異再娶。周祖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曾受過觸動。但他經過一番
思想鬥爭之後,最終還是戰勝了環境,戰勝了自我。
周祖訓初任省立信陽師範校長時,剛過“而立”之年,身材魁梧,長相
英俊,特別是誠信敬業、才華超群的人格魅力,對摩登女郎頗有吸引力。他
曾多次收到年輕貌美的女學生和未婚女教師表示愛慕的信,每收到這樣的信
,他閱後都悄悄付之一炬,並毫不遲疑地請班幹部或級主任,代他做寫信者
的思想工作。他嚴肅地說:“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年華,要好好學習
,不要想學習以外的事。”“我是一校之長,又是有婦之夫,決不能做違背
為人師表的事。”他在開封維新中學任校長時,有幾位親朋摯友,三番五次
地給他介紹妙齡靚麗有文化的女子,並有意約男女雙方看戲看電影,甚至設
宴聚會,欲以此動搖周祖訓不再娶的決心;但都被周祖訓婉言謝絕了。
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的周祖訓,為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真正做師生
的知心朋友,他幾乎天天吃、住、工作、休息在學校里。夜晚,他工作到很
晚才就寢,不是睡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就是住在男生宿舍里。那些離婚又娶
的同事們,不理解周祖訓這樣做的真正動機及內涵,反而揶揄地說:“要是
有一個年輕漂亮、情投意合的愛妻守在家裡,你就再也不會住在學校里了。
”對此,寬宏大量的周祖訓坦然一笑了之。在動員說服周祖訓離婚再娶這件
事上,有的同事和好友真可謂到了“仁至義盡”、“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地
步。一位至交競動氣地說:“你堂堂一個大學畢業生,為一個長你6歲沒有
文化的小腳女人,犧牲個人終生的幸福,太不值得了!”這話曾重重地觸動
過周祖訓的心,他看著摯友與年輕俏麗又有共同語言的嬌妻,過得甜甜蜜蜜
,十分幸福,也打心底里羨慕過,也曾有過一些想法。但他一看到達情知理
、勤勞賢惠的妻子張秀雲和天真可愛的兒子及蓬勃向上的學生,做家長的責
任感和校長的使命感,便立刻占了上風。因為周祖訓認為,做人的起碼道德
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決不能把個人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為此,朋友們在背後還半開玩笑半挖苦地說:“紹言乃聖人也!”
周祖訓在婚姻問題上,也曾受到祖父的良好影響。周祖訓的父母雙亡時
,祖父才40歲出頭,親戚朋友都善勸周余德娶妾,以再生貴子,興旺周家人
丁。周余德卻不以為然,他認真引用古人的話說:“世上無如人慾險,幾人
到此誤平生。”“妻美妾嬌,非閨房之福。”一席話說得親戚朋友心悅誠服
,都不再提納妾的事了。若干年後,祖訓的祖母沉疴在床,至親摯友舊事重
提,周余德仍執意不肯。直至祖母病逝多年後,祖父才續弦。祖父在個人婚
姻問題上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銘刻在祖訓幼小純潔的心靈上,所以才有周
祖訓“身出淤泥而不染”,與張秀雲72年恩恩愛愛的“鑽石婚”(張秀雲
1989年3月19日仙逝,享年90歲)。
周祖訓堅貞不渝,不離異再婚、納妾的高尚品質,曾在社會上傳為佳話
。1947年,周祖訓參加國民黨的行憲國大代表華中區教育學會代表的競選時
,在開封市男女教師濟濟一堂的大會場上,有一位女教師站起來當眾大聲疾
呼:“周紹言先生學識淵博地位高,但不離異再婚、不娶小老婆,真乃是品
德高尚,世人楷模,我們都要選周先生當國大代表!”一呼百應,德高望重
的周祖訓果然以最多得票當選為國大代表。
1957年周祖訓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在勞動改造中患了嚴重的浮腫病,被
送到醫院治療。當時張秀雲把家中僅有的積存很久的一點白面全部蒸成饅頭
,給他送到醫院去。與周祖訓同屋居住的一個病號見了,流著眼淚悄悄地對
周祖訓說:“我被打成右派分子後,妻子與我離婚改嫁了,孩子也帶走了。
你有一個患難與共的妻子,真叫人羨慕啊!”周祖訓再一次感到,當初沒有
拋棄張秀雲是對的,恰如1949年他稱讚好友吳芝圃那樣:“貧賤之交永不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P14-17
四 盡善非盡美的“鑽石婚"
因為家庭人手少,周祖訓12歲那年,祖父就給他完了婚。妻子張秀雲長
周祖訓6歲,中等身材,顏面白皙,一雙小腳,沒有文化,但很有教養。她
心地善良,性情溫和,勤快能幹,孝敬祖父母,對丈夫關心備至,體貼入微
。在爾後的漫長歲月里,她總是任勞任怨,辛勤操持家務,不管家裡遇到什
么困難,她都是盡心盡力支持丈夫,因為她相信丈夫做的是對的。在長達72
年的伉儷生活中,彼此恩恩愛愛,相處得十分融洽。
1927年周祖訓喜得長子,起名同卯,取與曾祖父韻坡公同一丁卯年生之
義。入學後又起名肇民,字培基。兩年後又生一男嬰,因病夭殤。周培基大
學畢業後,分配到哈爾濱工作,任高級工程師;妻黃淑升,醫科大學畢業,
主治醫師,唯一的女兒周媛,從事計量工作。如今周培基夫婦均已在哈爾濱
退休,頤養天年。
周祖訓從事教育工作後,一直在外地工作,他總是把妻子張秀雲帶在身
邊。他擔任信陽師範校長和開封私立維新中學校長時,特別是當選為國民黨
國大代表和省參議員後,不少“好心”好事的朋友、同事、同學,乃至上司
,認為他們夫妻很不般配,紛紛直言不諱地勸周祖訓離婚再娶。當時國民黨
政府政治腐敗,生活糜爛,許多有權有勢的人,喜新厭舊,娶姨太太的司空
見慣,甚至三妻六妾的也不乏其人。即使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知識分子,也
紛紛離異再娶。周祖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曾受過觸動。但他經過一番
思想鬥爭之後,最終還是戰勝了環境,戰勝了自我。
周祖訓初任省立信陽師範校長時,剛過“而立”之年,身材魁梧,長相
英俊,特別是誠信敬業、才華超群的人格魅力,對摩登女郎頗有吸引力。他
曾多次收到年輕貌美的女學生和未婚女教師表示愛慕的信,每收到這樣的信
,他閱後都悄悄付之一炬,並毫不遲疑地請班幹部或級主任,代他做寫信者
的思想工作。他嚴肅地說:“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年華,要好好學習
,不要想學習以外的事。”“我是一校之長,又是有婦之夫,決不能做違背
為人師表的事。”他在開封維新中學任校長時,有幾位親朋摯友,三番五次
地給他介紹妙齡靚麗有文化的女子,並有意約男女雙方看戲看電影,甚至設
宴聚會,欲以此動搖周祖訓不再娶的決心;但都被周祖訓婉言謝絕了。
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的周祖訓,為了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真正做師生
的知心朋友,他幾乎天天吃、住、工作、休息在學校里。夜晚,他工作到很
晚才就寢,不是睡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就是住在男生宿舍里。那些離婚又娶
的同事們,不理解周祖訓這樣做的真正動機及內涵,反而揶揄地說:“要是
有一個年輕漂亮、情投意合的愛妻守在家裡,你就再也不會住在學校里了。
”對此,寬宏大量的周祖訓坦然一笑了之。在動員說服周祖訓離婚再娶這件
事上,有的同事和好友真可謂到了“仁至義盡”、“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地
步。一位至交競動氣地說:“你堂堂一個大學畢業生,為一個長你6歲沒有
文化的小腳女人,犧牲個人終生的幸福,太不值得了!”這話曾重重地觸動
過周祖訓的心,他看著摯友與年輕俏麗又有共同語言的嬌妻,過得甜甜蜜蜜
,十分幸福,也打心底里羨慕過,也曾有過一些想法。但他一看到達情知理
、勤勞賢惠的妻子張秀雲和天真可愛的兒子及蓬勃向上的學生,做家長的責
任感和校長的使命感,便立刻占了上風。因為周祖訓認為,做人的起碼道德
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決不能把個人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為此,朋友們在背後還半開玩笑半挖苦地說:“紹言乃聖人也!”
周祖訓在婚姻問題上,也曾受到祖父的良好影響。周祖訓的父母雙亡時
,祖父才40歲出頭,親戚朋友都善勸周余德娶妾,以再生貴子,興旺周家人
丁。周余德卻不以為然,他認真引用古人的話說:“世上無如人慾險,幾人
到此誤平生。”“妻美妾嬌,非閨房之福。”一席話說得親戚朋友心悅誠服
,都不再提納妾的事了。若干年後,祖訓的祖母沉疴在床,至親摯友舊事重
提,周余德仍執意不肯。直至祖母病逝多年後,祖父才續弦。祖父在個人婚
姻問題上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銘刻在祖訓幼小純潔的心靈上,所以才有周
祖訓“身出淤泥而不染”,與張秀雲72年恩恩愛愛的“鑽石婚”(張秀雲
1989年3月19日仙逝,享年90歲)。
周祖訓堅貞不渝,不離異再婚、納妾的高尚品質,曾在社會上傳為佳話
。1947年,周祖訓參加國民黨的行憲國大代表華中區教育學會代表的競選時
,在開封市男女教師濟濟一堂的大會場上,有一位女教師站起來當眾大聲疾
呼:“周紹言先生學識淵博地位高,但不離異再婚、不娶小老婆,真乃是品
德高尚,世人楷模,我們都要選周先生當國大代表!”一呼百應,德高望重
的周祖訓果然以最多得票當選為國大代表。
1957年周祖訓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在勞動改造中患了嚴重的浮腫病,被
送到醫院治療。當時張秀雲把家中僅有的積存很久的一點白面全部蒸成饅頭
,給他送到醫院去。與周祖訓同屋居住的一個病號見了,流著眼淚悄悄地對
周祖訓說:“我被打成右派分子後,妻子與我離婚改嫁了,孩子也帶走了。
你有一個患難與共的妻子,真叫人羨慕啊!”周祖訓再一次感到,當初沒有
拋棄張秀雲是對的,恰如1949年他稱讚好友吳芝圃那樣:“貧賤之交永不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