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酸維B12片,適應症為主要用於孕婦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嬰兒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及由於營養不良或吸收障礙(如口腔性腹瀉或脂肪瀉等)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葉酸維B12片
- 藥品類型:處方藥
藥品名稱
成份
性狀
適應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應
可引起低鉀血症及高尿酸血症。
注意事項
2.抗生素類藥物影響微生物法測定血清或紅細胞中葉酸濃度,常出現濃度偏低的假象,用藥前應加注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2.與苯妥因鈉同用,可降低苯妥因鈉的抗癲癇作用。
3.甲氨蝶呤、乙氨嘧啶等對二氫葉酸還原酶有較強的親和力,阻止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終止葉酸的治療作用,反之在甲氨蝶呤治療腫瘤、白血病時,如使用大劑量葉酸,也會影響甲氨蝶呤的療效。
藥理毒理
葉酸經二氫葉酸還原酶及維生素B12的作用,形成四氫葉酸(THFA),後者與多種一碳單位(包括CH3、CH2、CHO等)結合成四氫葉酸類輔酶,傳遞一碳單位,參與體內很多重要反應及核酸和胺基酸的合成。THFA在絲氨酸轉羥基酶的作用下,形成N5,10甲烯基四氫葉酸,能促使尿嘧啶核苷酸(dUMP)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後者可參與細胞的DNA合成,促進細胞的分裂與成熟。在DNA合成過程中,脫氧尿苷酸轉變為脫氧胸苷酸,其間所需的甲基由亞甲基四氫葉酸提供。葉酸缺乏時,DNA合成減慢,但RNA合成不受影響,結果在骨髓中生成細胞體積較大而細胞核發育較幼稚的血細胞,尤以紅細胞最為明顯,及時補充可有治療效應。
維生素B12參與體內甲基轉換及葉酸代謝,促進5-甲基四氫葉酸轉變為四氫葉酸。缺乏時,導致DNA合成障礙,影響紅細胞的成熟。本品還促使甲基丙二酸轉變為琥珀酸,參與三羧酸循環。此作用關係到神經髓鞘脂類的合成及維持有髓神經纖維功能完整,維生素B12缺乏症的神經損害可能與此有關。
藥代動力學
口服維生素B12在胃中黏膜壁細胞分泌的內因子形成維生素B12-內因子複合物。當該複合物進入至迴腸末端時與迴腸黏膜細胞的微絨毛上的受體相結合,通過胞飲作用進入腸黏膜細胞,再吸收入血液。口服後8~12小時血藥濃度達到高峰。維生素B12吸收入血液後即與轉鈷胺相結合,轉入組織中。轉鈷胺有三種,其中轉鈷胺Ⅱ是維生素B12轉運的主要形式,占血漿中維生素B12總含量的2/3。肝臟是維生素B12的主要貯存部位。人體內維生素B12貯存總量為3~5mg,其中1~3mg貯於肝臟。口服維生素B1224小時後肝中維生素B12的濃度達到高峰。5~6日後,約60%~70%仍集中在肝臟。主要經腎排出,除機體需求量外,幾乎皆以原形隨尿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