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榆縣,舊地名。西漢元封二年(前109)置,故城在今洱海北。
葉榆縣,舊地名。西漢元封二年(前109)置,故城在今洱海北。
葉榆縣,舊地名。西漢元封二年(前109)置,故城在今洱海北。...... 葉榆縣,舊地名。西漢元封二年(前109)置,故城在今洱海北。葉榆縣,葉,《續漢書·郡國志...
葉榆,古縣名。本西南夷地,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縣。...... 葉榆,古縣名。本西南夷地,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縣。中文名稱 葉榆 行政區類別 ...
葉榆,古澤名。在古葉榆縣東。即今雲南大理東的洱海。...... 葉榆,古澤名。在古葉榆縣東。即今雲南大理東的洱海。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
葉榆,古水名。漢晉南朝時期稱今雲南西洱河為葉榆水。源出今劍川南罷谷山,南流積瀦而成葉榆澤,又東南入今漾濞江。古人不明了葉榆水源流,故《水經》及《...
喜洲在下關北35公里處,在漢晉時代是葉榆縣的縣治所在地,南詔主要城市“大厘城”就設在喜洲,是南詔的經濟重鎮,有“河賧賈客”。近代產生“喜洲商幫”,是白族...
劍川西漢時為葉榆縣地,屬益州郡; 劍川縣 東漢屬永昌郡;蜀漢屬雲南郡; 唐初屬劍南道姚州都督府;南詔時為劍浪詔,異牟尋收復鐵橋(今巨甸)設劍川節度(治所在鐵...
劍川西漢時為葉榆縣地,屬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屬雲南郡;唐初屬劍南道姚州都督府;南詔時為劍浪詔,異牟尋收復鐵橋(今巨甸)設劍川節度(治所在鐵橋);宋代...
[3] 永昌郡轄哀牢縣、不韋縣、嶲唐縣、比蘇縣、博南縣、邪龍縣、葉榆縣、雲南縣等8個縣及數十個屬邑; [3] 在“勐掌”境內的“允掌”(傣語意為“象城...
自此開始中央王朝對大理的統治;漢時(前109年),漢武帝出兵擊敗了“昆明之屬”各部落,並在大理地區設定了葉榆縣,開闢了中國南方絲路,使得大理成為了四川通往印度的...
永昌郡轄哀牢縣(梁河-盈江盆地)、不韋縣(保山盆地)、嶲唐縣(漕澗盆地)、比蘇縣(雲龍河谷)、邪龍縣(巍山盆地)、葉榆縣(洱海盆地)、雲南縣(祥雲盆地)、博南縣...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置益州郡靈24縣,喜洲屬葉榆縣址。漢武帝採取“守令治其人,酋長世其官,不相侵奪”的政治策略,河蠻大多姓多居於喜洲一帶,成...
雲南郡領縣增加雲平、永寧兩縣,一共9縣。永嘉五年(310)分雲南郡之葉榆縣設東河陽郡。建始年間又分雲南郡之蜻蛉,弄棟2縣歸興寧郡,至此雲南郡領雲南、東姑復...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隸屬益州郡的葉榆、雲南、邪龍、比蘇、巂唐、不韋等縣。唐初,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較大的部落,史稱“六詔”,即蒙舍詔(...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109年),漢武帝開發西南邊疆,在滇王故土置益州郡,下轄24縣,洱海區域為葉榆縣。南詔、大理國時期,海東隸太和城。元至明初,海東屬太和縣。明...
南臨海東鎮,東與賓川縣雞足山鎮毗鄰,距離雞足山和下關各42公里,北距麗江158...出土了不少青銅兵器和用具,有銅劍(箭)矛,銅鋤(茨菇葉造型和三角板鋤),刃開...
永昌郡設立之初,下統不韋縣、嶲唐縣、比蘇縣、葉榆縣、邪龍縣、雲南縣共8縣,其中嶲唐為郡治。77年永昌郡治由嶲唐遷至不韋。屬益州刺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