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延濱

葉延濱

葉延濱,男,現任《詩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48年11月17日生於哈爾濱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協會《星星》詩刊任編輯、副主編、主編共12年整。1994年調北京廣播學院文藝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調中國作家協會任《詩刊》主編等職。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優秀中青年詩人詩歌獎(1979—1980)、第三屆中國新詩集獎(1985—1986)以及十月文學獎、四川文學獎、北京文學獎、郭沫若文學獎等40餘種全國及省以上的文學藝術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延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哈爾濱
  • 出生日期:1948年11月17日
  • 職業:主編
  • 主要成就: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優秀中青年詩人詩歌獎(1979—1980)
  • 代表作品:《詩刊》主編《不悔》(1983)、《二重奏》(1985)
  • 性別:男
詩人簡介,個人專著,作品介紹,主要作品,文章評論,作品欣賞,

詩人簡介

葉延濱
1948年11月17日生於哈爾濱,在成都讀國小,在涼山西昌讀中學,在延安插隊,在富縣總後軍馬場當牧工、倉庫保管員,後陸續當工人、工廠團委書記、文工團創作員及新聞報導幹事等。1978年考入大學,在校期間獲全國詩歌獎並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遼寧省作協副主席,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協會《星星》詩刊任編輯、副主編、主編共12年整。1994年調北京廣播學院文藝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調中國作家協會任《詩刊》副主編、常務副主編、主編及編審,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
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優秀中青年詩人詩歌獎(1979—1980)、第三屆中國新詩集獎(1985—1986)以及十月文學獎、四川文學獎、北京文學獎、郭沫若文學獎等40餘種全國及省以上的文學藝術獎。

個人專著

至今已正式出版個人的專著,有詩集《不悔》(1983)、《二重奏》(1985)、《乳泉》(1986)、《心的沉吟》(1986)、《囚徒與白鴿》(1988)、《葉延濱詩選》(1988)、《在天堂與地獄之間》(1989)《蜜月箴言》(1989)、《都市羅曼史》(1989)、《血液的歌聲》(1991)、《禁果的誘惑》(1992)、《現代九歌》(1992)、《與你同行》(1993)、《玫瑰火焰》(1994)、《二十一世紀印象》(1997)。文集有《生活啟示錄》(1988)、《秋天的傷感》(1993)《二十二條詩規》(1993)、《聽風數雁》(1996)、《白日畫夢》(1998年)等以及文集44部。其餘作品自1980年以來被收入了國內外450餘種選集以及大學、中學課本;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俄、德、日、意、韓等文字。

作品介紹

年輪詩章
這本詩集展現了處於時代大潮中的詩人對社會人生的詩性記錄軌跡,同時又展現了一個當代中國詩人大愛之心、智性雅趣、悲憫情懷。詩人自選了三十年來各個時期的作品,按年代順序編輯,用意有三,一是給讀者展示值得賞讀的詩作,二是為研究者勾劃出詩人創作的脈絡,三是用詩人的創作成果為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幅詩意的“年輪”。
葉延濱葉延濱
世界理由
著名詩人葉延濱隨筆《世界的理由》由太白文藝出版社結集出版,本書收集了葉延濱近年來的文學隨感、文藝札記及對生活的藝術思考,文筆犀利老練,觀點獨特精闢,風格幽默灑脫,在報刊上相繼發表時引起讀者熱烈關注和反響。
文集
時間:1966年10月至1967年2月。路程:從四川經延安到北京,總計6700里路。方式:背著行李,打著小旗的步行串聯。同行人:我、陶學燊、王守智、張雲洲四個高中學生。串聯理由:“我們也要見毛主席!”真實原因:因父母均被打成“反黨分子”,我不能參加當時所有的活動,於是動員三位同班好友組成長征隊。

主要作品

稱呼的無窮韻味
當代詩歌的發展以及面臨的境遇
不算靈感算發現
張家界水墨
陰溝和細節
另種憶舊
童年的烏鴉和都市的麻雀
騰衝行記
風景線上的煙囪
風情如畫
流行與流言
馬場的詩社
吃竹筍屙背篼——談文說藝札記
我的時尚物品簡史
海的韻味
你的手上也有一朵花
總有一朵花正在為你開放
細雨霏霏中的碉樓
裹蒸與詩
睜眼閉眼
蟈蟈骨牌和草蛇
葉延濱葉延濱
戴墨鏡的臉
讓詩歌成為更多人的親密朋友
喝涼水
星河與燈河
盤子定律
春天來了,樹木飛向它們的鳥
迎新春
在戈蘭高地
拿撒勒風情
改革:青春與詩的時代——記1980年“青春詩會”前後
追 憶
兩進耶路撒冷
“票證”的故事
釘在紙板上的蝴蝶
一百元的傳記
從加利利湖到戈蘭高地
一彎月亮上了山(外一首)
郵票往事——人生雜說
紀念品
真誠使詩永恆
為超越完美鼓掌——看北京殘奧會感懷
奧運引出的聯想
從奧運會開幕式彩排想到的
亞特蘭大的光榮與疼痛——1996年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
夢想成真的奧運
月亮走,我也走
陽台與夢
陽光清明的詩歌之路
樹與我
北京四環路:地底的傳奇
殷墟雜感
一個啟蒙時代最深刻的故事
珍惜火柴的記憶
大愛,也許只是一滴
誰解法蘭西風情(五)簡寫巴黎
誰解法蘭西風情(四)里昂的色調
誰解法蘭西風情(三)格拉斯的香水和 阿維尼翁的皇宮
誰解法蘭西風情(二)懸崖上的金絲鳥籠
誰解法蘭西風情(一)最美的海岸與最好的藥方
與影子打架
細節是生活的證據
最酷是編劇
蟈蟈、骨牌與打草驚蛇
茶會涼
壓低聲音
大嘴與小嘴
那時,人生只差一厘米
壞人是什麼人
我到底是誰
小欖美菊(外一章)
伊犁三唱(組詩)
讀?還是不讀?
情書像一片落葉
望雲
天姥山拾翠
親近自然 享受和諧——也談如何享受詩歌
被咬的尷尬
保持彈性
睢寧風情
詩心如石,詩意如水
回憶細節
月亮走,我也走
青春的另一重定義
熱鬧與寂寞
文學井蓋的偷竊者
離的自由
老嫗與少女
懷念一座小山丘
流通的“花瓶”
“知道分子”的學富五車
不能當真
文學食療
生活中的“重點”
對習慣保持清醒
好書是最早的老師
葉延濱寫意人生:文學是一種燃燒
讀書求什麼心得
愛蓮新說
活著與活法
“勇敢”的報復
江湖的“情”與“義”
風乾的記憶(外一首)
從生活中開掘詩意的田禾
換個角度看成功者
我愛你
唉,事兒媽!
睢寧風情
不公平與不相同
生活這個老話題
命運
理性的拐杖
靈感之道
增城三寶
權力的鞋子
欲望的筷子
餐巾的自豪感
此時此刻
情愛的門鎖
懷舊的茶杯
賊惦記
“陰陽人”與“八卦經”
寫在水上的名聲
誰是今天的“產業工人”
吃竹筍屙背篼
珍惜火柴的記憶
高等教育不是“科舉”
從高考風氣亂彈“陽謀”
聽出味兒來——關於詩歌
燈火的溫情——往事憶趣
誰給命運平反?
珍貴與珍惜
夢開始的地方
說 玉
友誼的手套
為“經典”下定義
絕對經驗之談
記車牌號的母親
讀《霜凝詩詞選》雜感
誰為夢境下載“補丁”
初進邊城開遠小記
重訪杜甫草堂
歌唱情書時代的愛
說不清
謝幕
現代語彙學習:和平
片斷
祥林嫂活到今天會……
神州小札
報攤與電子時代
廣告逗你玩
詩人是什麼樣子
鳳凰城小別
“糊塗”是快樂之源

文章評論

築夢者:詩人葉延濱訪談錄
無風骨不可立身 無情致難成美文——葉延濱訪談錄
總有一朵花正在為你開放(葉延濱)
鴉群的翅膀讓位於滿天星星——葉延濱詩歌及其他
滄桑歲月的鮮明詩痕——讀葉延濱編年體詩集《年輪詩章》
詩文並峙,卓異輝映
與改革開放同行的詩人葉延濱
詩文並峙,卓異輝映——簡析葉延濱的文學創作品格
疼痛的年輪與良知的詩章——讀葉延濱和他的自選集《年輪詩章》
逆著時間看風景——讀葉延濱詩集《年輪詩章》札記
開門落”葉”深——漫說葉延濱和他的詩歌創作
論詩的“生命之輕”——兼談葉延濱的詩追求

作品欣賞

《燈火的溫情》(2006-07-19)
——往事憶趣
不知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么一段經歷,在記憶中留下一段對黑暗很深的、難以忘懷的感觸,我把這種感觸叫做:“荒野無燈”。小時候怕黑,怕一個人呆在家裡,怕窗外那些與神怪故事相連的響動。這種恐懼不是對黑暗本身,而是對藏在黑夜裡的鬼怪的敬畏。長大了,常走夜路,在鄉間,在大山里,一次又一次地強化了我對黑暗的印象。天地渾然於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無星無月,有時飄灑一些無端的雨絲,黑影憧憧,或是濃雲或是山影或是樹陰,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開,又在你背後迅速合攏,只有路面上的水窪是亮的。這時候,我往往疾走如飛,目光朝著前方茫然地摸索,直至一盞燈像螢飛進心田,猛地點燃溫暖全身的火——一種熱愛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總會經常穿行於荒野無燈的境界,如火車會鑽進漆黑的隧洞。當列車在長長的隧洞中穿行時,雖然身處險境,但作為乘車人,我們處之泰然,泰然是因為一種信任感和依賴感。是的,我們處於這個鬧哄哄的世界,常常身處黑暗而不驚,有時來自一種盲目依賴和盲目信任。我讀高中時正值“文革”,深夜值班站崗,四周萬籟俱寂,心頭還是害怕的,但回頭看一眼同伴的眼睛,便相信這兩個小時不會出事。現在回想起來,因為無知,反而坦然。
孤絕是一種人生境界,它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獨行夜路所給我們的刺激。有時我身處鬧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兩旁是紅紅綠綠的彩燈,而我卻如處荒野,心裡刮著淒冷的風。誰都可能產生這種體驗,你明明被這個世界緊緊摟著,然而內心卻感到自己是無人理睬的棄兒。不僅在鬧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會有這種孤絕感。那些熟悉的臉一下子變得陌生了,沒有一張嘴向你說真話,沒有一雙眼睛使你感到溫暖,無靠無助的感覺緊緊攫住你的心,從環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無燈。乞助和尋求憐憫是常被人採取的解脫方法,可惜這種解脫是以出賣或出讓尊嚴與自信為代價的。
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難以擺脫的黑暗,它對每個人都同樣嚴酷。這種黑暗也許是一個大時代的國家民族的浩劫,個人只分擔了其中的一份。這種黑暗也許只是個人命運中的小插曲,諸如失戀、被誣、疾病等等,對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瑣事。然而每個人在通過這段黑暗時所產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脫的方式也會各異。
說到這裡,我可以認為人是有靈魂的,因為我們平素看不到的內心世界,在這個時候往往會顯影,會左右我們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詩,應該是孤絕心境的最美描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在此絕滅之境,能心平氣和地垂釣,是一境界。能夠不與人伍的獨釣又是一境界,而能在絕滅孤獨之中釣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師講課總說這是詩人失意心態的寫照。
其實,人難免不失意,失意時不失人格,不失風骨,不失高潔,才可獨居寒冷的江峽中,成為高天銀雪世界的惟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會如何呢?我曾問自己。我說,我不如他,我不會怕冷,卻會怕這荒野沒有一盞喚我歸去的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