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文百部(卷3)·當代部分:葉延濱集》收錄了作者葉延濱近些年來的優秀隨筆雜文。這裡有最酣暢的文字、最勇敢的吶喊、最精粹的傳承、最真摯的情感、最冷靜的思考、最清醒的堅持……在這個紛擾多變的年代,我們選擇讀書悟道,尋找精神安頓之所。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雜文百部·當代部分:葉延濱集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180頁
- 開本:16
- 作者:葉延濱 劉成信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鐘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雜文百部(卷3)·當代部分:葉延濱集》中的這些文章有事實、有根據、有分析、有理論、有文采,是非常優秀的雜文。
作者簡介
葉延濱,1948年11月出生,當代作家,曾下鄉插隊、在軍馬場、工廠、文工團等基層工作,1978恢復高考上大學,大學期間獲全國詩歌獎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自1982年到2009年,先後任四川作家協會《星星》、中國作家協會《詩刊》兩家刊物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第六、七、八屆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獎第一至四屆(詩歌)、第五屆(散文雜文)評審會副主任,“孔子學院”中國總部特聘藝術指導專家。個人專著有雜文集《生活啟示錄》、《聽風數雁》、《白日畫夢》、《永恆之臉》、《從哪一頭吃香蕉》、《葉延濱雜文》等以及散文、隨筆、詩集共四十二部。其作品在1980年以來先後被收入了國內外四百五十餘種選集以及大學、中學課本。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意、德、目、羅馬尼亞、波蘭、馬其頓等文字。雜文、詩歌、散文先後獲五十餘種文學獎。
圖書目錄
唐僧的緊箍秘咒
“觀音閣”與“羅漢堂”
貓狗斗
試論豬八戒
聽見“九斤老太”在喊“救救孩子”
建議出版《文革說文解字》
包公鍘了陳世美後秦香蓮還在喊冤
請教馬克·吐溫先生
“斬馬謖”與“打黃蓋”
假如我來續《紅樓夢》
“對號入座”
名師與高徒
代山水起草的啟事
沒絕種的妾文化心理
雜文開篇
說牙
日本人是我不喜歡的老師
一不小心
觀瀑布記
一副對聯的聯想
車禍
“一句話主義”
關於機會的實話實說
鐵哥兒們
文章引文的有趣聯想
品位
九不可為
讀書的理由
從哪一頭吃香蕉
“會海”中的八種“主流角色”
熱情難以消化
小文人之小
兩篇日記
茶會涼
追憶
燈滅了
星河與燈河
男人的愚蠢
睜眼閉眼
同行一程
不同你玩了
蟈蟈、骨牌與打草驚蛇
一個堅硬的泡沫
我的科學誤區
“不
從用屁股和紅包思考說起
“剿滅小三”的秘笈
喝高了
情場之三十而立新論
一棵樹,就是一棵樹
“觀音閣”與“羅漢堂”
貓狗斗
試論豬八戒
聽見“九斤老太”在喊“救救孩子”
建議出版《文革說文解字》
包公鍘了陳世美後秦香蓮還在喊冤
請教馬克·吐溫先生
“斬馬謖”與“打黃蓋”
假如我來續《紅樓夢》
“對號入座”
名師與高徒
代山水起草的啟事
沒絕種的妾文化心理
雜文開篇
說牙
日本人是我不喜歡的老師
一不小心
觀瀑布記
一副對聯的聯想
車禍
“一句話主義”
關於機會的實話實說
鐵哥兒們
文章引文的有趣聯想
品位
九不可為
讀書的理由
從哪一頭吃香蕉
“會海”中的八種“主流角色”
熱情難以消化
小文人之小
兩篇日記
茶會涼
追憶
燈滅了
星河與燈河
男人的愚蠢
睜眼閉眼
同行一程
不同你玩了
蟈蟈、骨牌與打草驚蛇
一個堅硬的泡沫
我的科學誤區
“不
從用屁股和紅包思考說起
“剿滅小三”的秘笈
喝高了
情場之三十而立新論
一棵樹,就是一棵樹
序言
1
找罵!緣由我又寫詩又寫雜文,於是有人不屑地:“你算老幾?”
相當客氣地裝入了言外之意:皆因詩人應如天使般純潔,雜文家應如道學家般嚴謹;詩人透明似水晶,雜文家城府如壁壘。而我不倫不類,不清不濁。
又有什麼辦法呢?要食五穀,就要為衣食住行操心;凡這類事,一旦流於筆端就成雜文;吃飽了總要想入非非,天馬行空,不浪漫好像坐班房,寫詩時的心態就如老百姓的一句俗語:“做夢娶媳婦。”
不算老幾!我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張開雙臂向著天空想飛,雙腳卻長出根須扎在生活的土地里,這就是我和我的命運。不客氣地說這是時代給我塑的像。
我看:這很不錯哩。
2
有人總喜歡這樣看我:掀開我的衣襟,找出我的瘡疤,然後拍照放大,掛在牆上並註明這就是葉某人。臉沒有了,脖子不見了,四肢省略了,我的尊容就是一塊瘡疙瘩。妙!
這太擠兌人了!我張開那照片上被刪節掉的嘴巴,還沒說話——
“看!典型的阿Q,有了癩疤還怕人說,可悲可悲……”攝影者嘆氣。
於是,我在這幅為我製作的特-5照片下,寫下一段“自我鑑定”——
“經醫生檢查這不是癌。這是細菌感染膿瘡,由於體內抗體作用,已經脫疤,不影響今後生活以及生育。”這就夠了。
3
我始終找不到一種“完整的自我價值”——像抹了一層與外界絕緣的釉彩似的潔白光生的瓷人兒那種純粹的自我。
中華民族文化意識傳統與現存民族精神中那種強烈的整體意識使我永遠難以超然於世。
詩歌的天真與雜文的憂患,在向人們揭我的老底:這是一個永遠看不破紅塵的呆子!
——“我算老幾?”我也常常這樣告誡自己要少寫點讓人不快的文字,但總像戒不掉食物一樣丟不下筆。(自註:這是1987年我出版第一本雜文集《生活啟示錄》的序,二十五年過去了,仍是我的雜文創作的一個真實交代,故作為此書的自序。)
找罵!緣由我又寫詩又寫雜文,於是有人不屑地:“你算老幾?”
相當客氣地裝入了言外之意:皆因詩人應如天使般純潔,雜文家應如道學家般嚴謹;詩人透明似水晶,雜文家城府如壁壘。而我不倫不類,不清不濁。
又有什麼辦法呢?要食五穀,就要為衣食住行操心;凡這類事,一旦流於筆端就成雜文;吃飽了總要想入非非,天馬行空,不浪漫好像坐班房,寫詩時的心態就如老百姓的一句俗語:“做夢娶媳婦。”
不算老幾!我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張開雙臂向著天空想飛,雙腳卻長出根須扎在生活的土地里,這就是我和我的命運。不客氣地說這是時代給我塑的像。
我看:這很不錯哩。
2
有人總喜歡這樣看我:掀開我的衣襟,找出我的瘡疤,然後拍照放大,掛在牆上並註明這就是葉某人。臉沒有了,脖子不見了,四肢省略了,我的尊容就是一塊瘡疙瘩。妙!
這太擠兌人了!我張開那照片上被刪節掉的嘴巴,還沒說話——
“看!典型的阿Q,有了癩疤還怕人說,可悲可悲……”攝影者嘆氣。
於是,我在這幅為我製作的特-5照片下,寫下一段“自我鑑定”——
“經醫生檢查這不是癌。這是細菌感染膿瘡,由於體內抗體作用,已經脫疤,不影響今後生活以及生育。”這就夠了。
3
我始終找不到一種“完整的自我價值”——像抹了一層與外界絕緣的釉彩似的潔白光生的瓷人兒那種純粹的自我。
中華民族文化意識傳統與現存民族精神中那種強烈的整體意識使我永遠難以超然於世。
詩歌的天真與雜文的憂患,在向人們揭我的老底:這是一個永遠看不破紅塵的呆子!
——“我算老幾?”我也常常這樣告誡自己要少寫點讓人不快的文字,但總像戒不掉食物一樣丟不下筆。(自註:這是1987年我出版第一本雜文集《生活啟示錄》的序,二十五年過去了,仍是我的雜文創作的一個真實交代,故作為此書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