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花燈戲

萬載花燈戲

萬載花燈戲原名花鼓燈,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江西省萬載縣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屬於花燈戲的代表。早在明末清初年間,贛南的大批移民居於萬載山區,帶來了早期的贛南採茶戲——燈戲,與萬載的“花鼓燈”結為一體,每逢節日,山區的民眾,白天玩燈,夜間唱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載花燈戲
  • 歷史:三百多年
  • 劇種:傳統戲曲
  • 形式:白天玩燈,夜間唱戲
  • 原名:花鼓燈
歷史溯源,分布區域,劇目種類,相關表演,所需設備,文化傳承,

歷史溯源

早在明末清初年間,贛南的大批移民居於萬載山區,帶來了早期的贛南採茶戲——燈戲,與萬載的“花鼓燈”結為一體,每逢節日,山區的民眾,白天玩燈,夜間唱戲。在清乾隆壬申年間多為唱一生一旦或一醜一旦的“對子戲”,後來發展成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角班”,只在平地演出,俗名叫“踩地老鼠”。這種以燈帶戲的形式,就是萬載“花燈戲”的最初階段。
萬載花燈戲萬載花燈戲
後來,“花燈戲”逐步發展成為半班,開始排演有故事情節的腳本戲,在聲腔和表演方面具有了自己的特色,這也是“花燈戲”的全盛時期,有“洪福堂”、“得勝班”等花燈戲班、社十多個。
昔時,花燈盛行,有的燈隊、跨村出鄉、留宿接待之家。晚上圍爐動樂、坐唱小曲、增添熱鬧。明、清以來,有贛南大量移民,遷入萬載落戶定居,相應將贛南早期採茶——燈戲,傳入萬載。乾隆、嘉慶年間(1763—1826)萬載燈隊,已向燈戲形式邁進。在活動時間上不僅是耍新年,鬧元宵,而擴展到“花朝”以外去了。

分布區域

在分布區域上,縣城、白良三興馬步高城、雙橋、茭湖、蘆洲等鄉鎮村都有“花鼓燈”班社。特別是辛亥革命後,萬載城鄉的燈隊開始組建正式的花鼓燈戲班。帶著幾台小曲、小戲上門、鬧墟、趕集,並逐步開始唱“本戲”。萬載城鄉新出現了6、7個專業花鼓燈戲班。有康樂的高秉均1914年在小北關組建的“鴻福堂”;馬步的王發生1916年在四都里組建的“全福堂”;茭湖的易花子1928年在謝溪組建的“幸慶堂”。同時還有新橋下的“錦伢班”、馬步的“順利班”、雙橋的“德勝班”、高城的“合盛班”等等,還有多個季節性、業餘性的花鼓燈小戲班。
萬載花燈戲萬載花燈戲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10月,正式成立了民間職業劇團,當時命名為“萬載縣實驗劇團”,1956年轉為地方國營,改為“萬載縣地方劇團”。直到1968年10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劇團停止了活動,1969年以後逐步恢復了專業文藝團體,演出花燈戲,並常巡迴省內、外演出。
如今,萬載縣仍有專業花燈戲劇團一個,農村也有少數幾個業餘的演出隊伍。

劇目種類

馬步田北的龍家燈,仙源界嶺的雜姓燈、雙橋瓦窯的辛家燈,白良坑口的喻家燈,三興鬧坪的雜姓燈,在形式上,除玩燈之外,有的兼有一醜一旦(或全四旦)的歌舞節目。旦,一手執扇、一手執帕,走各種旦步;醜,一手執扇、一手擺動走各種矮步,由原來唱《十盞花燈》、《十月插花》、《十月好唱祝英台》等燈歌,擴展到《十打》、《十對》、《十把扇子》、《十杯酒》、《十送郎》、《十繡鞋》、《十月望郎》、《十月懷胎》、《十月生意》、《十隻麻雀》、《十隻螃蟹》、《十繡肚兜》、《十繡荷包》等一大批“十”字頭小曲了。好些贛南流行的小曲,如《十對》、《銅錢歌》、《鬧五更》等,也在萬載的花燈隊中唱起來、舞起來了。這種以燈帶戲,不用搭台“踩地老鼠”的演出形式,叫“燈戲”,萬載通稱“小曲”。它無固定的班社。
萬載花燈戲萬載花燈戲
由於高台戲的興盛,帶動地台戲——“燈戲”,亦如雨後春筍。民間建房,做壽、婚嫁、喜慶,亦竟尚邀請當地燈戲隊伍,廳堂動樂,“踩地老鼠”湊趣成風。這類演出,開始叫“採茶”、 “三角班”或曰“花鼓燈”。

相關表演

萬載花燈戲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人情味,語言生動樸實,唱詞通俗易懂,表演形式優美活潑,保持著燈彩歌舞的藝術形態。開初,演的是一生一旦或一醜一旦的對子戲,後發展成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角班,再後來,行當形成了八角頭:即老生、老旦、大花、小花(醜)、生巾(小生)、、姬生(正旦)、煙花旦、彩旦。臉譜較為活潑自由,如小丑臉譜,視劇情不同,可畫上蜻蜓、青蛙、蝴蝶、元寶、秤鉤等不同圖像。在表演技巧上,歌、舞、技並重,虛擬誇張、形象逼真。旦角的基本步法是碎步,但有快慢之分。小生、小丑有高步、矮步。矮步又分猴拳步、螃蟹步、蛤蟆步、掃腳步、下水步、上下嶺步等等。在技巧上,除基本的矮步功、扇子、手絹功外,還有板凳功、棍子功、耍傘、耍花鼓、耍稻草等。
萬載花燈戲萬載花燈戲
萬載花燈戲的音樂,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極富江南鄉土氣息。本調、平調多用於戲劇性較強的敘事唱段,花燈調的“強弱強”三拍子等,節奏豐富,別具特色。唱腔變化多樣,一律本嗓演唱,加上打擊樂採用音色較低的樂器,與聲腔融為一體,聽起來使人感到溫柔舒適,協調和諧。
“花燈戲”的主要曲調有:“花燈調”、“小調”、“平調”三大類。“花燈調”是花燈戲最原始的曲調。它們中間有些曲調是幾百年前隨贛南移民流傳到萬載來的,有的是本地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創作出來的。因此,在民眾中有著極廣泛的影響,如:“十盞花燈”、“十月插花”、“正月裡來是新年”、“十賀”等曲調,旋律優美,音型、節奏特色分明,具有輕鬆、活潑的特點,便於載。“小調”是除花燈調外的民歌。“小調”的內容也極豐富,也是花燈戲的重要部分,其中“十送”、“對花”、“打花鼓”等都是本地流傳的民歌小曲,節奏明快,易於民眾接受和掌握。
從萬載花燈到萬載花燈戲,經歷了坐唱“小曲”、“三角班”、“半班”等發展階段,直至如今,多姿多彩的萬載花燈戲,仍然始終保持著載歌載舞的燈彩藝術形式。

所需設備

設備
1、燈光
花燈戲早期演出時,舞台上的燈光是用油燈,也是當時唯一的燈光。到了20世紀50年代用的是汽燈,到了70-80年代,專業劇團用上了聚光燈、投影燈、跑雲燈、水燈、大型排燈、蜂窩燈腳燈、宇宙燈、頻閃燈追光燈、光芒燈、雪花燈、圖案燈、掃描燈、電腦字幕機等多種舞台效果燈。
萬載花燈戲萬載花燈戲
2、音響
成立專業劇團後,音響從電晶體擴音機到電子管擴音機,後來添置了現代調音台、功放器、無線話筒、領夾式無線話筒等。
3、布景
花燈戲早期階段,舞台上的布景只有一桌兩椅,如今演出花燈戲,從一桌兩椅逐漸發展為有平面布景和立體布景,還配備了專業舞美工作人員。
4、服裝
萬載花燈戲
花燈戲的古裝戲服裝,五莽四靠齊全,小生摺子、女披、官服、各種花旦衣、短裝、劍衣、老生衣、老旦衣等余套,現代服裝余套。還有各種頭盔、頭面、各種髯口、各種帽子等。
5、化妝
花燈戲早期階段的生、旦角化妝以品桃、元粉二色作為基礎色彩,眉部略用水墨加黑。小丑最初用白筆在鼻樑上略塗幾筆。但小丑臉譜較為活躍,視劇情不同,畫上蜻蜓、蝴蝶、元寶、秤鉤等不同圖象。成立專業劇團後,化妝改用油彩顏料,色彩多樣,的化妝跟其它劇種大致相同。
6、道具
花燈戲的道具,都是根據劇情需要自行製作或到外購置。
文戲的道具一般採用特製的手帕摺扇、花傘、花轎等。
武戲的道具一般採用各種把子等。
7、樂器
(1)打擊樂:
班鼓、堂鼓、梆子、大小鑼、大小鈸、小鐺、雲鑼、飄鑼、鋩鑼、馬鑼、包鑼、木魚、碰鈴、雲板。
(2)管弦樂:
竹笛、大小嗩吶、笙、高胡、二胡、中胡、低胡、三弦、琵琶揚琴、小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小號、中號、長號、圓號等。

文化傳承

辛亥革命後,萬載城鄉有些藝人不滿足自己的燈隊,他們發現了觀眾迫切需要看戲而請不到戲班的新情況,同時他們也感到組建戲班可以謀生餬口,於是添置了簡單戲箱頭面,組建了正式的花鼓燈戲班,就地取材,帶著幾台“小曲”(小戲)開始上門鬧墟,趕集……十餘年光景,逐漸開始唱“本戲”。當時,萬載城鄉新出現了六、七個專業的花鼓燈戲班。如康樂的高秉均1914年在小北關組成了“鴻福堂”,馬步的王生髮1917年在四都里組成了“金福堂”茭湖的易花子1928年在謝溪組成了“幸慶堂”,同時,還有新橋下汪錦松的“錦伢班”(即後期“鴻福堂”)馬步龍成生的“順利班”,雙橋柳包元的“德勝班”(即後期“幸慶堂”),高城聞長庚的“合盛班”。此外,白良、三興、萬歲橋、蘆洲、雙橋、鵝峰在三、四十年代還出現了十來個“林寶班”、“德業班”之類的季節性、業餘性花鼓燈小戲班。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這一民間瑰寶,為了這一劇種,1952年把老藝人又重新組織起來,成立萬載縣文聯實驗劇團,1955年改名為萬載“地方戲”劇團,排演了花燈小戲《數麻雀》、《爭背簍》、《雙賣紗》等傳統劇目。1979年,萬載“花燈戲”被列為全國33個補遺劇種之一,根據該劇種的藝術特色,正式定名為萬載“花燈戲”。1986年花燈小戲《三伢子釣魚》,參加省首屆“玉茗花”戲劇節,獲得“滿台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