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爾昌(1610-1693),字師二,號頤莊,清黃岡(今
新洲)縣人。清初詩人、學者、隱士。
萬爾昌出生於明末書香門第,幼好讀書,承家學,善詩文。少年即為
問津書院會課生,明崇禎九年(1636)鄉試舉人。由於目睹明王朝日益腐敗,深為憂憤,與明末著名愛國學者
顧炎武時有交往,常吟詩作文,議論時政。
崇禎十六年(1643),
張獻忠攻黃州城,萬爾昌在黃州南城清源門,哭訴五日夜,城破去武昌謁楚藩,亟言流寇急,建議防城不如防江的戰略。但楚王不聽,爾昌遂歸隱武湖家中。夏天,爾昌與兄里春在湖中望省城武昌火光沖天;驚曰:“省城破矣!”於是連夜輾轉走武昌,接避戰亂在省城的父母回來。居武湖,弟兄幾人審地勢、築堤障湖御賊,湖環黃陂、黃岡、江夏三邑,二百餘里。冬春引水灌湖,可避賊入境,亦可灌溉良田,於是十年無災患。又仿社倉之法將秋糧收購儲存,春荒平價售出,行之五年,鄉里受益。遇大飢年,則將存糧悉付郡守,賑濟災民。
甲申(1644)之變明亡後。參與組織“復社”,試圖恢復明宗。以史閣部殉節揚州,南都不守,遂隱居頤莊,與兄里春、弟爾升、永昶閉戶撰述相師友。結廬黃岡(今新洲)武湖之濱,共往來者自王一翥(子云)、杜於皇(茶村)、魏公韓(漁台)、胡承諾(石莊)、顧景星(黃公)數人。凡投靠清廷,名位顯赫者或官吏,不與交遊。
清順治六年(1649)故舊新科狀元
劉子壯登門拜訪,遂以冷眼相對。劉走後,即將黃表紙點燃,在門檻上一燒,曰:“我家清白門檻,不能讓他踏污了。”清黃州知府
于成龍慕其兄弟名,登門拜訪,亦避而不見。見樵夫漁子,輒終日相對,毫無倦容。誓以“父不會試,子不科場”與清廷相抗。
官府聞其才學,促赴京會試,在途中他故意將腳跌傷,不赴科場。後來湖北主考官
吳梅村寫信要他再次進京,考試時,其又墨壞試卷,自行落榜。直到滿清入關後,歷四十五年,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庚午,萬氏一族始出應試。其子為恪由庚午舉人中康熙十六年(1697)進土。以後族人功名更臻繁盛,據統計,新洲萬氏一門自清康熙二十九年至清末光緒三十一年(1690-195)共有貢生35名;鄉試舉人39名;進士11名,其中翰林4名。有秀才約205名。著有《頤莊文集》《頤莊隨鈔》行世。清
黃州府志、
黃岡縣誌、今新洲縣誌均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