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萬源市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萬源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萬源市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為深入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健全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製機制,促進教育公平,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達州市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達市府辦發〔2014〕68號)精神,結合我市教育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萬源市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萬源市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31日
萬源市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
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實施方案
為深入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健全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製機制,促進教育公平,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達州市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達市府辦發〔2014〕68號)精神,結合我市教育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立足本市實際,堅持“政府主導、以縣為主、統籌城鄉、區域推進、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原則,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均衡配置師資力量為重點,著力縮小區域、城鄉、校際教育差距,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到2018年,基本實現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目標。
二、主要目標
辦學條件基本實現標準化。合理調整學校布局,積極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教學設施、後勤保障等方面基本滿足教學需求;留守兒童學習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滿足,村小和教學點正常運轉;逐步實現國小班額不超過45人、國中班額不超過50人的目標。
師資隊伍業務素質整體提高。按照省定標準配齊各類學科教師,所有教師具備教師資格和達到規定學歷要求,學歷高一級教師所占比例明顯提高,學校之間教師學歷水平、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差距進一步縮小;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模式,促進校長、教師定期輪崗交流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教師師德修養和業務素質明顯提高。
經費投入基本保障教育發展。落實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制度,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建立生均公用經費動態調整機制,確保學校辦學基本需要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對不足100人的農村學校按100人撥付公用經費。進一步完善農村學校教師津貼、補貼制度。
教育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建立教育信息化服務體系,到2017年,基本實現“三通”(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建好“兩平台”(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學校寬頻網路全覆蓋,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惠民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資助體系,擴大資助規模,提高資助標準,規範資助管理;關注弱勢群體,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殘疾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三、工作措施
(一)最佳化農村中國小布局結構,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
1.科學合理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按照就近入學、相對集中、最佳化資源配置的原則和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及人口的增長趨勢,科學合理布局全市中國小校。打破區域限制,積極探索對口幫扶、委託管理、聯合辦學、集團化辦學等辦學思路,滿足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少年兒童就近入學的需要。控制中國小校辦學規模,保證校際間辦學規模均衡,對規模特別小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國中部分予以撤併,恢復部分生源較好、需永久性保留的村校,對生源偏少的農村校點,積極探索聯村辦學模式,大力發展寄宿制教育。解決城鎮學位緊缺問題,加快建設萬源中學白沙校區、太平鎮國小分校和職業教育中心。增加中國小學位7900個(萬中白沙校區3500個,太平鎮國小分校2000個,太平二小900個,職教中心1500個),到2017年,城鎮超大班額現象基本消除,城鄉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均衡。
2.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按照《四川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基本標準(試行)》、《農村普通中國小校建設標準》及有關行業建設規範,結合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全面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工程,努力使學校教室、衛生保健室、桌椅、圖書、實驗儀器、運動場、音體美等教學設施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學校宿舍、床位、廁所、食堂、飲水、洗浴等生活設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到2017年,新建標準化國小1所、國中1所,改建標準化國小34所、村小140所、國中28所,新建、改擴建教學及輔助用房70000平方米、食堂7000平方米、宿舍10000平方米、運動場130000平方米,添置教學儀器1845510套(台、件)、課桌凳23277套、學生用床6272張(單人)。
3.依法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穩定增長。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機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統籌各項收入,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按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的3%、2%足額徵收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專項用於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調整土地出讓收益的使用方向,本級政府從當年以招標、拍賣、掛牌或者協定方式出讓國家土地使用權取得的土地出讓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遷補償、土地開發等支出後餘額10%的比例,計提教育資金,專項用於教育事業發展。
責任單位:市教科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委農辦,各鄉鎮人民政府。(列首位的單位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建立優質資源共享機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1.發揮優質學校示範輻射作用。強化優質學校對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長期穩定的對口幫扶關係。萬源中學、萬源三中對口幫扶農村初級中學2所;萬源市職中對口幫扶黃鐘職中;太平鎮國小、太平二小對口幫扶農村鄉鎮中心國小2所;6所單設初級中學對口幫扶轄區內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或鄉中心校,10所中心鎮所在地中心國小校(含白沙實驗國小)對口幫扶轄區內1所國小。努力促進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整體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明顯提高。
2.積極推進學區化管理。繼續完善和推進學區管理機制,細化管理職責,建立學區管理考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學區管理機構的能動作用,形成學區範圍內經費、日常管理、課程建設、教師發展與設施使用等方面實現共享、合作,讓學區內每個學生接受同樣優質教育,促進學區教育優質抱團發展。
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以“三通兩平台”為抓手,加快學校信息基礎設施普及。加強教育網路建設,建立以萬源教育網為核心的基本覆蓋城鄉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服務體系。到2016年,全市所有中心校以上學校完成寬頻接入,中心校每個班級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開發豐富優質數位化課程資源。到2018年,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完成網路條件下的基本教學環境建設,信息化教學與學習環境基本建成,師生人人擁有網路學習空間,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普遍套用,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加強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提高學校實驗儀器設備、圖書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水平。
責任單位:市教科局、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委農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1.加強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市級領導聯繫薄弱學校制度,每一位市級領導聯繫一所鄉鎮薄弱學校。進一步完善中國小校長管理辦法,嚴格校長選拔程式、任職資格和考核。重視對農村校長的培訓,優先選派農村中國小校長參加定期資格培訓和提高培訓,提高農村中國小校長的管理水平。建立教師長效補進機制,制定優惠條件吸引人才、引進人才,提高待遇、改善環境、真心關懷留住教師。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嚴格依法履行對中國小教師的資格認定、招聘錄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職能,完善教師資格註冊制度,加強對全市教師資源的統籌管理和合理配置。
2.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完善師德考核評價機制。紮實開展課程研究,以提高教師新課程教學能力為重點,鼓勵引導青年教師勇於探索,改革方式方法,創新教育實踐,不斷提高培養人才的能力。繼續開展“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幹教師”和“名師”等評選工作,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建立5-10個“名師工作室”,並給予每年3-5萬元的科研專項經費。繼續開展對口支教、送教下鄉、城鄉教師教學互動等活動,建立教研員聯繫農村薄弱學校制度,不斷提升農村薄弱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3.建立校長、教師合理流動機制。加強編制管理,推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動態調整中國小教師編制,在編制總數內,增大學校招聘、調整、退出教師自主管理力度。建立校長定期輪崗交流機制和城區中國小教師到農村或薄弱學校任教服務制度,健全城鄉校際之間教師交流制度和骨幹教師巡迴授課、緊缺學科教師流動教學機制,到2017年交流人數達到應交流人數的10%以上。深化中國小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原中學教師職務系列與國小教師職務系列統一併入新設定的中國小教師職稱(職務)系列,如崗位出現空缺,教師可以跨校評聘,在崗位聘用中實現人員能上能下。職稱指標向鄉村學校傾斜,城鎮中國小教師評聘中、高級職稱應有1年以上農村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制定農村教師生活補助實施方案,從2014年1月起,對在編在崗的農村教師,每人每月發放不低於400元的生活補助。提高教師績效總量,特別是要提高農村教師生活補助費標準,設定貧困地區優秀教師和骨幹教師獎補津貼。
責任單位:市教科局、市委編辦、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委農辦、市文明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深化教育內部管理,促進教育公平發展。
1. 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義務教育國小實行“先登記再劃片”的免試就近入學辦法,國中招生探索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制學校對口招生的辦法。規範國中畢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考試,萬源中學高中招生定向均衡分配到服務區內的國中學校錄取比例逐步提高到50%以上。嚴格執行招生計畫,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突破教育主管部門核准的招生規模。國小實行以戶籍為準、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入學,太平鎮國小、太平鎮二小國小一年級招生實行統一登記,根據學位由電腦隨機分派確定學校;國中實行劃片招生、對口錄取、就近免試入學,太平鎮國小、太平鎮二小畢業生按招生計畫隨機分派到萬源中學、萬源三中、城南中學就讀,仙龍潭明天國小畢業生隨機分派到萬源中學、城南中學就讀。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完善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做好安全管理和衛生防疫工作。建立和完善質量綜合評價體系,改進評價方式方法,科學運用評價結果,全面提高辦學效益。
2. 關注弱勢群體,保障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納入城市教育事業發展整體規劃,按照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劃定服務區域,確保農民工子女與城鎮學生享受同等待遇。積極實施教育關愛工程,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路,推進留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完善學校教職工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機制,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規範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和學校鄉村少年宮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功能融合,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努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思想、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問題和困難。大力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保障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加大特殊教育投入,按照不低於同級普通學校生均公用經費3倍的標準,落實特教生均公用經費。全面落實國家規定的特教津貼等特殊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傾斜政策。加快農村學校食堂建設步伐,深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健全困難學生專項檔案和跟蹤幫扶制度,認真落實各項資助政策,保障其公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3. 落實“控輟”措施,鞏固提升“普九”成果。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措施,建立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目標責任制,把國小六年和國中三年學生鞏固率作為學校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生學籍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強信息監管,規範各類異動手續和辦理程式,切實鞏固提升“普九”成果。
責任單位:市教科局、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委農辦、市婦聯、市殘聯、市文明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保障機制
(一)強化政府職責,統籌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進一步加強對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的領導,成立由編辦、發改、教育、財政、人社、國土資源、住建等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相關職能部門在項目安排、建設用地、經費撥付、編制配置等方面給教育以優先和重點支持;各鄉鎮人民政府把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作為工作重點,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發展需要。各成員單位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把統籌推進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專項改革作為考核鄉鎮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要內容,與領導幹部的提拔、任用、獎勵和責任追究掛鈎,確保目標按時完成。
責任單位:市教科局、市委編辦、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委農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加大教育投入,建立保障教育經費的長效機制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義務教育投入體制,依法保障義務教育投入,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所需經費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疇,予以優先保障。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加教育投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加強薄弱學校改造,建立校舍維修長效機制,加大學校重點工程建設、學校標準化建設、教師培訓、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努力縮小全市義務教育發展差距,促進全市教育事業均衡發展。
責任單位:市教科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委農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強化監督檢查,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組織協調機制,領導小組每年組織召開一次專題會議,認真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領導幹部聯繫學校制度,及時了解和研究解決學校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健康發展。各鄉鎮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牢固樹立服務教育的意識,嚴禁向學校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切實保障學校和師生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學校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為學校營造安全、健康、和諧、文明的育人環境。紮實抓好教育安全和信訪工作,及時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要對各地各校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及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相關責任人依法問責。
責任單位:市教科局、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委農辦、市文明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