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壩銅鼓

萬家壩銅鼓

出土的青銅器中,最為珍貴的是5件銅鼓,顯示了銅鼓產生的初期階段所具有的原始性。鼓身僅有簡單紋布,均屬早期特徵。經專家鑑定,萬家壩銅鼓比晉寧石寨山等地出土的銅鼓型制更為原始,是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最古老的銅鼓。楚雄州的牟定祿豐等縣,都出土過萬家壩型的銅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家壩銅鼓
  • 外文名:Thousands ofdamsdrums
  • 性質:古代文物
  • 挖掘時間:1975年
簡介,延伸,

簡介

萬家壩型銅鼓以雲南楚雄縣萬家壩古墓群出土銅鼓為代表,流行時間春秋至戰國時期。其特點是:鼓面窄小,鼓胸特別膨脹,鼓足短,足徑大,體型小而略扁;器壁渾厚,器表粗糙,有的通體無紋,有的裝飾稚拙簡樸的花紋。
據考古資料證明,銅鼓源於作為炊具的銅釜,隨著社會的發展,銅鼓的功能也變化,既是歌舞伴奏的樂器,也是祭祀和慶典活動的禮器,還被奴隸主用作召集部落的重器,所謂“擊鼓山林,群蠻畢集”。隨後逐漸演化成為顯示奴隸主貴族財富和權威的禮器。由於銅鼓可以召集民眾、號召民眾和顯示社會地位,全社會都把銅鼓視為珍寶。奴隸主們不僅生前不惜重價多方羅致,以積銅鼓愈多愈榮,而且死後還備大批銅鼓隨葬。

延伸

依據形制和紋飾特點,中國古代銅鼓劃分為八大類型:萬家壩型、北流型、遵義型、靈山型、冷水沖型、石寨山型、麻江型和西盟型。
萬家壩銅鼓
萬家壩銅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