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基本情況
萬元店鎮地處凌源市區北部近郊,距市中心1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9°22′—119°27′;北緯41°20′—41°22′。北臨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寧城縣五化鄉,東銜遼寧省建平縣富山鎮,西接凌源小城子鎮,南鄰凌源鎮八間房社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發達,凌熱線公路橫貫鎮區,沿邊而過。
萬元店鎮地處紅山文化發祥地—牛河梁腳下。萬元店名稱的由來,有著一段翔實、動人的傳說。公元632年,唐代貞觀6年,薛平貴徵東攻打高句麗,在萬元店鎮區東北3公里的老官山屯兵駐紮,與敵軍作戰,後將此山改名稱曰“大王山”。 “大王山”西南不遠分布著七個酷似烏龜形的小山,民國前,稱七座小山周邊的地方為“七龜地”,後稱“西北地”(以凌源為坐標),萬元店村就坐落在七龜諸山之中。此地處在大凌河源頭一分支流沖積平原上,土地寬闊,平坦肥沃,具有極好的農耕條件。明神宗萬曆年間,開始有山東籍遷民來此,開荒占草,經不到百年,遷民增至數百,此地又是內蒙寧城、遼寧建平去往凌源的通商要道,經濟文化迅速發展,一李姓氏人家在此開了家“大車店”客源豐富,日進斗金,他人戲稱“萬元店”,從此流傳至今,廣為稱曰。此地自古就為商賈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沿革
萬元店鎮最初為黑溝鄉,成立於1953年。 1986年,撤鄉建鎮,即為萬元店鎮。1998年8月,經凌源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新進行村級行政規劃,熱水湯村劃歸凌源市直轄,成立熱水湯開發區。2007年,祝家營子村、朝陽溝村劃出。
行政區劃
現在,萬元店鎮下轄7個村:大杖子村、老官村、山頭村、鐵匠爐村、黑溝村、左杖子村、康杖子村,共64個村民組。鎮黨委、政府領導指數8名,書記1名,鎮長1名,人大主席1名、宣傳辦、黨辦、武裝部、綜治辦、老幹部辦、工會、婦聯、科協、統戰辦公室、團委、文教衛生辦公室、社會事務服務站、農業服務站、水利水保服務站、林業服務站、動物衛生監督所、司法所、信訪辦、法制辦、法律服務所、財政所、民政辦、派出所、計生辦等站辦所。全鎮機關行政幹部27人,事業幹部26人。7個行政村有“兩委”幹部30人。全鎮16個黨支部,黨員583名,其中鎮機關支部黨員61名。轄區總人口14827人。
自然情況
全鎮總面積 91.4平方公里。耕地26882畝,林地45376畝,其中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油松林36825畝。
萬元店鎮屬遼西丘陵山區,地勢西南低東北高,境內有3條季節性河流:大杖子河、熱水湯河、左杖子河,三條河流均屬大凌河源頭,經建昌、錦州流入渤海,總長42公里,流域面積56平方公里。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一般枯水期為270天。除雨季外,河段多數乾涸。
全鎮土地有平地、坡地、山地。平地主要分布在三條河流兩岸。全鎮呈群山縱橫、丘陵交錯狀分布。鎮內主要大山是老官村的大王山,海拔732米,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動人的傳說,全鎮群山環繞,綠樹成蔭,風光秀美,景色怡人。
萬元店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冷同季。春季氣溫較低,風沙較大、雨少;夏季風多、雨多、炎熱;秋季風多,秋高氣爽、雨水逐漸減少;冬季乾冷、嚴寒。全年平均氣溫9.5 °C,歷年最高氣溫43 °C,最低氣溫-34.6 °C,相對濕度55%;年平均風速3m/s;年平均日照數為2847小時;多年平均降水量430mm,年度間蒸發量變幅度大,最大蒸發量2200mm.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主要有儲量為500萬噸的鐵礦石,以及膨潤土、玄武岩,優質河沙等。鎮區周邊駐有大型監獄企業3家,居民近萬人。
經濟發展
萬元店鎮是以工業為主的工業強鎮,依託鐵礦石、膨潤土資源,形成鐵粉加工、深加工,膨潤土加工提純為產業鏈條的產業格局。經過幾年的發展,鎮黨委政府始終把產業升級、環保惠民,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放在首位,規劃設計形成萬元店鎮沿河工業帶,現已入住企業13家,有規模以上企業8家,固定資產投資超4000萬元項目2個。全鎮共有企業35家,其中工業企業24家,其中鐵選企業14家。
農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鎮發展保護地4500畝,建標準化畜牧小區35個,發展畜牧養殖大戶200餘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新增節水滴12316畝,建設安全飲水工程18處,全鎮7個村52個村民組吃上自來水。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萬元店鎮是凌源市域體系中的重要城鎮,為凌源副城之一,系遼寧省一百個示範性小城鎮建設之一。按照打造“設施配套、功能齊全、風格獨特”的省內一流小城鎮的設計理念,經過近幾年的強力推進,樓房建築總面積68000平方米,按城市化功能實現“三供”即:統一供水、統一排水、統一供暖,逐步形成商貿、餐飲、旅遊、文化、娛樂、交通、通訊多功能於一體的未來凌源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