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波

萬一波

萬一波,1964年1月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現工作居住瀋陽。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中途停筆數年,2008年以後有大量詩歌、散文作品問世。詩文常見各種報刊並被收入多種版本。獲首屆楊大群三農文學獎、第二十二屆魯藜詩歌獎。出版詩集《薰風點燈》(遼寧人民出版社)、《翅膀上的雪》(瀋陽出版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一波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行走的悲憫,《薰風點燈》序,

行走的悲憫

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使我們坐在家中,就能超越時空和地域,識別更多的物象,認識更多的人,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是當今人類的福份。也就是在網路上,我認識了萬一波先生。說是認識,其實從未謀面,倒是他的詩歌讓我們有了“神交”。其實,我之所以關注他,不僅僅在於他創作的活躍,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是同門兄弟——同為野人(洪永泰)老師的弟子的緣故。於一室聆聽教誨,在一處研討文章,交誼日久,所以關係就更親近一步。
作為一個政府機關公務人員來說,出差是經常的。馬不停蹄的考察學習活動,使這位仁兄經常顯得忙忙叨叨。通過部落格里的留言和交談得知,他去過國內很多地方,四川的地震災區、內蒙古大草原、荒漠戈壁、江南水鄉都閃現過他的身影。每到一處,都留下了讚美的詩行。給我的印象:他是一個用心而且勤奮的人,一個關注人性和物性的人,一個心懷大視野的人。他經常懷揣一顆悲憫的心腸,在中國大地上匆匆行走著、思考著、感受著、書寫著。
讀他的詩,撲面而來的是詩人的悲憫情懷,這種蘊藉於詩歌中的悲憫,給予萬物的生存平等和同情,形成了他詩歌的耀眼特質。《假如,藏羚羊跪倒在你面前》這組詩,藏北高原上幾近滅絕的藏羚羊給了詩人靈感,也引起了詩人深深的思考。“藏羚羊穿越一枚戒指/遠渡重洋,去滿足英國貴婦/深淵似的、無止境的、沒落/時尚。”(《沙圖什》)世界的危機,源於人類無法滿足的欲望和對異類的無止境的獵殺。而《傳說》中那個撅斷槍的獵手,似乎給了我們一線希望,但那畢竟是傳說,自覺的悲憫能喚醒人類的良知嗎?還得拭目以待。這是一組有關藏羚羊的童話,《通道》的出現,似乎讓我們懸著的心落到了地上。藏羚羊有了遷徙的通道,這是人類的進步,悲憫的回歸。
我們生活的時代,人一方面形成了自身感情的物化、鈍化,另一方面是對生物鏈條上的異類生存權利的漠視和無節制殺戮。欲望的膨脹,良心的缺失,人失去了對自然萬物的尊重和平等意識,肆意破壞環境,恣意地殺戮動物,一句話,人對世界沒了神聖感,對萬物沒了悲憫心!這種無情冷硬心理,在自然對立消亡以前,可能不會全部用於人自身;當自然對立消除殆盡,可能會完全用於人自身,那時人將處在何種狀況,不敢構想。再加數位化、機器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人離向善的本性會漸遠?金錢、利益、權力追逐的結果,必然是物化後冷硬的技術統治,人會和萬物一樣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悲憫,是對詩人自身的考驗,也是對社會良知的期待。海德格爾曾擔憂大型計算機的出現會導致人類思維趨向單一和規整,個體思想會逐漸消亡。假如有一天地球上只有人類和人類製造的機器相對峙,那將是怎樣的一番景象?用一顆悲憫心看待萬物,是一個優秀詩人必備的。
萬一波詩歌的另一個特點是他的鄉村情結。他身處大都市,心懷鄉野,這大概是這個年齡詩人的共同特質吧。鄉村養育了我們的童年,保存著我們對世界最初的記憶和幻想,是人性的孕育場,也是我們在物化時代尋求詩意棲居的回歸地。這部分詩,表達了詩人最為細膩的思想情感和純粹的人性拓展。這裡有親人、有純淨的愛戀和親情延續,無論走多遠都是他靈魂的指向和牽掛。“我很喜歡去鄉下的哥哥家吃飯/看那條黑狗見我撒歡,蹬鼻子上臉/看侄子的孩子挖著鼻孔,瞅我笑的眼神/看嫂子帶著小跑掏雞蛋、割韭菜/忙碌的身影,這些都讓我感覺到/我是受歡迎的。我還喜歡幫廚燒火/聽玉米秸稈在灶里爆響,看火舌/輕舔鍋底的樣子,我總覺得/鄉下的紅火才是真正的火,即使有煙/也能嗆出生活的真實,紅彤彤照亮心底/城裡的藍火只是加熱的工具,雖然乾淨/但缺少那種舒暢、熱烈的氛圍和/生生不息的滋味。我更喜歡在鍋底/的餘燼里煨一個地瓜或者土豆/等我返回時,我可以把它捂在懷中/帶回我狹小的公寓,慢慢地延續這份親情溫馨”(《 鄉下的火,城裡的火》)這種簡單明了的對比式的表達,寄託了作者的深情留戀,和那些故弄玄虛,沒有任何生活實感的東西形成了鮮明對比。再看他的《窗花》:“從不服輸的女人們/在熱炕上孵出一種情感/於是就有煽動著紅翅的蝶兒/熱辣辣爬上雪覆的窗欞/落進漢子們的酒盅/整個冰天雪地的北方/就被這片紅/鼓盪得熱火朝天了”這就是北方生活和浸透了北方生活感情的窗花,作者以小見大,表達了詩人最純粹的北方情結,見證了時代風俗畫和生活情趣。這樣的詩歌還有《打碗花》、《馬蘭花(組詩)》等。隱匿在鄉村背景下的是他的親人,在詩歌里,他們都一一走到我們面前,感受他童年的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完成了作者成長的感情歷程。而最重要的是,就是在這懷想式的抒情中,我們也不難體會作者的悲憫情懷。他關注被圈為開發區的水田,關注藥殘;近乎以一個稻草人的視覺,悲憫地感知那個柳林村的物非人非、世事變遷;他用愛包裹一個情愫,在公寓裡絲絲拆開,鄉間車、路、樹、井和所有的人物,都呈現在一幅掛在心底的老照片中。
當今我國的詩歌現實,實際上已經具有很多詩學本身的新的特性。比如我們在研讀很多詩人作品中都能強烈地感受到,“悲憫”成了新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的一種相當重要的情感基調。對於世界、自我、社會以至於我們的祖先與親人的深厚廣闊的悲憫情懷,是詩人的不容忽視的精神特徵。野人先生就是把一腔悲憫,滿腹柔情,通過簡短而犀利的文字,生動而富於生命的意象一點點打開,一層層展現的。這樣的詩歌已經超越了傳統詩歌比如“憫農”之類的社會情感而成了對世界的本體性姿態,是我們的詩歌精神走向進一步的博大、深厚與高邁的精神前提。讀野人先生的詩歌,不僅有助於我們認識和把握詩歌現實,也能幫助我們進一步地把握當下中國的精神現實。我認為,在野人先生的弟子和學生中,萬一波是得到了野人先生真傳的,雖然在境界上不能同日而語,但都很好地呈現了詩歌悲憫萬物的精神實質。
在他的詩中,還體現一種學者的風範,這是很多人難以望其項背的素質。無論對考古發現,歷史典故運用,哲理的闡釋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點。他能很好地做到了把歷史和現實、想像和生活、藝術的抽象和具象的有機結合,增強了詩歌的意蘊和語言的張力。請看《河南》:“夏商廢墟里的一粒麥種,/被一條大河灌溉幾千年。/從鄭州到駐馬店/再到洛陽、開封/在原腹地奔駛,/如行走在一個打麥場。//我路過的時候,/麥子已經歸倉。/金子似的麥粒,/在二里頭和三星堆祭器中發酵,/滴流成老莊雋永佳釀。//周天子的六騎馬車絕塵而過,/車輪沾滿麥芒。/厚實的香氣碾過大唐,/順東京汴梁茶館酒肆的幌子,/一直飄進元明清的內帳。//麥香馥郁高過雲台,/竹林七賢中走出稽康;/麥香裊裊掠過嵩山,/少林、嵩陽武馳文張。//在龍門的石窟中沉澱,/成度世的佛法;/在牡丹的花瓣上凝聚,/成國色天香。//夏商廢墟里的一粒麥種,/被一條大河灌溉幾千年。/在河南手捧麥粒,/也就捧起了中原,/捧起一個民族的福祉。/我路過的時候,/麥子已經歸倉。”
這樣的詩歌還有《水墨同里》等等,給我們想像美感的同時,我們好像經歷了一次歷史的洗禮,從麥子裡看見了一個農業文明古國的成長歷史,作為中原腹地的河南它在締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詩歌想像縱橫鋪陳,開合自如,達到了很好的審美效果。(作者簡介:漆明,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薰風點燈》序

有這樣一個人,他在丹東和瀋陽這兩座城市輾轉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的身體和別的城市人一樣,已經漸漸適應了城市的氣候和節奏,習慣了城裡的高樓大廈和中央空調。但他的心卻始終遊蕩在記憶中那個位於遼東丘陵腹地以種植水稻為主的小村莊。
那是他的出生地,他的老家,他的根。
他的靈魂夜夜都走在一條“返鄉”的路上,但“鄉”在哪兒呢?“……耳畔上再也尋不到知了搖曳多姿的長音兒和樹蔭下的蛙鳴/田野里找不見披著蓑衣的水鳥/我的村莊消失了,那泡子裡菱角的浮葉/和整天做著細碎夢的白花/也無蹤無影……”(《逝去的莊園》)。他記憶中的那個村莊曾是一個“月光漂白的村落”,有著能“呵出霧氣的井口”和“擅說夜話的玉米”,有著在“槽頭上打著響鼻的叫驢” 和“在秸稈里咀嚼一些甜蜜生活片斷的馬匹” ……
然而今天,這些他曾經熟悉的場景已經都不復存在了。全球城市化的的步伐像一條窮追不捨的惡狗,追得鄉村狼狽不堪,詩意全無。那個曾經的村莊,除了是他的出生地這一條無可更改之外,其他的好像都已經面目全非。這種變化既讓他痛苦又讓他迷惘。他的鄉村出身和既往的鄉村經驗,使他對城市純物質化的文明生活幾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排斥和不適感。他就像一根深深扎進城市肌肉里的刺,與這具現代化的肌體格格不入。他甚至覺得就是在城市再呆上20年,自己仍然是鴨綠江沖積平原上走出的一個農民。這種“異鄉人”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他急於找到他的“家”。然而這個“家”已經不再是出生之地的幾間老屋或幾畝稻田,他尋找的是一處精神的家園,心靈的港灣和靈魂的棲居之所。
他的心越想回去,他的靈魂反而漂得越遠。他就在這兩極之間徘徊、掙扎,就像一個種莊稼的行家裡手突然被沒收了所有可以耕種的土地一般,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困惑之餘,他以一個老農的本色,在自己內心的土壤里播下一顆顆情感的種子,並澆灌以靈感的泉水,施以真誠和熱愛之肥,最後長出了一行行綠色的詩歌莊稼。
他就是詩人萬一波。
和許多優秀的詩人一樣,萬一波的抒情主體主要有三個。一是寫對家園的眷戀和回望;二是寫對遠方的渴望和尋找中的迷茫;三是對世俗生活的實錄和反思。其中像《丘陵地帶》《星夜》《打碗花》《柳林村》《逝去的莊園/》《村夜》《麥子》《一條寂靜的路》等詩作藝術水準較高,是這一批詩歌中的精品。他或用白描的手法再現一個真實的勞動場景:“一輛運柴的拖拉機轉過山彎/山野歸寂。有三、兩佝僂身子的老人/在撿拾遺繭,影子忽高忽低/模糊不定,這讓我的心略生悲涼” (《空山》)。或用一個意象概括農民的宿命:“……有丘陵的地方就有柞樹/有柞樹的地方就有蠶/有蠶的地方就會吐出一條靈魂的/絲綢之路。這地方的人一生就像一隻蠶/那樣簡單。像蠶一樣食生活的葉/吐日子的絲,作命運的繭,然後自縛/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 ”(《丘陵地帶》)。或以物喻人寄託了對山里女人的理解和愛。“山窩人家,隨處可見/韭菜似的葉子叢生牆角/野坡、地頭。一滴雨水過後/開出藍盈盈的花朵,細碎/倔強,點亮山村寂寥的日子……用馬蘭花的愛,默默地/點亮山村苦寂的晨昏”(《馬蘭花》)。在這些詩篇中,他的語言是輕盈而意味深長的,並透著對那片土地的無限熱愛和悲憫之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下面這首《柳林村》:
你別指望在這個叫柳林的村子
找到一棵柳樹。四月飛花季節
從村頭到村尾,你也看不見一朵
柳絮。可老輩人講:以前村東
有一條河,河水流過的地方插柳成蔭
一個村子就嬌生慣養地環抱在這
鬱鬱蔥蔥的柳林中。柳林的消亡
始於那個把鍋鑄成鐵的年代
一個平原的村莊怎么也找不到
那么多的燃料,於是,就砍倒了
整個的柳林,投入到熱火朝天的
高爐中。因此,柳林村的名字一直
保留在那個年代發黃的老報紙上
樸素、冷靜的敘述筆調,娓娓道來的口吻,沉澱和反思了一個時代,起到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深刻效果。
萬一波從一出生就被打上鄉村的印記,參加工作後又常年在農口機關工作,可以說一直與農村和農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意思的是,他在丹東市工作期間,還在郊區租了一塊地專門用來種菜,並且一種就是數年。周末和節假日他幾乎都泡在那片地里。翻土、整地、撒種、施肥、澆水,儼然一個老把式。他經常把城裡的朋友帶過去品嘗他新鮮的蔬菜。頂花帶刺的黃瓜,第一刀的韭菜,新摘的辣椒、豆角,綠油油的小白菜……常讓大家讚不絕口。菜豐收了他還親自開車拉回城裡分送給朋友。汗水加汽油和路費,比買菜吃還要貴。但這正是他的可愛之處。他以這種方式讓他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種的不是菜,而是情懷。他甚至就是一行詩也不寫,我依然認為他是個真正的詩人。因為他真正擁有一顆浪漫的心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