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佛士豬籠草是一種熱帶食蟲藤本植物。莖可有15m長,直徑可達10mm。節間距最長為20cm。籠蔓最長可超過110cm。以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的名字命名。
它的分布非常廣泛,包括婆羅洲(Borneo)、蘇門答臘(Sumatra)、馬來半島(Peninsular Malaysia)和新加坡。萊佛士豬籠草擁有大量的變種,數目僅次於奇異豬籠草(N. mirabilis)。僅在婆羅洲就至少有4種不同的變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萊佛士豬籠草
- 拉丁學名:Nepenthes rafflesian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石竹目
- 科:豬籠草科
- 屬:豬籠草屬
- 分布區域:馬來半島東南部地區,柔佛,和蘇門答臘西海岸因德拉普拉到巴勒斯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植物學史,巨型個體,保護狀況,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萊佛士豬籠草是一種藤本植物。莖可有15m長,直徑可達10mm。節間距最長為20cm。籠蔓最長可超過110cm。
萊佛士豬籠草的下位籠呈球狀,有發達的翼(wing)。下位籠的高度很少超過20cm,但巨型個體的萊佛士豬籠草可有35cm高,15cm寬。上位籠呈漏斗狀,且其唇的前端凸出。這兩種捕蟲籠都有超過3cm的細長唇頸。
捕蟲籠的顏色豐富,從暗紫色到幾乎全白都有。典型的萊佛士豬籠草下位籠是淺綠色的且帶有紫色的斑點,上位籠則為奶油色。
萊佛士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有16~70cm長。花朵為紅色或紫色。每個小花梗上通常只有一個朵花,偶爾出現兩朵。
幼苗帶有棕色或白色的且容易脫落的長毛,成株則只有在花序上才一些稀疏的棕色短毛。
生長環境
萊佛士豬籠草一般生長在開闊的砂質濕地中。也曾在荒地森林(kerangas forest)、次生林、泥炭沼澤森林邊緣、正常森林和海邊的懸崖發現過萊佛士豬籠草。它通常可以生長在海拔1200m的地區,有時也會在海拔1500m的地方看到它。
分布範圍
栽培技術
萊佛士豬籠草是非常受歡迎的低地豬籠草,生活在一年大部分時間都炎熱潮濕的熱帶低地叢林中。但它也可以在晚上溫度較低且濕度也較低的中地地區生長。它可能是豬籠草收藏者見到的第一種相對耐寒的低地豬籠草。萊佛士豬籠草應該種植在陰涼的且有強烈散射光的環境中,或有明亮的人工照明的培養室里。澆水時套用軟水,最好為蒸餾水,以免鹽分積累。這不僅難看,也會損傷豬籠草的鬚根。不建議使用腰水的方法。使用潮濕,排水良好的介質較好。食蟲植物不需要餵食。豬籠草的消化酶沒有消化大型獵物的能力,消化不了的獵物會滋生細菌產生臭味,還會影響植株的健康。
植物學史
萊佛士豬籠最早於1819年由威廉·傑克博士(Dr. William Jack)發現。
得知威廉·傑克博士新發現的萊佛士爵士建議把這些新種寄回新加坡,使得在國內的人也能看到新發現的豬籠草麗,並能引起人們對蘇門答臘植物的重視。”
萊佛士豬籠草是當時所知的最大的品種。在1850年的《園丁與農夫(Gardener's and Farmer's Journal)》雜誌中,有關於萊佛士豬籠草是當時歐洲所知最大的豬籠草品種的描述。
巨型個體
巨型萊佛士豬籠草生長於婆羅洲西北海岸和古晉(Kuching)以西110km的士馬丹(Sematan)海濱小鎮。這種個體的原生地是一些植被茂密的森林。巨型豬籠草方方面面都比普通的萊佛士豬籠草要大。它的莖可攀至15m高的地方。葉片長度可為原來的2.5倍。下位籠可有35cm高,15cm寬,容積可達到1L。捕蟲籠的顏色多種多樣,從白底紅斑到深紫色都有。上位籠可能是全綠的或帶班的。它的花序也很巨大,可達1m。小花梗可達1.5cm,花帶有暗紅色的被片。
除了大小之外,巨型萊佛士豬籠草的葉片也與普通的不同,它的葉片帶有金屬的光澤。所以巨型萊佛士豬籠草不是因為環境的不同造成的,而是因為個體的差異。
保護狀況
由於原生地的破壞和盜採,包括萊佛士豬籠草在內的大多數的野生豬籠草都受到威脅。目前,萊佛士豬籠草列於CITES附錄II中,因此它的國際貿易受到了限制。如今市場上的萊佛士豬籠草都是通過組織培養、扦插、播種等方式得到的。
參考文獻
1^ Phillipps, A. & A. Lamb 1996.Pitcher-Plants of Borneo.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2^ Clarke, C.M. 2001.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3^ Adam, J.H., C.C. Wilcock & M.D. Swaine 1992. The ec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BorneanNepenthes.PDF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5(1):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