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字義
〖名〗豆類的總稱
菽者稼最強。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春秋·考異郵》
又如:菽水(指豆和水,指菲薄的飲食,形容生活的清苦;指晚輩對長輩的奉養);菽水藜藿(粗茶淡飯。藜藿:野菜;豆葉);菽乳(即豆腐);菽麥(大豆和麥);菽麥不分(豆、麥不分。亦指是非、好壞不分)。
【菽藟】(-lěi)小草名
王逸《九思·怨上》:“菽藟兮蔓衍,芳虈(xiāo)兮挫枯”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𠀤式竹切,音叔。《物理論》眾豆之總名。《詩·幽風》禾麻菽麥。《春秋·定元年》隕霜殺菽。《注》大豆之苗。《禮·檀弓》王注熬豆而食曰啜菽。
又《唐韻古音》式沼反。《詩·幽風》烹葵及菽。葉下棗韻。
又《篇海》子了切。《集韻》通萩。詳萩字注。 《詩疏》亦作叔。《廣韻》同尗。
音韻方言
廣韻
xiuk [ ɕiuk˧ ] ‖ [ hljɯwɢ ]
式竹切,入屋書 ‖ 尗聲覺2部 同尗
【註解】尗,豆也。菽,上同
【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
叔 | 式竹 | 書 | 屋三 | 屋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東 | 通 |
方言
粵語:suk6
客家話:[寶安腔]suk7[台灣四縣腔]suk7[陸豐腔]siuk7[海陸豐腔]shuk7[梅州腔]shuk7[客英字典]shuk7[客語拼音字彙]sug5
(音韻方言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