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希·馮·貝多芬 作曲 李士勛 譯 (兩幕歌劇) 歌詞根據布伊利·馮·J.·索恩萊特納和G.F.·特萊什克的原作,全本由威廉·岑特納再版並撰寫前言,根據斯圖加特、菲利浦·雷克拉姆、出版社版本翻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菲岱里奧
- 作品別名:費德里奧
- 創作年代:1805年
- 文學體裁:歌劇
- 作者:路德維希·馮·貝多芬
歌劇介紹,歌劇賞析,作者介紹,劇情簡介,初涉戲劇,歌劇雛形,歌劇原作者,歌劇改名,遭遇挫折,四首序曲命運,
歌劇介紹
主要人物:
費爾南多---首相,男中音
弗羅雷斯坦---政治犯,男高音
菲岱里奧---實際上是為救丈夫而女扮男裝的弗羅雷斯坦的妻子萊奧諾拉,女高音
洛克---守獄長,男低音
瑪塞麗娜---洛克的女兒,女高音
雅基諾---門衛,男高音
其他人物:官吏,士兵,民眾,犯人;
時間:18世紀中葉
地點:西班牙塞利維亞城堡附近的一所國家監獄
貝多芬的《菲岱里奧》是一部三幕抒情歌劇,於1805年首演於維也納。歌劇內涵:不論其宏偉的音樂和藝術的內涵如何,即使不加任何評論,它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無條件地贏得觀眾和聽眾。這不僅僅是因為歌劇倍受人們喜愛,而且也因為它確實偉大。例如第三首四重唱,它讓四個人在不同感覺的基礎上同時關照自己內心的激動;還有萊奧諾拉、弗洛列斯坦和皮查羅的詠嘆調,經過漫長的監獄之夜又重見光明的犯人們合唱時那無與倫比的情緒,聲音那么渾厚有力、一聲比一聲高亢的監獄四重唱在重新會合成二重唱時的感情騷動;還有在部長的人道主義懺悔中旋律優美的第二終曲頌歌式的激動。事實上,所有這一切都是對音樂藝術的最莊嚴的啟示。
歌劇賞析
貝多芬的萊奧諾拉,歌劇舞台上最激動人心的形象之一,也不純粹是幻想的形象,更確切地說,可以追溯到一個歷史人物身上,那個隱姓埋名的“杜蘭尼的貴婦”(Dame de Touraine))就曾經從雅各賓黨人的監牢中救出自己的丈夫。這種奇蹟般的拯救符合當時人們的口味。當時的小說和戲劇,在很大程度上都充滿了這樣的情節。
因此,那位醫生、哲學家兼畫家的卡爾·古斯塔夫·卡魯斯(1789-1869)在一封信中的話,對於《菲岱里奧》來說也是恰如其分的:
“精神的最大滿足產生於聲音王國。他好像總是感到旋律在不斷地縈繞著自己,雖然自己不能創造它,但仍然覺得它是那樣舒適,在音樂的旋律中,他似乎感覺到自己得到了完善。”
作者介紹
在貝多芬的全部創作中,絕大部分為交響樂作品。儘管他親自創作的歌劇只有一部,但這並不等於貝多芬與戲劇界沒有多大關係,也不等於他不喜歡戲劇,如果那樣以為就錯了。正相反,早在童年時期,他就熟悉戲劇音樂,因為不僅他的祖父、他的父親,而且他的第一位老師托比亞斯·弗里德里希·普費弗爾,都曾經在波恩劇院裡工作過。年輕的貝多芬在1783、1784年的演出季節里,曾直接參與了Cembalopart一劇的排練和演出並受到信任。1786年以後,他在波恩歌劇院任樂團指揮多年。後來,貝多芬移居歐洲歌劇最活躍的重要城市之一維也納。
劇情簡介
第一幕
皮扎羅怕自己的罪行被弗羅雷斯坦揭發,羅織了罪名讓弗羅雷斯坦入獄。弗羅雷斯坦之妻利奧諾拉女扮男裝並化名菲岱里奧,潛入監獄,到監獄看守羅可手下工作。羅可的女兒馬捷琳娜愛上了菲岱里奧,並且冷落自己的未婚夫雅丘諾。菲岱里奧利用羅可對自己的信任,說服羅可,讓自己也可以跟隨著與囚犯接觸。但羅可有一個條件,就是菲岱里奧不能接近一名被特別關閉的囚犯。利奧諾拉猜想,這就是自己的丈夫。
皮扎羅來視察,因為他收到風,大臣回來監獄視察,所以他一下子就提高了警覺。若大臣發現了弗羅雷斯坦沒死,把真相就會大白。所以不是弗羅雷斯坦死,就是他亡。他命令羅可下手謀殺掉弗羅雷斯坦。羅可開始還拒絕,但後來在金錢的誘惑下還是服從了。他要和菲岱里奧為弗洛倫斯坦挖一個墓。利奧諾拉十分憤怒,她請求羅可,讓囚犯們出來透透氣,暗中觀察一下,丈夫可在裡面。但遺憾在囚犯中並不見弗羅雷斯坦的身影。皮扎羅對羅可得自把自為十分憤怒。
第二幕
在地牢里,弗羅雷斯坦出現幻覺,看到妻子利奧諾拉像天使一樣出現了。利奧諾拉請求羅可,給這囚犯一點酒和麵包。他很快就認出了囚犯就是自己的丈夫,但弗洛倫斯坦卻沒有認出她。皮扎羅來了,弗洛倫斯坦與之爭論起來。皮扎羅手裡拿著匕首上前。 突然,利奧諾拉上前插在二人之間,拿出一支手槍頂住皮扎羅。千鈞一髮之際,嘹亮的小號聲宣布著大臣來了。皮扎羅要逃跑。弗羅雷斯坦和利奧諾拉得救了,互相擁抱。大臣認出了弗羅雷斯坦,擦出了真情,釋放了監獄的囚犯。
初涉戲劇
他最初涉及的並非歌劇,而是一出芭蕾啞劇。那是著名的舞蹈家薩爾瓦多·維加諾(Salvatore Viganó)設計的《普羅米修斯的造物》(Die Gesch?pfe des Prometheus)。
這位舞蹈家一向致力於“在姿態和感覺的深度與表現純粹的美”方面創造一種新的風格。這齣芭蕾啞劇首演於1801年3月28日,歷久不衰。1801年演出15場,1802年演出13場。無論如何,戲劇界人士的目光從那時起就已經轉向貝多芬,把他看作是戲劇作曲家了。有時候機遇非常關鍵。1803年,維也納劇院院長申肯奈德請這位作曲家為他的劇院寫一部歌劇。翌年劇院領導易人,新的領導人布勞恩·馮·布勞恩塔爾一上任就與貝多芬簽了約。
歌劇雛形
1803年,維也納劇院院長申肯奈德請這位作曲家為他的劇院寫一部歌劇。翌年劇院領導易人,新的領導人布勞恩·馮·布勞恩塔爾一上任就與貝多芬簽了約。
當時風靡維也納的凱魯比尼的《送水人》之所以能引起貝多芬的注意,不僅是因為它的音樂,而且也由於它的內容。所以,當宮廷劇院秘書約瑟夫·索恩萊特納(1766-1835)建議採用一部法國歌劇的德文譯本時,貝多芬高興地採取了行動。而這部作品與令人佩服的《送水人》一樣,腳本出自同一位作家之手。那就是讓·尼可萊·布伊利(1763-1842)的《萊奧諾拉或者夫婦之愛》。
歌劇原作者
讓·尼可萊·布伊利(1763-1842),首先是一位法學家和官員,其次才是一位文學家。激情使他從法國大革命動盪歲月里的真實事件中汲取了素材。他本人曾是那場大革命的見證人。
布伊利的可吟唱的、對話式的和富有文采的腳本早已被法國作曲家皮埃爾·嘉瓦(1761-1825)譜曲並於1798年在巴黎上演。
歌劇改名
這齣歌劇的總譜完成於1805年秋。為了避免與1804年10月3日在德勒斯登上演並受到歡迎的由佩爾作曲的《萊奧諾拉或者夫婦之愛》相混淆,貝多芬不得不惋惜地將《萊奧諾拉》改為《菲岱里奧》。此外,這個名字來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辛白林》,原是一個忠誠的女人的化名。
遭遇挫折
如果說這部歌劇的雛形1805年11月20日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演出反應冷淡,主要原因毫無疑問是外部環境不利。當時維也納正處於敵人占領之下。大多數本地人都不願意在劇院裡與法國的軍官和士兵坐在一起。評論也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甚至像犯人合唱那樣充滿靈感的光彩唱段,也被《萊比錫音樂報》的專家貶為“明顯的失誤”。所以,《菲岱里奧》演出了三場之後便從節目單上消失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貝多芬的朋友和施主們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決不想在這第一個挫折面前偃旗息鼓,即使要作一些改動,他們也在所不惜。作曲家沒有拒絕朋友們的善意忠告,劇情變得更緊湊,原來的三幕被壓縮成兩幕,刪去了一些,改動了一些。在首演中擔任弗洛列斯坦那個角色的不夠完美的演員也換了新人。
事實上這第二個本子1806年3月29日在維也納上演時受到了十分熱烈的歡迎。這部作品在第五場演出之後又一次被取消了,這一次的責任在貝多芬本人。因為他認為自己在財政收入上受到欺騙,所以他收回了總譜,這樣一來,繼續演出就不可能了。
從那以後,《菲岱里奧》被擱置了八年。
1814年,宮廷歌劇院的三名成員請求作曲家將《菲岱里奧》的演出權轉讓給他們。在作徹底的重新檢查和改動的條件下,貝多芬同意了。轉向戲劇的導演兼劇作家弗里德里希·格奧爾格·特萊什克(1776-1842)精心潤飾了文字,作曲家重新改寫了樂曲,進行了一項“世界上最艱辛的工作”。1814年5月23日《菲岱里奧》終於以最後的形式上演了。
四首序曲命運
第一首C-大調序曲直到貝多芬逝世以後才以作品第138號發表。估計在作曲家生前從未被演奏過。眾所周知,它在首演之前就被淘汰了,代之以第二首序曲。
第四首E-大調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