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肖蛸

華麗肖蛸

拉丁學名:Tetragnatha nitens (Auidouin, 1872)。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華麗肖蛸
  • 拉丁學名:Tetragnatha nitens
  • :動物界
  • :蛛形綱
  • 蛛形目
  • 亞目:後紡亞目
  • 肖蛸科
  • 亞科:肖蛸亞科
  • :肖蛸屬
原始文獻,生境,國內分布,國外分布,資料來源,形態特徵,雌蛛,雄蛛,鑑別特徵,生物學特性,地理分布,

原始文獻

Histoire Naturelle 1(4): 323, pl.2, fig.2.

生境

多在棉株間結網。

國內分布

河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新疆,台灣。

國外分布

遍布熱帶區。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綱 肖蛸科:164-168

形態特徵

雌蛛

體長8.00~14.20。一雌蛛體長11.16:頭胸部長3.60,寬2.25;腹部長7.74,寬1.98。螯肢長3.42。背甲黃褐色,兩側淺黑褐色,邊緣有淺褐色窄邊。頸溝和孜射溝明顯,淺褐色。中窩較深,“八”字形。兩眼列均稍後凹,前眼列稍寬於後眼列。前中眼基部周圍的黑色眼斑不如其餘6眼明顯。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38:0.13);後中側眼間距等於後中眼間距(0.30:0.30)。前、後側眼間距0.20。中眼域長0.48,前邊寬0.43,後邊寬0.55。前中眼>後中眼=後側眼>前側眼(0.15:0.13:0.13:0.11)。額高0.20。
華麗肖蛸
華麗肖蛸
螯肢黃褐色,具前、後護齒,但前護齒非常小。前齒堤有10齒,第1齒位於螯牙的基部,第2齒較小,並與第1齒相隔一段距離,第3齒與第2齒的間距較第1齒與第2齒的間距近,後續7個齒;後齒堤有11齒,其中第1—5齒間距較遠,第5齒與前齒堤的第3齒相對應,後續4齒,較小,間距短。螯牙在後側面近基部處具一尖突。下唇淺黑褐色,顎葉和胸板淺黃褐色。步足黃褐色,腿節顏色較淺。腿節Ⅰ具8根前側刺,背面有2排11根聽毛;腿節Ⅱ、Ⅲ各有2排10根聽毛;腿節Ⅳ有1排11根聽毛。
步足測量:Ⅰ 29.70(8.37+10.26+9.00+2.07),Ⅱ19.62(6.21+6.57+5.58+1.26), Ⅲ9.09(3.15+2.88+2.43+0.63), Ⅳ18.81 (6.39+6.12+5.40+0.90)。足式:1,2,4,3。腹部圓筒形,前半部較後半部粗,後端稍向後上方突出,形成一短尾。背面為一淺黑褐色寬縱帶,縱帶中央稍靠後有一倒“V”形細毛區,縱帶後端呈黑褐色。腹部側面的上半部銀白色,下半部淺黑褐色。腹部腹面中央為一淺黑褐色縱帶,帶的兩側銀黃色。生殖蓋長大於寬,但長不達寬的2倍,納精囊1對,端部呈卵圓形,連線管短、寬,中納精囊亦呈卵圓形,下連一短管,3個囊排成一橫列,近乎在一水平線上。
華麗肖蛸
例圖

雄蛛

體長7.30~10.89。一雄蛛體長10.89:頭胸部長3.96,寬2.34;腹部長7.20,寬1.89。螯肢長4.50。背甲、螯肢、步足、下唇、顎葉和胸板的顏色、斑紋與雌蛛相像,眼的排列近似於雌蛛。螯肢前面接近螯牙的基部具一在中部分叉的婚距。具前、後護齒,其中前護齒較大,後護齒較小。前齒堤有10齒,第1齒大,向遠端彎曲,與婚距和前護齒呈三叉形排列,第2、3齒較小,間距較大,後續6齒,很小,並向螯肢方向依次漸小;後齒堤有11齒,第1齒最大,後續10齒,間距近乎相等,並向螯基方向依次漸小。
華麗肖蛸
雄蛛
腿節Ⅰ的前面有8根刺,靠近基部的3—4根刺很小,而其餘4~5根刺向遠端依次漸長。腹部圓筒形,前半部稍較後半部粗。整個腹部的底色呈黃褐色至淺黃褐色,密被銀白色鱗紋,具黃色素。有的個體背面中央具一分支的淺色縱條紋;有的個體在背面前半部每側各有一列淺褐色小斑點。
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7.02(3.24+0.99+1.44+1.35);步足Ⅰ 34.65(10.26+11.79+10.35+2.25),Ⅱ22.50(7.20+7.11+6.75+1.44), Ⅲ10.71(3.78+3.42+2.79+0.72), Ⅳ22.14(7.65+7.20+6.21+1.08)。足式同雌蛛。觸肢器的引導器無側褶,頂部不膨大,半圓形;副跗舟較寬,頂部有較淺的“V”字形刻痕。

鑑別特徵

雄蛛的觸肢器、螯肢和雌蛛的生殖蓋的形狀都與博氏肖蛸 T.boydi相近,但本種雌蛛螯肢的後護齒稍大於第1齒,納精囊和中納精囊排成一橫列;雄蛛螯肢前齒堤的第2齒稍向上彎曲,引導器的頂部不膨大,副跗舟頂部的“V”字形刻痕淺,而不同於後者。

生物學特性

(1)習性:多在棉株間結大型水平圓網,以網捕食棉蟲。沒有利用舊網習性,每天均需結網。該蛛晝伏夜出,一般下午17時以後出來結網。交配在網上進行,有自殘習性。雌蛛有護卵習性。
(2)歷期:華麗肖蛸幼蛛大多數蛻皮6次有7個齡期,少數蛻皮5次,只有6個齡期。各世代的歷期長短不一。但都以二齡幼蛛的歷期為最長,一齡的歷期為最短。
(3)壽命:華麗肖蛸成蛛的壽命一般在60左右,最長可達111天。各世代表現出差異,平均壽命:第一代55.57天(37-84天);第二代45.70天(33-59天);第三代70.70天(49-101天);第四代51.78天(43-69天);第五代72.00天(40-109天),以第三、五代成蛛的壽命為最長。
(4)年生活史:華麗肖蛸在湖南省長沙市以成蛛和幼蛛越冬。在該地區室內25-28℃條件下飼養,一年可發生5個世代,其中以第一代歷期為最長,第三代最短。各世代出現的時間見表179。自然條件下的代次要少於此代數。
(5)繁殖性比:雌雄性比為1.20:1,雌蛛多於雄蛛。一般第一和第二代雌蛛明顯多於雄蛛,第五代則雄蛛多於雌蛛。產卵袋數:每頭雌蛛一般產5-7個卵袋,最多產10個。隨著代次的不同產卵袋數不同,第一代平均5.33個,第二代5.75個,第三代5.00個,以第三代為最多。卵袋含卵量:平均每個卵袋的含卵量在70粒左右。最多達150粒以上。隨著代次的不同,卵袋內含卵量有差異:第一代平均58.50粒,最多98粒;第二代平均92.41粒,最多144粒;第三代平均85.63粒,最多151粒;第四代平均74.32粒,最多142粒;第五代平均62.20粒,最多153粒,以第二代的卵袋內含卵量為最多。產卵量:單雌平均一生的產卵量為450粒左右,最高產卵量超過700粒。由於代次不同,產卵袋數和含卵量不同,因此,產卵總量也不一樣,平均產卵量在第一代為311.81粒;第二代531.36粒;第三代613.97粒;第四代475.65粒;第五代311.00粒,以第三代為最高。孵化率:由於代次不同,孵化率也表現出差異,以第四代的孵化率最高,第一代為最低。
(6)幼蛛成活率:華麗肖蛸幼蛛發育到成蛛的成活率較低。根據王洪全等(1980)的飼養,從幼蛛到成蛛的過程中有61.70%的個體死亡,其成活率僅有38.30%。其中以第一代的成活率最高,達58.30%,第四代成活率最低,僅有22.00%,其它各代情況是:第二代36.00%;第三代41.90%;第五代55.00%,總成活率只有38.30%。
(7)抗逆能力:根據王洪全等(1983)試驗:耐飢能力:由於性別和齡期的不同,表現出耐飢能力的差異,以雌成蛛耐飢能力較強,雄性亞成蛛最差。在停止供食之後,雌成蛛可活20天,五齡幼蛛可活18天左右,雄性亞成蛛只有15天。耐乾旱能力:在停止供應水的情況下,四齡幼蛛可成活23天,亞成蛛13天,成蛛可達55天,而且交配後的雌蛛仍可產卵,不過產的卵袋數較少,一般只產3個卵袋。以雌性成蛛的耐乾旱能力較強,亞成蛛最差。

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遍布熱帶區。
國內分布:河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新疆、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