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實驗區,是由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簡稱“平教會”)在中國大陸建立的最後一個實驗性質的區域,其覆蓋範圍為國民政府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的全部區域,包括巴縣、江北、合川、江津、永川、綦江、璧山、銅梁、榮昌、大足北碚等十縣一局,共有人口532萬,耕地1230萬畝,農民70萬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西實驗區
- 耕地:1230萬畝
- 農民:70萬戶
- 人口:532萬
華西實驗區,成立經過,工作過程,實驗區的活動經費,重要意義,創始人,
華西實驗區
成立經過
1939年,平教會從長沙遷到重慶。1940年7月,經教育部備案,平教會在巴縣歇馬鄉(今重慶北碚區歇馬鎮)創立私立鄉村教育學院,設立有鄉村教育系、農村經濟系,開始了戰時的鄉村建設活動。1940年,經省政府主席張群同意,指定璧山為“試驗縣”,開始在璧山進行考察調研等。抗戰勝利後,平教會幹事長晏陽初與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群商議,並經國民政府批准於1946年11月劃定巴縣和璧山縣為實驗區域,稱“巴璧實驗區”,因後來實驗區擴大為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整個區域,因此改稱“華西實驗區”。華西實驗區自成立到1950年12月結束,共歷時近四年時間,期間在璧山、巴縣、北碚等地有過成績顯著的鄉建?>實驗。
工作過程
1946年11月“巴璧實驗區”成立,總辦事處設在璧山省立醫院,內設秘書(陳滋國)、合作社輔導員(李國楨)。實驗工作也從璧山開始,初在青木、城南、來鳳、河邊4鄉鎮開展試點工作,1947年6月,璧山縣參議會決定在全縣開展實驗工作,並通過了巴璧實驗區代擬的《璧山縣地方建設中心工作三年計畫大綱》,組成三年計畫推行委員會,下暫設教育、經濟委員會。同年11月,依照地理形式、經濟文化、人口分布,劃璧山為254個學區。此學區不但是教育推行單位,而且為經濟組織單位,凡實驗區計畫中的一切經濟建設事業,均以學區為單位,配合民教逐步推行,實現由組織教育達到組織生產。1947年8月,實驗區各縣紛紛要求開展實驗工作,尤以北碚、巴縣請求最力,平教會遂決定更名“華西實驗區”,實驗範圍逐步擴展,1948年初,擴大到50個鄉鎮。1948年2月,巴縣全面開展實驗工作,4月以後,江北、銅梁、合川、綦江4縣的部分鄉鎮也開始實驗工作,10月又加上江津的16個鄉鎮。據1949年11月統計,實驗區已擴展到7縣1局的160個鄉鎮。其他永川、榮昌、大足實驗工作尚未開始,四川就解放了。1950年12月,在重慶市軍事管制期間和抗美援朝的歷史條件下,“平教會”、華西實驗區、鄉村建設學院受到不公正處理,被視為反動組織、美帝侵略和奴役中國人民的工具和進行“奴化”教育的反動學校。“平教會”被宣布解散,華西實驗區和鄉村建設學院被接管。
1986年,中共重慶市委決定於1986年8月31日以在《重慶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的形式,給“平教會”、華西實驗區、鄉建學院平反,恢復名譽。《人民日報》海外版於同年10月14日予以轉載。這件冤案終於得到澄清。
實驗區的活動經費
1949年2月以前由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自籌(在國內外募捐而來),因經費有限,工作著重在成人教育方面,經濟建設工作只選在少數鄉鎮進行。1949年2月後,得到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幫助,實驗區才普遍展開經濟建設實驗工作,同年11月20日,復興會停止幫助,實驗區工作開始大為緊縮。1950年11月,鄉建學院被軍管,平教會被宣布為反動組織,華西實驗區結束了其歷史。
重要意義
華西實驗區被學術界譽為晏陽初在中國建立的最後一個“鄉村建設實驗基地”。與他的“定縣實驗”相比,“華西實驗區”的鄉村建設思想更加系統和成熟、實驗的內容與範圍更加豐富和廣泛,對後來台灣地區土地改革和菲律賓、加納、哥倫比亞等國家鄉村改造運動的影響更為直接。
創始人
晏陽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平民教育家,民國鄉村建設代表性人物之一,1923年至1949年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幹事。1940年,晏陽初在重慶歇馬場創辦鄉村建設學院,同時將璧山縣指定為實習區,1946年建立“巴(縣)璧(山)實驗區”,1947年更名為“華西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