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地區

江津地區

已經撤消的行政區,現在多以渝西地區替代江津地區的叫法,位於重慶市西部,以駐地為江津而得名,是長江上游重要的航運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也是川東地區的糧食產地、魚米之鄉。江津地區東鄰重慶市主城重慶市綦江區,南界四川省瀘州市貴州遵義市,西接四川省內江市四川省資陽市,北靠四川省廣安四川省遂寧市,幅員面積13247平方公里,轄江津永川合川璧山銅梁大足榮昌潼南

基本介紹

1936年(民國25年),四川省下設行政督察區,成立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地璧山縣,轄璧山縣、巴縣、永川縣、江津縣、江北縣、合川縣、榮昌縣、綦江縣、大足縣、銅粱縣、北碚管理局。
1946年11月(民國35年),平教會幹事長晏陽初與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群商議,並經國民政府批准於1946年11月劃定巴縣和璧山縣為實驗區域,稱“巴璧實驗區”,總部駐璧山省立醫院內。隨後“巴璧實驗區”擴充到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全區,改稱“華西實驗區”。總部仍駐璧山。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後,成立川東區巴縣行政專員公署管轄(巴縣專署),駐地巴縣,轄巴縣、璧山縣、江津縣、永川縣、合川縣、江北縣、銅梁縣、榮昌縣、大足縣、北碚管理局、綦江縣、南川縣、長壽縣和涪陵縣。
1949年12月20日,巴縣行政專員公署改駐璧山,更名璧山行政專員公署(璧山專署),轄地不變。
1950年12月,由於重慶市實行軍事管制和抗美援朝等因素,平教會、華西實驗區鄉村建設學院被接管,華西實驗區停止工作,直到1986年8月,重慶市委為平教會、華西實驗區、鄉村建設學院平反。
1951年4月,璧山專署駐地遷至江津,更名江津專區,轄江津縣、璧山縣、巴縣、永川縣、合川縣、銅梁縣、榮昌縣、江北縣、綦江縣、大足縣。
1952年,綦江縣、長壽縣、江北縣劃入重慶。
1953年,巴縣、綦江縣、江北縣再劃歸江津專區。
1960年,江津專署駐地遷往永川,名稱不變,巴縣、綦江縣又劃入重慶。
1968年,江津專區更名江津地區。
1976年1月,江津地區江北縣歸入重慶,將綿陽地區的潼南縣劃入江津地區,轄江津縣、璧山縣、永川縣、合川縣、潼南縣、銅梁縣、榮昌縣、大足縣(稱之為江八縣)。
1981年,江津地區更名為永川地區。
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區併入重慶市。
1992年3月9日,永川縣撤縣設市,設立縣級永川市。
1992年8月4日,江津縣撤縣設市,設立縣級江津市;合川縣撤縣設市,設立縣級合川市。
1997年6月18日,重慶恢復直轄市。
2006年10月22日,江津市撤市設區,設立江津區;永川市撤市設區,設立永川區;合川市撤市設區,設立合川區
2011年10月27日,大足縣撤縣設區,設立大足區
2014年5月2日,璧山縣撤縣設區,設立璧山區;銅梁縣撤縣設區,設立銅梁區
2015年4月28日,榮昌縣撤縣設區,設立榮昌區;潼南縣撤縣設區,設立潼南區
至此原江津地區全部撤縣(市)設區,成為重慶的發展新區,未來發展的主戰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