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K街位於美國 國會山 和白宮 之間,由西向東,橫貫華盛頓北部。是美國一條著名的“遊說一條街”。它雲集了大批智庫、遊說集團、公關公司 、民間組織、國際總部,世界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也在此落戶。如果美國紐約“華爾街 ”是國際金融中心的話,那么華盛頓的“K街”可謂是風雲變幻的國際政治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盛頓K街
- 外文名: “K St”
- 位置:美國 國會山 和白宮 之間
- 別稱:“遊說一條街”
- 地位:國際政治中心
名詞介紹,發展史,影響力,知名公司,相關事件,醜聞,幕後推手,
名詞介紹
“K”街,本名 “K St”(St 是street,就是街道的意思)。 K街由西向東,橫貫華盛頓的北部。這條街上集中了大批智庫、遊說集團、公關公司和民間組織,國際總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此落戶。K街聞名遐邇的主要原因是這裡有大批的遊說集團和知識的說客,每天有大量的政治和權力在這條街上交易。
K街的說客遊說對象包括美國聯邦政府和國會,尤其是國會議員。因為議員五百多人誰都不聽命於誰,各自關切不同,下手的機會很多,得手的機會也很大。對美國的政治生活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發展史
K街的聞名與美國的院外遊說密不可分。K街成為遊說街也是有歷史淵源的。
遊說並不是美國政治的成文制度,但是美國民主體制中的院外遊說活動由來已久。
19世紀到20世紀初,華盛頓的職業遊說人士加起來不過寥寥百人,主要業務是參與選舉後的分官鬻爵和政治分肥。
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的“新政”導致了聯邦政府管制能力和範圍的擴張,相應地吸引了各大產業集團、公司對政府政策的注意力。院外遊說的隊伍的擴大、影響力的擴展也引起社會的注意,尤其成為20世紀上半葉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眼中釘。
1946年,美國國會出台了第一部規範遊說活動的法律,對政治遊說的範圍、形式和手段進行了限制。
20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和職能的大規模擴張,華盛頓的院外遊說也迎來了大發展的時期。
到20世紀80年代初,從事院外遊說的人數從數千人迅速擴大到3.5萬,號稱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第一產業”。
影響力
如果美國紐約“華爾街”是國際金融中心的話,那么華盛頓的“K街”可謂是風雲變幻的國際政治中心。
知名公司
Barbour Griffith & Rogers公關公司(簡稱BGR)。台灣曾以三年450萬美元高價聘請的這家K街紅牌公關公司,它的說客本事也著實太了得了,2006年5月陳水扁只能在阿拉斯加、夏威夷過境,2007年1月就得以從舊金山和洛杉磯本土過境。據說,BGR說客走的是國安會系統,不但讓國安會、白宮幕僚向行政體系施壓,甚至直接獻計於布希。
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LLP是K街的巨頭,他是由卡特政府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施特勞斯創辦的公司。2005年受聘中海油,為收購尤尼科石油公司一案遊說。中海油支付了315.9166萬美元,高居當年單項遊說活動佣金排行榜次席。
相關事件
醜聞
2011年12月7日,上千名“占領華盛頓”的示威者湧入K街,呼籲政府清理與資本相聯的政治體系,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示威導致附近交通癱瘓,多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與此同時,某遊說集團正向美國銀行協會提出一項85萬美元的秘密計畫,企圖抹黑“占領華爾街”等示威活動,並打擊那些支持活動的政客。
幕後推手
2013年9月,一篇署名普京的評論文章出現在美國主流大報《紐約時報》上。他以調解人的口吻,批評美國在國際爭端中不僅使用“蠻力”,而且搞“特殊”,並警告美國不要對敘利亞動武。這篇文章的幕後推手就是美國的凱旋公關公司。
據普京的發言人透露說,是總統本人撰寫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助手協助潤色文本。隨後,由美國公關公司“凱旋”負責說服《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