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華林胡氏是發源於江西奉新的一個
江右民系家族,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劉宋時的壯侯
胡藩,晉末宿預(今宿遷,晉朝時治所在
宿預城遺址)人。即華林胡氏之開基祖先。仕而封侯,公元424年賜土豫章之西,愛新吳華林而居。傳24世至胡城 ,官至侍御史,其妻耿氏淑善稱賢,唐敕封為徐國夫人。唐亡後, 攜眷歸隱華林,繩其祖武,潛心辦學,耿氏相夫教子,勤儉持家,倡導詩書繼世、濟美興邦、忠孝和睦之家風,影響深遠。華林世家素尊胡城及耿氏為華林胡氏一世祖和耿氏太婆。
主要分布
華林胡氏分布廣泛,人才輩出,歷世不衰。僅宋代華林胡氏一門考取狀元3名、榜眼2名、探花6名,進士及官至刺史、尚書、三公、三少和大學士者難計其詳。列入《宋史》的著名人物有教育家胡仲堯,政治家胡宿、胡宗愈、胡僧孺、胡直孺、胡交修等。宋真宗曾題詩讚曰“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他族未聞有,朕今止見胡。”宋孝宗亦金口稱讚:“朕筆親題燦錦霞,滿封官職遍天涯。名垂萬古應難朽,慶衍千秋宰相家。”當代偉人胡耀邦系華林胡氏第39代後裔,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功勳卓著,風範長存,名垂青史,光耀千秋!
開基祖先
胡藩是仲任公子,字道序,號永維。生於東晉簡文帝辛未年(371年),398年為司馬元參軍,404年桑落之戰後為劉裕參軍,411年後為寧遠將軍,初封吳平縣五等子,413年後為建武將軍,415年遷寧朔將軍,427年為江夏內史,430年為游擊將軍戍廣陵(今揚州),任鄱陽太守。南朝(劉裕宋高祖時,參相國軍事,平亂有功,後封廣東陽山縣男爵,食邑500戶,錫土豫章之西,愛新吳華林山水之美,遂就地居家。我胡氏有以藩公為華林始祖,並揚名“華林世家”蓋由此始也。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轉太子左衛將軍,歿於劉宋元嘉十年(433年)癸酉,時年62,謚莊(莊)侯。妣韓氏(封一品夫人)、陳、田、滕、上官、司馬、焦、石、薛、覃、龐、婁氏。韓夫人生子三:鎮、鍬、鎧。(按晉書藩公有子68人,除鎮、鍬、鎧<鐘>三人外,俱失傳)
一世祖
城公:—字湯老,號嵩山,登唐天祐二年(905)進士第,先任國子監博士,後遷侍御史,封徐國公,唐亡後懸車不仕,歸隱華林故居,創建私塾,潛心教育子孫讀聖賢書,時兄弟各以仕宦而遷徙,唯城守華林故土,子孫繁衍,卒謚忠獻,葬奉新赤岸南櫪大安山,配耿氏(878—956),溫柔賢淑,教子有方,贈封徐國夫人,卒葬奉新赤岸南櫪九皋山,生璫、瑜、瓊、王告、球,人稱“五駿”,後發展成“華林五宗”,此後五世同居,聚族八百,華林胡氏人才輩出,門第日漸顯耀。
家族人才
城公有五子:璫、瑜、瓊、王告、球。後因科舉均入仕,分居五處,為華林胡氏五宗。璫以宗子獨居華林,其後裔孟鑒公遷居高安蔡溪,子嶇公遷安徽績溪;瑜遷陳留後徙福建崇安,後裔中著名人物有胡安國、胡宏;瓊遷江蘇常州,後發展成晉陵胡氏,著名人物有胡宿、胡宗愈;王告 遷九江,一支遷婺源,其分支遷安徽;球遷武寧。華林胡氏歷世不衰,人才輩出,唐有侍御史胡城(華林一世祖),宋有開國公
胡直孺(八世孫),近有總書記
胡耀邦(三十九世孫),忠有金吾將軍胡征孺,孝有員外郎胡令嚴。華林胡氏一門宋代就走出進士55名,官至御史、尚書和宰相的不乏其人。尤其是仲堯兄弟累世義居、興教助學,一門進士,盛極一時。
宋真宗曾賦詩讚譽華林胡氏:“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他族未聞有,朕今止見胡。”
在江西奉新縣有很多華林胡氏遺蹟可考,如浮雲山的華林書院、江南杉王、八百洞天、胡仲堯墓、萬年宮牌坊、召神台、浮雲丹井、浮雲石獅、會仙橋、丫口石,在九皋山有耿氏墓、在奉新縣城有胡氏大宗祠等。2006年清明節,奉新縣舉辦了首屆華林胡氏文化節,有來自全國10個省(市)50多個縣市的胡氏宗親3萬餘人參加,此後,每年來奉新縣尋根問祖的胡姓宗親更是絡繹不絕,有力地促進該縣旅遊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
歷史文化
華林書院是江南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與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齊名,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十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華林書院最早是華林胡氏家族私塾,後發展為華林學舍。華林胡氏俊傑、宋代大教育家胡仲堯將其擴建為華林書院,它是一所家族式書院,在中國書院歷史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培養了大批人才,僅宋代華林胡氏一門就走出55名進士,官至刺史、尚書,宰相者不乏其人。華林書院的教育成就震動宋朝文壇,為華林書院題詩讚頌的名公巨卿有72人之多,宰相晏殊、向敏中,文學家蘇軾、徐鉉等均在其列,有些人還親往書院講學。
宋太宗曾兩次下詔旌表華林胡氏家族,宋真宗題詩盛讚:‘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他族未聞有,聯今止見胡。’胡仲堯因創辦華林書院有功,官至國子監主簿。 據《天下統一志》記載,當時,“四方之士來此遊學者常數百人”。又云:書院“集書萬卷,延四方名士,進學其間,供衣食,給資斧,一時雲遊者數千人”,“名公巨卿,勝友如雲,遠客千里而來,主人倒屐相迎”,出現了“紛紛遊客豫章回,俱道華林就學來”的景象。宰相王欽若、李方、陳堯叟、張齊賢、晏殊、呂蒙正、吳潛、向敏中,尚書工部侍郎李虛己,集賢院學士錢若水,舉進士第一翰林學士梁景頁 等都曾撰文記其事。來此遊歷和講學的有呂蒙正以及宋代著名文士王禹、蘇軾、楊萬里、黃庭堅等。
書院辦學有四大特色:一是文學派的書院。在華林書院可以盡情地呼吸文學的芬芳,到書院講學的全都是文學家,誠如當時詩人曾致堯所稱:“賓友盡為文苑客”。二是家族化的書院,創民辦大學之先例。胡氏累世累代同心同德,培養了一種共有的風尚,把家族教育辦起來,講經史、誦詩書、習禮義。他們辦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把累世聚居、數代傳經的家風傳下去,以博取“孝悌聲華輝北闕,門閭顯赫耀南方”。三是重視女學,開收容女生之先河。在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書院中,至今都還沒有聽說過有收容女生的,可華林書院在此方面卻書寫了新的一頁。家族中有願受教育的女性,甚至親友中的女性,都被招收進去。在書院的西面,還為女生專設了一個女膳堂。書院中的女生也跟男生一樣,享有書院的各種權利。若有名流來院講學,她們便列絳紗幔帳以聽;書院舉行盛宴,她們照例參加。宰相向敏中曾有“花凝玉勒含煙露,酒泛金樽醉綺羅”的詩句以紀實。四是辦學經費全由家族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