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岳高秋圖》是明代畫家藍瑛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此圖作遠山高聳,山頂作平台狀。山隈深處,樓閣崔嵬,流泉飛濺,近處山徑迂迴,滿山紅樹,二高士漫步小道,觀瀑笑語。構圖氣勢雄偉,筆勢剛健豪邁。山石用荷葉皴,參以折帶皴加水墨渲染,罩花青赭色,樹木蒼勁,楓葉明麗,描繪出華岳的深秋景色。構圖氣勢雄偉,景致開闊,寫出了山區的深秋景象。筆墨豪放蒼勁,墨色明快,富有質樸、空靈、簡淡之美,表現了其畫作特有的面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岳高秋圖
- 作者:藍瑛
- 創作年代:明代
- 幅式:立軸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311.2厘米,橫102.4厘米
- 現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這是一幅描繪西嶽華山風景的山水畫巨幅。作者描繪天朗氣清的秋山景致。畫面以高遠法取勢,遠景重崖疊嶂,連峰接天,峭壁屏立。在高聳的山間,折落有勢地掛下一道飛泉,飛泉從崖間傾瀉而下,樓閣飛架於瀑水之上。兩位長者立於橋頭,仰首遠眺美麗的秋景山水,有山有水,好山好水,從而將壯麗山水突現在觀者面前。近景深山幽壑,其間雜木叢生,花草遍地,有的灌木已經枝幹丫槎,木葉脫落,有的則霜葉如丹,紅葉燦燦,青松蔥蘢郁茂,凌寒不凋。
創作背景
藍瑛為武林派的開創者,他的風格是用筆粗重斬截而不狂燥,用墨淡潔明淨而不浮淺,他畫的荷葉皴,頗為時人推許,描寫水口,簡練生動,尤具自家面目,這些都是他的武林派的本色。此《華岳高秋圖》是體現武林派本色的一件代表作。此幅是藍瑛晚年的作品。
藝術鑑賞
技法
通幅色調以水墨為主,以鮮艷的雙鉤紅葉穿插其間,畫出了華岳山中深秋的壯美景色。整幅作品點染別致,設色雅致,筆墨蒼秀而韻味醇厚,較好地表現了深山秋景蕭索而又爛漫的季節特徵。作者將山石樹木糅合為一個氣韻相通的整體,疏密相間,繁而不雜,畫面所流露出的高遠的文人旨趣,典型地反映出藍瑛這一職業畫家所受到的當時畫壇的主導力量——松江派的影響。
通幅的氣勢雄峻,嵯峨壯觀,構圖嚴整雄奇,筆墨豪放蒼勁。畫法以水墨為基礎,僅木葉和兩位長者的衣袍略微點染硃砂,墨彩交光互影。山石用粗筆“荷葉皴”,兼斧劈皴法,很好地表現了華山的質地特徵。畫樹多用“雙勾夾葉”法,染以丹砂、赭黃,加強了明潔淡冶的清秋氣氛。藍瑛此圖,將主觀的情境與客觀的物境熔為一爐,筆墨老到,意境高曠。觀之不禁使人產生對華山奇景的嚮往之情。
作品評價
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何延喆:整幅畫瀰漫著一片秋意,雲淡天高,金風颯颯,峽谷中的一些樹木葉片已經枯黃或禿脫。唯有經霜的楓葉紅艷如火,松樹奇古蒼勁,在蕭索的秋意中洋溢著旺盛的生機。
作者簡介
藍瑛(1585—約1666年),字田叔,號蜨叟、石頭陀、西湖山民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畫山水,早年以摹古為主,宗法唐宋元諸家,尤以習元黃公望、明沈周最有心得,筆致工整細潤,墨色清淡妍靜。中年於傳統的繪畫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繪畫面貌,筆墨蒼勁雄渾,於疏簡粗曠的線條組合中表現高峻突兀的江南蔥鬱之景。錢塘又稱武林,後人將藍瑛和從其學畫的劉度、藍孟、藍深等合稱“武林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