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講寺

臨夏市占地面積較大的寺院是位於南龍山森林公園的華山講寺,由上心下我老和尚於上世紀80年代領鄉民重建,1989年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山講寺
  • 社團地址: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南龍山森林公園
民國至今:衰弱與復興
至民國二年(1913)河州改導河縣,民國十八年(1929)更名臨夏縣。寶覺下寺南溪寺(又稱寶覺南寺),即原何土司鎖南普舍宅之寺,在臨夏市下二社,民國期間被官員強占為私。三隴臨濟宗祖師密雲和尚靈塔亦在其中。
上世紀40年代,寶覺寺(萬壽寺)住持通吉和尚在寺中舉行三壇大戒,時為河州佛教一大盛事。
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1956年為臨夏回族自治州。
1953年,甘肅省圖書館館長馮國瑞考察炳靈寺並著系列學術論文及書,使炳靈寺重回到人們的關注中。1961年,炳靈寺被納入國務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文革期間,臨夏州佛教寺院仍厄運不斷,宗教政策落實後,臨夏州寺院才逐漸恢復。以臨夏市為例,久負盛名的寶覺寺(萬壽寺)在上達下理老和尚的慈悲帶領下,大殿於1981年重建完成。倒塌百年的“瑞容佛光塔”於1999年修葺完成。現在的寶覺、華山講寺已成為臨夏市香火鼎盛的寺院。
在寺院恢復過程中,因臨夏回族自治州多民族多宗教聚居的特殊情況,有些寺院重建時並非於原址,而是選擇搬至人稀偏僻地區。倘若是新建寺院,自無可厚非,卻使用歷史名寺之稱,告以“遷址”,筆者看來這是非常可惜的。建設中雖可規避不少違緣,實卻不同於名寺之傳承。眼下雖“恢復”了歷史,在建寺過程中也有感應因緣,但從長遠來看,倘認可這些新建“古寺”的位置,後人將如何知曉佛教在自治州的歷史?又倘有發大心之人肯排除萬難在原址重建此寺,該以何為名呢?更何況,原址幾千年的加持力不可思議,勸請重建古寺者深思。
十世古今,不離當念。聖法西來兩千五百餘載,在中國化的進程中,形式雖不斷變化,但諸佛菩薩勸令眾生成佛的內涵卻從未改變。今日臨夏回族自治州,漢、藏、土等民族均信奉佛教,漢、藏傳佛教並存。尤其是漢傳佛教寺院既會採用“畏桑”形式供養三寶,又同樣沿襲古制,和其他地區漢傳佛教寺院同樣的早晚二課。
臨夏回族自治州佛教有過輝煌,也經歷痛苦,但磨難後仍有信心堅定的佛子守護,為有緣眾生播撒種子,而多民族的佛子們也將繼續弘法河州,為歷史留下盞盞耀眼的明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