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家池

華家池

華家池位於杭州市區東,浙江農業大學(1998年後為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校園內,舊時水域面積有0.066平方公里,原為明代華興祖所有,因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華家池
  • 外文名稱:Huajiachi Lake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氣候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華家池
景點簡介,碑文信息,基本概況,來歷傳說,開發建設,地名由來,變遷歷程,出讓事記,

景點簡介

碑文信息

華家池邊上的碑文,特錄於下,以為華池之簡介也。
華家池,華池之名,始於明初,有華姓者居於此而得名。1934年春,浙江大學農學院自筧橋遷此建院。一九三七年夏,抗日戰爭爆發,農學院內遷貴州湄潭。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回遷,校舍全毀。一九四六年始,於池周築石坎,添景增綠。今水面計八十四畝,水深均二米。校園環繞華家池,環境優美,風景宜人誠學府中罕有。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立

基本概況

華家池,位於慶春門外,現有水面84畝,水深2米。池畔花團錦族,綠樹成蔭,池的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印月”、“小平湖秋月”、“小蘇堤”等景點,因此有“小西湖”之美稱。浙大校園環繞華家池建設,就風景而論,在我國高校中是數一、數二的。

來歷傳說

華家池的來歷,有著各種傳說。一說是:明初,慶春門外有一華姓富豪,名興祖。他家有財產千萬,田地無數,還擁有大小水池360個。興祖家大業大,喜結交權貴。敕差都督藍公到浙鎮守,他就竭力進潤。有一天,藍公來到華家,見金盤玉盞照耀庭堂,歌舞兒女馥比仙葩,動了攫取之念。飲罷,出園觀池,又見亭榭奇花在其洲,假山疊石在其岸,終於婉言啟齒。可是,興祖不肯,說:“其他任意擇取,此留以樂暮年。”這一下,闖下大禍,那藍公隱忍一宿無話,次日回府卻奏朝廷稱:茲有華家興祖者,兵丁數千,富可敵國,不早為防,後將難制。聖旨下,興祖縛,傾家蕩產。從此,華家池一片荒涼,逐漸衰落,有的池塘填為平地,但華家池的名字卻延用了下來。

開發建設

對華家池重新進行開發和建設,是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的。1934年浙江大學農學院筧橋校舍轉讓給中央航空學校,新校舍在華家池購地重建,當年就建成農學館一座,高5層,在當時杭州算是高層建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農學院內遷貴州湄潭。1945年,抗戰勝利回遷,原校舍全毀,農學館夷為平地。1946年春開始,在華家池畔又陸續新建校舍。1978年後,新校舍不斷增多,並在池邊築石坎,沿岸植樹種草,疊假山,築水榭,建閣亭,置坐椅,添景增綠。

地名由來

早先,杭州慶春門外是一大片荒蕪的官地。有一年,當朝的華太師派他的管家臭鼻頭到杭州來。臭鼻頭騎馬繞著荒地跑了一圈,這一大片荒地就算是華家的了。華太師又在杭州四城張貼榜文,招佃開荒,說明只要把生地變成熟田,長出莊稼,十年之內不起租。
華家池圖書館華家池圖書館
窮人們都扳著手指頭算起來了:頭一年沒出息,第二年收五成,第三年收七成。噯,天下哪有這么好心腸的財主呀!
湊巧這時候從外鄉來了一對夫妻,他們急著要尋個落腳的地方,聽說有這么個招佃的財主,便不管三七廿一,在華太師的契約上捺下了手指印。
夫妻兩個來到慶春門外,找到一個深水潭,在潭邊搭起一座小草棚安下了家,就起早摸黑,下死力開起墾荒地來。
這一年隆冬臘月,天下大雪,妻子要生伢兒了。在這孤零零的小草棚里,沒有親戚送包紅糖,也沒有鄰舍遞碗薑湯,只有丈夫守著妻子,急得團團轉。呼啦啦!北風把草棚的門刮開了,丈夫趕忙起身去扣好;呼啦啦!北風又把草棚的門刮開了,丈夫又起身去扣好;呼啦啦!北風第三次把草棚的門刮開了,丈夫第三次把門扣好時,“哇”的一聲,伢兒生下來啦。
華家池小亭華家池小亭
丈夫對妻子說:“生這伢兒扣了三次門,就叫他‘三扣’吧。”
丈夫嫌三扣長得慢,說:“三扣呀,快些長大吧!爸的腰骨都累折啦!”
三扣飛快地長高了一截。
妻子也嫌三扣長得慢,說:“三扣呀,快些長大吧!娘的眼睛已昏花啦!”
三扣又飛快地長高了一截。剛生下來的伢兒,就有七八歲那么大,比十來歲的伢兒還懂事,家裡家外的生活都幫上一手。
三扣幫他阿爸種田,天上總有一片烏雲跟著他走,六月里的毒日頭曬不著他;三扣替他媽媽去擔水,只要朝桶里吹口氣,兩隻水桶就滿滿的啦!人們都說,三扣不是凡胎,三扣是龍出世的。
自從三扣爸在華太師的契約上捺下手指印以後,就有不少窮苦人也做了華太師的佃戶,搬到這片荒地上來住。漸漸地,在那口深水潭的周圍,聚成一個二三十戶人家的村莊。你一鋤,我一耙,荒地很快變了樣:東一片綠油油的田,西一片青蔥蔥的地,楊柳枝兒搖,百花迎風笑,景致好看極了。
華家池雪景華家池雪景
第三年春天,田剛耕好,秧才插下,三扣爸用完了力氣,累死在地里。三扣媽心中悲痛,把一雙眼睛也哭瞎了。從此,三扣替這家放牛,那家割草,娘兒倆苦挨著過日腳。
不久,華太師告老還鄉,回到杭州。他見這片荒地已經變成肥沃美麗的田園,就要收回來蓋太師府養老。
臭鼻頭領人闖進村子,逼著佃戶立刻搬走。佃戶們聽了都叫嚷起來:“不是講明十年之內不起租嗎?”
臭鼻頭嘿嘿奸笑了兩聲:“十年之內嘛,一年也是十年之內,半年也是十年之內,如今已是第三年,太師的好事做到頭啦!”一聲吆喝,手下人便動手拆屋子。拆屋拆到三扣家,三扣不依。三扣象發瘋一樣地撲上去,扭住臭鼻頭亂抓亂咬。臭鼻頭急了,命手下人把三扣捆綁起來,吊上一塊大石頭,“撲通”一聲,丟進門前的深水潭;他又放起一把火,把三扣的瞎眼媽活活地燒死在草棚里。
等臭鼻頭這班人走了以後,鄰居們都趕到深水潭來打撈三扣。他們撈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撈到。有人鑽進水裡去探探,原來潭中央出現了一個無底洞!
傳說很快,在這片土地上就蓋起了一座金碧輝
煌的太師府。太師府里金磚鋪地,銀磚砌牆,明珠嵌板壁,白玉鑲棟樑。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呀!
花池雪景花池雪景
太師府剛造好,華太師六十歲的生日也就到啦。這一天,太師府里張燈結彩,熱鬧極了。華太師坐在客堂當中的太師椅上,拜壽的官員紳士黑壓壓的跪滿一地。拜完壽,正要入席吃酒,忽見臭鼻頭連滾帶爬地奔進來,大叫大嚷:“太師爺不好啦!後院突然長出兩根柏樹幹,一定是出了什麼妖怪!”
華太師不相信,便和官員紳士同到後院去看,果然有兩根光禿禿的柏樹幹矗立在那裡,有個官員忙湊趣說:“這是天降祥瑞,太師爺壽比松柏,萬古長青……”
話沒說完,只見柏樹幹往上一冒,“轟”的一聲,從地底下飛出一條巨。原來這柏樹幹就是巨龍的兩隻角。這巨龍就是三扣——三扣報仇來啦!
華池畔走廊華池畔走廊
巨龍轉下身,龍頭一搖,龍尾巴一掃,就把整個太師府沉入地底,變成方圓幾十畝大的一口池塘。華太師和官員紳士都淹死地裡面了。
被趕走的窮佃戶又從四面八方聚攏來,在這池塘邊安下了家。他們耕田種地,植樹栽花,一年一年,這片地方慢慢地變得越美麗了。
因為華太師的太師府沉在池底,人們便把那口大池塘叫做“華家池”;也有人看這片地方風景好,稱它為“小西湖”。

變遷歷程

1934年,浙江大學農學院從筧橋遷入華家池,在華家池邊建立新校舍。
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農學院內遷貴州湄潭。
1945年,抗戰勝利後農學院從湄潭遷回杭州。然而在西遷期間,農學院原址遭到了毀滅性破壞,昔日秀麗的華家池已滿目瘡痍,屹立在華家池畔的校舍不復存在,校園一片廢墟。在竺可楨校長領導下,1946年起在華家池南面,先後建造了神農館、后稷館、嫘祖館、西齋和華1至華4齋。神農、后稷、嫘祖館是教學辦公樓,名稱是“不忘以農為本”之意,因中國古代有神農教民耕作、后稷教民稼穡、嫘祖教民育蠶之傳說,西齋是圖書館,華1至華4齋是學生宿舍。至上世紀80年代,華家池校園已成為我國普通高校中環境最優美的校園之一,1993年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部門造林綠化300佳單位”光榮稱號,《國家人文地理》一書,把浙江大學華家池列為中國高校66個最美的地方。

出讓事記

2007年,浙大華家池確定整體搬遷計畫。當年4月,公示規劃檔案稱,“保留以華家池為主體的核心區自然人文景觀資源及校區內其他具有歷史保護價值的建築或建築群,形成以華家池為核心的城市公園。”
2009年初,浙大華家池校區內的兩塊土地首度登上杭州市2009年第一期《讀地手冊》。這也是有關浙大華家池賣地的訊息首次得到官方確認。據地塊資料顯示,華家池校區此次出讓的兩塊土地總面積為40.4畝,而華家池整個校區的占地面積是1484畝,本次出讓面積只有整個校區的1/36左右。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兩塊土地一直出讓未果。
2011年,在杭州市《讀地手冊》上,浙大華家池地塊再度亮相。與2009年相比,此次出讓的地塊由之前的2宗增加為3宗,標註為“凱旋單元”,土地性質為住宅、商業和金融用地,總面積達240畝。
2012年10月12日,浙大華家池地塊首度對外公開招商。招商會透露,浙大華家池校區240畝土地性質,已由教育用地變更為住宅、商業金融業用地,杭州市規劃局也核准了《凱旋單元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局部地塊控規調整》。華家池商業性質的地塊,可以建寫字樓、商場等;住宅性質的地塊,可以建住宅樓,住宅建築體量達34.4萬平方米。招商會還透露,除了出讓地塊上的建築物,華家池其他部分教學樓仍保留。
2013年杭州市第一期《讀地手冊》,浙大華家池又一次亮相,而且是全年最重頭的地塊。圍繞這一地塊的出讓時間、出讓價格以及最終花落誰家,杭州樓市的口水再度泛濫。較為權威的信息稱,浙大華家池地塊將在年內完成出讓。
2013年9月5日下午,萬眾矚目的杭州“最後一塊黃金地塊”—華家池地塊競拍,57、58、59三個地塊分別以56.2億由綠地、36.7億(溢價49%上限)由世茂、43.83億(溢價49%上限)由濱江拍得。成交樓面價分別達到19416、23828、23189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