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是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 作者: 王明珂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6389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華夏邊緣》是著名學者王明珂討論中華民族族群認同與歷史發展的重磅研究,為回答“什麼是中國人”提供了全新路徑。王明珂認為,“當我們在一張紙上畫一個圓形時,事實上是它的‘邊緣’讓它看起來像個圓形。”他視“華夏”為長程歷史中的人類生態,而“華夏邊緣”不僅是時間上的邊緣、地理上的邊緣,也是認同上的邊緣。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環境分配中,在集體性的記憶塑造與失憶選擇中,華夏邊緣的形成、變遷、維持,亦可說明華夏族群及認同的形成與變遷。
《華夏邊緣》是具有理論範式意義的經典著作,出版多年暢行不衰。書中第一部分主要陳述了全書的理論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說明了華夏族群邊界形成的人類生態背景;第三部分闡述了華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礎,即周人的族源傳說與歷史記載,並通過荊楚吳等例子,說明了邊緣族群華夏化與非華夏化的往復游移;第四部分著眼於近代華夏邊緣的再造,通過40年代民族調查過程中的微觀事例,分析了個人、族群與社會在認同建立過程中的張力。王明珂運用社會人類學理論、考古發掘報告、歷史文獻史料等各學科理論與資料,結合個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經歷,深入探討了資源環境與族群邊緣關係,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的相互滋長,個體與集體記憶和認同的差異,等等問題,以期為當下的民族與族群認同問題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圖書目錄

代序 如何觀看與了解邊疆
1997年版序言 什麼是中國人?
2013年版序言 “什麼是中國人”再思考
2013年版增訂說明
第一部分 邊緣與內涵
第一章 當代社會人類學族群理論
第二章 記憶、歷史與族群本質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邊緣理論
第二部分 華夏生態邊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五章 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六章 西遼河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三部分 華夏族群邊緣的形成與擴張
第七章 華夏邊緣的形成:周人族源傳說
第八章 華夏對西周的記憶與失憶
第九章 邊緣人群華夏化歷程:吳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華夏邊緣的漂移:誰是羌人
第十一章 漢人的形成:漢代華夏對四方異族的多元意象
第四部分 華夏邊緣的延續與變遷
第十二章 近代華夏邊緣再造
第十三章 近代華夏邊緣再造的微觀過程
第十四章 一個華夏邊緣的延續與變遷
結語 資源競爭、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王明珂
著名歷史人類學家,1952年出生於南台灣黃埔軍校旁的眷村,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1983),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1992),台灣“中研院”第30屆人文社會科學組院士,曾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長期從事於結合華夏與華夏邊緣,以及結合人類學田野與歷史文獻的中國民族研究,其多點、移動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東緣羌、藏、彝族地區。主要著作有《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遊牧者的抉擇》《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以及《尋羌》《父親那場永不止息的戰爭》等田野雜記及隨筆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