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屋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西坑社區,前身是楊瑞瑤和兄弟楊福安於1941年修建的三星堂,它坐落於西坑大圍西南方向,既保留了客家建築的特色,又有鮮明的加勒比風情,通面闊43米,進深30米,占地面積129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僑大屋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
- 占地面積:1290 m
華僑大屋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西坑社區,前身是楊瑞瑤和兄弟楊福安於1941年修建的三星堂,它坐落於西坑大圍西南方向,既保留了客家建築的特色,又有鮮明的加勒比風情,通面闊43米,進深30米,占地面積1290平方米。
華僑大屋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西坑社區,前身是楊瑞瑤和兄弟楊福安於1941年修建的三星堂,它坐落於西坑大圍西南方向,既保留了客家建築的特色,又有鮮明的加勒比風情,通面闊43米,進深30米,占地面積1290平方米。...
羅家大屋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沙頭角石涌凹,是「香港抗日第一家」羅氏族人的祖屋,由巴拿馬華僑羅奕輝於1930年興建。該大屋由五間並排相連的房屋組成,面積達6,000多平方尺,具建築、歷史、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價值。2010年,羅家大屋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歷史事件 日占時期,它是港九大隊的活動...
西關大屋(外文名SaiKwanMansion),是清代時期豪門富商在廣州西關地區(今荔灣區)營建的大型住宅。是廣府民居之一。西關大屋高大明亮,廳園結合,裝飾精美。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通常占地面積大,富有西關特色,建築樣式多為中式...
門上方刻有"鴻禧",兩邊刻有"國恩家慶;人壽年豐"。在大屋圍內的舊民居門前,至今仍有1口保存完好的古井。此井始建於清朝,是以前村民的主要飲用水源,直到現在,古井的水質依然清澈。每年清明節該村陳氏族人包括同宗香港同胞、海外華人華僑一起在觀瀾墓園祭拜祖先,祭拜後"太公分豬肉",眾親聚餐。
茜坑”改成了“西坑”。在園山街道西坑社區,9姓宗親合建圍屋見證了幾百年來的互幫互助、和諧共生;華僑大屋述說著西坑人情系桑梓、反哺家鄉的情懷;極具特色的墓葬群是明代中期後客家人開發龍崗的歷史見證,更是維繫宗親共同記憶的最有力紐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已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楊槐莊墓葬群。
宅位於太和鎮南村大道中。是華僑周朗忠獨資興建的居屋。建於民國年間。坐北朝南。由一座五開間兩層的大屋、三開間橫排屋及庭院組成。總闊19米,總深26.6米,建築占地面積505.4平方米五間兩層大屋闊五開間19米,深一開間8.8米。硬山頂,山牆上端有灰塑卷尾草紋飾;灰塑平脊,碌灰簡瓦;青磚牆石腳。前檐瓦...
故居辟有木偶館、戲曲館、民俗館、工藝館等展館,還有帶濃郁潮汕民俗氣息的雙咬鵝廣場舞表演和工夫茶道表演。是潮汕華僑文化的一個縮影。陳慈黌故居建築風格中西合璧,總格局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台樓閣,通廊天橋,縈迴曲折,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南部的九江鎮是著名的僑鄉,九江吳家大院地處十三灣中的第二灣,由越南華僑吳庚南及暢如兄弟始建於清末光緒年間(1887年)。民國年間,吳庚南之子吳伯璣續建。宅院現占地約7000平方米,現存6幢鑊耳大屋、4幢高層洋樓及花園、亭閣等,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各具時代特色,是廣東佛山地區難得的清末民初...
南下村是中國傳統村落,南漢高祖劉龑為避災曾紮寨於此。同時,南下村也是華僑之鄉,村里“十有九戶”是歸國僑眷和港澳台同胞,乾蔭堂、通奉第等是華僑榮歸故里所修建的大屋,崇文重教、孝悌忠義是該村的優良傳統。 獲得榮譽 成為第三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歷史沿革 南下村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
僑鄉村的圍龍屋大體可分為三個建造時期,早期以明嘉靖年間的老祖屋為代表,如老祖屋、蘭馨堂、品一公祠等,是客家人大家庭聚居的大型集合式住宅,這些圍龍屋雖規模較大,但祖堂窄小,房屋低矮,顯得非常擁擠;過渡時期以清中葉的上新屋為代表;後期以清代末年的“南華廬”等華僑屋為代表,由於人多田少謀生艱難,...
2011年4月1日,“羊城新八景”評選總評正式啟動,一場票選廣州最美景點的狂歡席捲了整座城市,並以珠三角為核心,輻射整個廣東,同時得到了全國各地民眾甚至是海外僑胞的熱烈參與。短短20天,“羊城新八景”評審委員會共收到網路、簡訊、郵寄及現場有效公眾投票超過860萬張,創下自宋代以來“羊城八景”評選規模之最...
文昌符家宅是現存狀態較完好的民國初期文昌南洋風格宅院,既有海南本地鄉土建築特點,又融合南洋文化風格,是海南現存為數不多的中西文化合璧的華僑民宅,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價值。2009年5月,文昌符家宅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文昌符家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
聯芳樓為一丘姓印尼華僑所建,上世紀初無數勞工下南洋,寫下了一部血淚斑斑的華工史。聯芳樓當初的主人叫王丘祥,曾在印尼經營大米加工和銷售,生意遍布整個東南亞,也許是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特點,大凡富了都要回祖籍大興土木,一來,感激祖先的庇佑;二來,營建一個安渡晚年的安樂窩。聯芳樓建成歷時三年,耗資20...
陳芳家宅是廣東地方建築的代表之一,是融中西方建築藝術風格為一體的建築精品,是研究廣東地方史、華僑史及民俗的寶貴實體材料。2006年5月,陳芳家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清代晚期(1891~1896年),建陳芳故居。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建石牌坊...
陳家花園坐落在珠海市前山鎮上沖梅溪村,為華僑陳芳先生的故居。陳芳,1825——1906年,字國芬,珠海市前山鎮梅溪村人,是第一位華僑百萬富翁。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陳芳離家到香港、澳門等地學習經商,1849年,24歲的陳芳隨叔父到檀香山經商,從商店學徒開始,後自立門戶,經營甘蔗種植和製糖業,而成為華僑第一位...
在小巷中還看到幾間“蚝殼屋”,以青磚作柱,再以蚝殼砌牆。比學校旁邊的“蚝殼屋”規模更大,牆體更高,差不多有兩屋樓高,不同的是學校旁邊的蚝殼屋連柱子都是以蚝殼砌的。歷史及規模 聚龍村又名“鄺家村”,在光緒五年(1879年)由一批祖籍台山的鄺氏華僑買地而建。聚龍村坐落在衝口街隴西與招村之間...
麓湖山文化產業園區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南口鎮海拔450米下的麓湖山,背靠著名的旅遊景區“華僑鄉”僑鄉村,占地面積6千餘畝(建設用地2300畝),是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園區曾獲評“梅州十八景”、“梅州十佳賞花景區”、“梅州市旅遊推薦單位”等榮譽稱號。已開闢有國際錦標賽級山地高爾夫球場、麓湖山酒店、真草高爾夫...
梅溪牌坊旅遊區坐落於珠海市前山鎮上沖梅溪村,占地面積12萬6千平方米,開放時間是全年周一至周日09:00-17:30。梅溪牌坊旅遊區以清朝末期中國第一任夏威夷 領事、華僑百萬富翁陳芳先生故居,陳家花園,梅溪石牌坊,陳芳家族墓園為建築主體,以"陳芳家史展"、"中國牌坊精品展"、"珠海名人蠟像展"、"文寶齋書畫院"等...
這一片洋房,便是上個世紀達官貴人、華僑商富的居住地。先是從海外歸來的僑胞,在昔日的郊野建起一批西式住宅;接著,高官顯貴、軍政要員,也紛紛來這裡大興土木,結廬營宅。一時間,“東山洋房”如雨後春筍般矗立,形成與“西關大屋”迥異的獨特景觀。這些洋房裡,還曾經活躍著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毛澤東、陳獨秀...
據了解,僑鄉村自上世紀初開始幾乎家家有人出外謀生,現有海外華僑及港澳台同胞3000多人,正因海外華僑和僑眷眾多而得名“僑鄉村”。在僑鄉村的客家圍屋建築群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德馨堂”。“德馨堂”是印尼華僑潘立齋於1905年始建,1917年全面建成,全屋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共有66間、8廳。整座...
騎樓是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南洋返鄉所建,一棟棟飽嘗歲月滄桑的騎樓濃縮了那個年代的歷史烙印。建築代表 海口騎樓老街 文昌鋪前老街 文昌文南老街 文昌學宮(文昌孔廟)文昌會文古十八行村 文昌宋氏祖居 文昌松樹大屋 文昌寶芳韓家宅 文昌林家宅 瓊海蔡家宅 ...
海外華僑 廣州市是全國最大的僑鄉都市。2016年末,廣州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屬近400萬人,其中市內歸僑僑眷、僑港澳眷屬近160萬人,占廣州市戶籍人口近1/5,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近240萬人,分布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布在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區。全球有廣府籍港...
繼善樓,又稱繼善圍,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雁洋鎮橋溪村,屬列槓式客家圍屋(客家圍村),七排橫屋由五個大門聯結而成。是村里建築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民居,歷史長達110年。簡介 繼善樓,由旅印尼華僑朱琪源等兄弟五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動工興建,民國三年(1914年)落成,歷時12年,總耗資12萬大洋。
清朝末年,華僑富商招雨田家族遷入,買進東華里中段南側的連片宅第,同時進一步改建裝修,加層擴建。20世紀80年代,佛山開始提出對祖廟、東華里片區進行改造,改造重點偏向於文物和民居的保護。2003年,佛山政府文化部門對東華里展開地毯式勘察,發現了東華里中存在明代末期的文物。2007年初,為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