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始建於2009年,原名“生活哲學與現代性研究中心”, 2013年確立為華僑大學校級人文社科重點基地,2014年更名為“生活哲學研究中心”。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依託華僑大學哲學學科建設,是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和重點學科、創新團隊。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始建於2009年,原名“生活哲學與現代性研究中心”, 2013年確立為華僑大學校級人文社科重點基地,2014年更名為“生活哲學研究中心”,華僑大學哲學學科帶頭人、社科處處長、博士生導師楊楹教授擔任中心主任兼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史哲學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華僑大學生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李景源研究員擔任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依託華僑大學哲學學科建設,是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和重點學科、創新團隊。中心擁有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現有研究人員36人,其中華僑大學專職人員23名(外籍1人),外聘學者13名(外籍3人),國內人員具有海外留學、訪學經歷者11名;其中教授(研究員)20 名,副教授11名,講師5人。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圍繞“生活哲學”這一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主要形成了“生活哲學基礎理論研究”、“生活哲學與現代性研究”和“生活哲學與文化信仰研究”三個主要研究領域,深度開掘馬克思原典、中國哲學傳統以及西方哲學的生活世界,立足當代中國的現代性問題,展現生活哲學於現代性生活的批判與建構功能,研究閩台及海外華人宗教信仰,探求現實生活的幸福之路。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已經發展為國內生活哲學研究、交流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是華僑大學人文社科領域的排頭兵和重要支撐,對學校相關學科的前進與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近年來,中心共承擔各類課題90多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9項,教育部社科項目8項,省部級重大、重點課題12項,省部級一般課題30多項、校級科研項目多項,獲得經費支持200多萬元;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馬克思主義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等國內權威、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7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26部;獲各類獎50多項,其中,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0餘項。
華僑大學高度重視“生活哲學研究中心”的制度化、規範化建設,建章建制,加大投入。作為校級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每年投入2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科研項目、學術交流和優秀成果出版等科研活動。學校通過各類人才引進計畫、成長工程、培育計畫、專項資助等項目方式,近年來總計為“生活哲學研究中心”及其研究人員提供各類經費722.9萬元。學校為研究中心提供了辦公室、研討室、資料室等9間固定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辦公用房,總計270平米。中心資料室現擁有中文圖書6500餘冊、外文圖書4200餘冊、學術期刊65種約700冊。其中德文版馬恩全集第二版(MEGA2)51卷104冊。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探索建立了協同發展的學術交流機制,形成了“鷺島哲譚”、“周末讀書會”等學術活動品牌項目,與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境內大學,與美國西北大學、杜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大學、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台灣陽明大學等境外大學建立了長期學術交流合作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