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於2018年5月公布了《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科研獎勵實施細則》,並進行了第一次獎勵。該“細則”旨在鼓勵中心成員的科研積極性,提高中心的整體科研水平,按期完成中心的科研任務。

2017年5月以來,研究中心共出版學術著作5部;在公開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一類A論文3篇,一類B論文4篇,二類A論文11篇;中心成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8項;並已成功舉辦兩次較具影響力的全國性學術會議。

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於2017年5月被正式列為華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培育基地。華僑大學給予研究中心每年10萬元的資助,在完成研究基地任務的前提下資助周期為3年,主要用於基地的科研項目、學術交流和優秀成果出版等科研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僑大學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華僑大學
為了進一步加強華僑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交流與合作,力爭更快的更多的產出學術精品,提升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科與公共管理學科的學術影響力,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華僑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論壇決定成立“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基地”。以該基地為基礎,成立了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會議期間,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鄧純東研究員和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教授進行授牌,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共運部主任呂薇洲研究員和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蔡振翔教授接收掛牌。
華僑大學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要負責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政治學的組織、溝通、協調工作。本中心共有專任教師多名,人才隊伍呈現年齡結構合理、學位學歷層次高、學科背景多樣化、學術功底紮實、研究成果豐碩等特徵。絕大多數為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從學科背景看,涉及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理學等。
華僑大學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要有以下四個研究方向:
第一、注重政治學基礎理論研究,主要從政治學方法論、政治權力、政治權利、民主、國家學說、政黨政治、政治文化、政治體制改革、政治文明、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等角度探討政治學的研究現狀、重要觀點及學科發展趨勢。
第二、依靠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博士學位點和已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突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特色,側重研究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改革與現代化、民主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民族精神、華僑華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理論和現實問題。
第三、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當代中國社會政策理論和實踐、制定和運行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本學科研究人員結合社會政策研究的特點,注重社會科學的經世之用,關注社會現實問題。在人口政策、婚姻與家庭政策、社會福利政策、僑務政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華僑大學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要運用公共管理學科的理論與研究方法,借用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相關學科資源,以公共治理為研究切入點,對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中的地方政府行為、社區建設、公共服務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由於省內外公共管理學科以海西上述領域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成果還不多見,本中心的研究將會拓展我省乃至全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研究範圍,提升公共管理學科的研究深度,促進公共管理學科建設與發展。此外,由於本中心主要採用交叉學科的研究,這將推動我省公共管理、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學科合作與發展。更為重要的是,本中心注重與台灣學術同仁的合作、交流,這將有利於推進兩岸公共管理學科建設與發展。最後,本中心還立足於僑校特色,開展僑務公共管理研究,將推動僑務理論的發展。
華僑大學政治發展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將以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力求學術研究成果的實際轉化,為海西建設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首先,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與理論研究,形成高質量的學術作品,送往相關政府部門,為他們提供有益的決策參考,起好“智庫”的作用;其次,將通過媒體,宣傳本基地的學術產出,擴大社會影響,凝聚人心,共同建設海西;最後,本中心將與一些合作單位開展社會實驗,檢驗研究成果,身體力行,推動實驗地經濟與社會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