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菩薩蠻·七夕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菩薩蠻·七夕1
風回仙馭雲開扇2。更闌月墜星河轉3。枕上夢魂驚4。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5。長共天難老6。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7。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菩薩蠻:詞牌名,正體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2.仙馭:指風伯、雲師駕車而來,意即風起雲湧,天氣發生了變化。雲開扇:作為扇翣掩障太陽的雲移開了。
3.更闌:更殘,五更天。闌,所剩無幾。星河轉:謂銀河斜轉,表示夜深。
4.驚:驚醒,醒過來。
5.草草:匆忙。
6.長共天難老:永遠和天一同存在,不會老死。
7.人間日似年:人世間的日子難過,這是說明上句牛郎、織女“不羨人間”的理由。
白話譯文
黑夜即將過去,太陽即將出現。五更天時銀河斜轉月落大地。牛郎織女從夢魂中驚醒過來,牛良織女淚涕縱橫,天上落下了細小的雨點。
牛郎和織女雖然草草相會,又草草離別,但牛郎和織女永遠和天同在。他們始終不羨慕人間的生活,因為人間煩惱太多了,日子難過。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七月。東坡繼配王閏之來黃已近兩月。是年七月七日夜,牛郎織女相會。東坡登上鄰近臨皋亭的朝天門城樓,即景生情,作此詞,以示夫妻團圓、永不分離的願望。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詞寫的時令為“更闌月墮星河轉”的拂曉時刻。此詞主要寫“更闌月墮星河轉”的天上七夕,感嘆人世,“終不美人間,人間日似年。”
此詞上片寫七夕之夜牛郎織女的依戀難捨之綿綿深情。“風回仙馭雲開扇,更闌月墮星河轉。”渲染了牛郎織女此時趨人散的時空氣氛:旋風吹,仙車奔,扇雲開,面臨蒼涼環境;時過五更,月落大地,星河轉移,逼近分手時光。“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細膩描繪了牛郎織女如夢初醒、夢魂驚嘆、淚涕縱橫的神態。“夢”、“曉”二字貫穿上片,頗有“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宋代秦觀《鵲橋仙》)的難言倜儻。
下片寫七夕之晨牛郎織女分手後的傷離恨別的心態。“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承上一轉,妙筆生靈。縱然一夕相逢,來去匆匆,相會短暫,但是共天久長的仙界的牛郎也好,織女也好,兩情久長,豈在朝朝暮暮。生命是永恆的,青春是不衰的。這正是天界令人神往的地方。“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東坡用了一個頂真手法,透過一層,道出了“天難老”的妙諦和東坡內心難言的餘悸:牛郎織女雖然一年只有一次相會時間,但終究比人間美好,人間不值得羨慕,因為人間煩惱太多了,度過一天好像熬過一年那樣長久,艱難。最後兩句,文彩似乎不濃,卻道出了人生的深奧哲理,令人回味。
自古以來,多少文學家,多少文學作品大寫特寫諸如七夕仙女思凡、下凡,甚至與凡人結為伉儷,生兒育女,白頭偕老。東坡一反古今陳說,把天界寫得“長共天難老”那么美好,把人間寫得“度日如度年”那么艱難。全詞立意新巧,構思獨特。
名家點評
湘潭大學副教授易蓉、陳揚燕《宋代節序詞研究與欣賞》:上片用筆,以天上反襯人間,更顯出女子離別相思之苦,詞意含蓄委婉。